天天看点

诸葛亮为何非要魏延死?不是他真有反骨,而是一个举动埋下了祸患

作者:法眼看世间111

《三国演义》中刘备一生坎坷,但他善于笼络人才,尤其重视魏延。然而,诸葛亮却决定杀死魏延,原因在于魏延曾杀掉前主公韩玄,展现了不可信任的一面。

不过,历史上真正的魏延却与小说中的天差地别,魏延的死不是他真有反骨,而是一个举动埋下了祸患。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诸葛亮为何非要魏延死?不是他真有反骨,而是一个举动埋下了祸患

刘备重视魏延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在刘备看来人才比什么都珍贵,他深知只有拥有足够的人才,才能保证自己的政权稳固,魏延就是他眼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魏延的实力不可小觑,不仅在战场上勇猛无敌,更是善于军事谋略,让刘备对他赞赏有加。曾经刘备亲自选定魏延镇守汉中,这一重任也彰显了刘备对他的信任与重视。

在刘备看来魏延是可以托付重任的人才,是可以为蜀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汉中的稳固让他感到安心,这一切都源于对魏延的信任与重用。

尽管刘备对魏延寄予厚望,但这种信任却引发了后续的悲剧。

与刘备不同,诸葛亮对魏延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虽然承认魏延在军事上的才华,但却对他的忠诚性持有怀疑态度。

诸葛亮为何非要魏延死?不是他真有反骨,而是一个举动埋下了祸患

在诸葛亮看来,一个军事上的英雄并不等同于一个忠诚的臣子,魏延曾经的举动让诸葛亮感到忧虑,并不认同刘备对魏延的盲目信任。

尤其是魏延曾杀掉前主公韩玄的行为,让诸葛亮对他的忠诚性产生了怀疑,尽管魏延以此向刘备表功,但在诸葛亮眼中这只是一种短视的私心行为,暴露了他内心的自私和不忠。

诸葛亮深知,一个不能忠心耿耿的将领,将会成为国家的祸患。因此尽管他对魏延的军事才能赞赏有加,但却决定在他临死之前将他除掉以保国家安宁。

这一决定虽然艰难却是出于对蜀国的考虑,诸葛亮深知眼下蜀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任何一个不忠诚的将领都可能对国家的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他不得不做出这一艰难的抉择,牺牲个人感情维护国家安全。

诸葛亮为何非要魏延死?不是他真有反骨,而是一个举动埋下了祸患

魏延的命运注定他与刘备、诸葛亮之间的悲剧,在刘备眼中他是一位英勇无畏的将领,而在诸葛亮看来是一个不可信任的叛徒,必须将其除去以保国家安全。

这种人物观念的碰撞,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样的决定并非绝对正确,但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却是诸葛亮为了蜀国安全所做出的无奈选择。

不过,历史上的魏延与演义中的魏延差别很大。

真正的魏延

魏延蜀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其形象在《三国演义》中与正史有着显著差异。首先,关于魏延的出身与加入刘备的经历,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截然不同。

魏延并非降将,也从未为韩玄服务,他是新野本地人,在刘备驻扎新野期间主动投靠刘备,带领自己的家丁加入了刘备的起义军。

诸葛亮为何非要魏延死?不是他真有反骨,而是一个举动埋下了祸患

诸葛亮对魏延的重用也是正史中的一大特点,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相反,实际上他非常倚重魏延。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实际领导人,在多次北伐中魏延常常担任重要职务,甚至多次被任命为先锋或大将,地位仅次于蜀汉的几位顶级将领。

魏延曾被封为侯,授予凉州刺史,担任前军师和丞相司马,这些都是高位重职,足以证明诸葛亮对他的信任与器重。

然而魏延的最终结局是悲剧的,他的死亡涉及多方面的原,比如性格直率在军中树敌颇多;权力和声望高涨引起其他将领的嫉妒和政治上的排斥。

第三点尤为关键,诸葛亮去世后,他的政治立场和行为选择可能与当权者的期待出现严重偏差,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诸葛亮为何非要魏延死?不是他真有反骨,而是一个举动埋下了祸患

魏延之死

如上述所言,魏延的军事才华在蜀汉是公认的,曾多次作为主将或重要将领参与重大战役,有极高的战术才能和对战场的敏锐洞察力。

诸葛亮病重最终在五丈原去世,退军过程中魏延的行为表现极度独立性。据史书记载,当诸葛亮告知其军队需撤退回成都时,魏延提出应继续北伐不愿放弃。

然而,魏延的这种执着并没有得到同僚的支持,继续北伐的建议未被采纳后。结果魏延撤退途中焚烧桥梁、阻断后军的道路,将整支军队置于风险之中。

这一行为迅速激化他与其他蜀汉高官的矛盾,使其在军中的形象急转直下,失去了最后的政治支持,甚至被认为是对蜀国的反叛。

诸葛亮为何非要魏延死?不是他真有反骨,而是一个举动埋下了祸患

当王平和马岱率军来讨伐时,魏延甚至未能得到自己部下的支持,最终悲剧地在逃亡中被杀。

简单来说,魏延之死并不是死在诸葛亮的手中,也不是死在诸葛亮的阴谋中,而是死于权力的变革中。

诸葛亮死后,他想要继续讨伐曹魏建功立业,然而却没有人支持他,愤怒之余做出错误的决定,以至于身边的将领都纷纷背离。

倘若魏延没有烧坏栈道,也没有执意继续讨伐曹魏,或许他根本就不会死,更不会被马岱斩下头颅。

回看魏延的一生,他始终是忠诚于蜀汉的,并未真正谋反,只可惜他的行为和性格特点导致悲剧的结局。

当然,这也与诸葛亮对他的过度纵容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魏延的个性缺陷,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诸葛亮为何非要魏延死?不是他真有反骨,而是一个举动埋下了祸患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句话,很好地反应蜀汉后期缺兵少将的局面,诸葛亮不重用魏延又能重用谁呢?

综上所述,魏延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被戏剧化和简化,同时也被罗贯中最大限度的抹黑与丑化。

实际上他是蜀汉中期的核心军事人物之一,其忠诚与能力在诸多战役中得到验证,刘备器重、诸葛亮看重,奈何在最后的人生关头走错了路,以至于身死道消。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