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刹刹“假节俭真浪费”的歪风

作者:青岛西海岸发布

一些超期服役的公务用车的维修费够买新车了,舍不得更换的旧电脑动不动就卡死影响工作效率……

个别地方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搞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出现“假节俭真浪费”的苗头,需要引起重视。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过紧日子”,需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真正的节俭不在“作秀”而在“做实”,重过程更重结果。“假节俭真浪费”把“好经”唱歪,这股“歪风”当刹。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有本“明白账”,“假节俭真浪费”却是揣了本“糊涂账”。

刹刹“假节俭真浪费”的歪风

哪个惠哪个费?某单位科员讲述:“出差忙完工作到了下午,已经没有返程的火车票了,但因为单位倡导节约,坐飞机要走流程,请示后被建议住一晚再坐火车回。其实算下来反而没给单位省钱。”某单位超期服役的公务车故障频频,动不动就需要维修,费用累积下来够换辆新车了。

哪个多哪个少?在个别地方基层,“无纸化办公”走了样,纸没少用、钱没少花,工作负担还多了。比如一些干部反映,很多时候打印文件是为了体现工作痕迹,各级督查、检查很少查电子资料,如果纸质台账准备不足,可能给人留下工作不力的印象。一些工作人员直言,自己时常遇到填完电子版,还要再报纸质版“两张皮”的尴尬。还有一些单位盲目开发电子办公软件,但整体设计比较粗糙、问题频出,且在后期运维更新、安全防护上难以为继,部分功能沦为“鸡肋”。

刹刹“假节俭真浪费”的歪风

办公室纸张浪费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图源:新华社

哪个轻哪个重?某地医院为“过紧日子”,压缩后勤开支,导致设施维修保障不到位,出现卫生保洁不及时、卫生间水管跑冒滴漏、门窗长时间损坏等情况。这表面上节约了经费,实则造成了浪费,影响了医院环境卫生和安全,降低了患者就医体验。某地社保局为了节约,业务办理高峰期不调配人手、不增设窗口,导致现场排长队。如此“节俭”,不但增加了群众办事成本,而且损害了当地营商环境。

“假节俭真浪费”,这种“怪现象”背后往往存在一些“怪思想”——

“不是啥大事”。本意是“省钱”,结果却“烧钱”,这笔账“明眼人”并非看不出来,却没有及时“纠偏”“止损”。从思想根源来说,这是因为一些党员干部头脑中的勤俭节约意识淡化了。在有些人看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革命年代和艰苦岁月提出的“特殊要求”,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条件大大改善,在节俭上不必“抠”那么细,些许浪费不是啥大事,只要在“大面儿”上过得去就行。

比如,“无纸化办公”走了样,不得不说一部分人还存在“费些纸而已,不要紧”的思想;一些项目盲目上马,浪费了资金,也是由于“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根弦没绷紧。正所谓“家大业大也怕窟窿大”,相比那些显而易见的形象工程,浪费在日常支出里的“小钱”,更容易让当事人麻木、不当回事。这样那样的“跑冒滴漏”多了,就容易演变成大问题。不起眼的地方“松一松”,往往会连累某些重要环节“紧一紧”。

刹刹“假节俭真浪费”的歪风

“不出事就好”。表面严格遵守倡导节约的有关规定,实际却是不分情况、机械执行,最终导致事与愿违。这种重形式轻本质、重过程轻结果的做法,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背后隐藏着“不出事就好”的行事逻辑。

比如,员工出差明明坐飞机更划算,但由于坐飞机不符合单位的一般性规定,需要额外走流程,有关负责人可能怕担责或引起其他“麻烦”,干脆建议员工住一晚再坐火车。与这种“怕”相比,私下里浪费资金反而成了“更稳妥”的选择。这与政策初衷背道而驰,属于典型的阳奉阴违。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该省的要省,该花的也要花,有的单位却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在履职尽责上“打折扣”,该花的不花,损害了群众利益。比如,有的单位“网上办事大厅”功能不全、操作不便,不思优化升级;现场办事窗口人手不够、效率低下,不思调整改进。缺乏工作主动性的背后,是对群众利益的漠视。

“没料到事情会这样”。“过紧日子”需要精打细算,精打细算则需要从实际出发。有些单位不深入调研、不充分论证,在厉行节俭上搞“一刀切”,事后出了问题才说“没料到”。普快卧铺价格低于高铁二等座价格,却因买了卧铺被约谈;不合理地压减后勤开支,影响医院正常运行——这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做法背后,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

“假节俭真浪费”,这股“歪风”如何刹住?

纵使“家底”越来越厚,也要守好用好“传家宝”。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号召“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在西柏坡,我们党对可能侵蚀自身肌体的各种腐化思想保持高度警惕,提出“两个务必”。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强调“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过去我们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但这绝不是奢侈浪费的“资本”。越是发展,越要艰苦奋斗。

刹刹“假节俭真浪费”的歪风

既要算“小账”,也要算“大账”。要想做到真节俭,需要切实把“账”算明白,既算眼前账、精细账,也算长远账、整体账。哪些钱该省、哪些钱该花,具体怎样省、怎样花,这些都不应“拍脑袋”决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制度设计之初,就要做好充分调研和论证,看相关决策措施是否脱离当前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是否超出本级或下级承受能力,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必要性和可执行性,看执行结果与政策初衷是否一致等。随着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一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偏离设计初衷,对此,也要与时俱进,予以合理的纠偏,使之更接地气、更富效率。

既要念好“自律经”,也要常念“紧箍咒”。勤俭节约、“过紧日子”,既离不开有关单位严格自律,也离不开监督监管审计等部门来强化他律。

比如,坚持把“过紧日子”要求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强化源头控制,硬化执行约束,严化考核奖惩,加强事后监督管理,强化财政问责机制,坚决杜绝讲排场、比阔气,坚决防止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通过自律和他律,让钱花得少、花得好、花得值,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合理、合规、合民心民意。

刹刹“假节俭真浪费”的歪风

真正的节俭不挂在口头而放在心里,不在“形之有效”而在“行之有效”。对“看得见”的显性浪费要严肃处理、一抓到底,对“藏得深”的隐性浪费、变异浪费也要及时甄别、坚决遏制。

(编辑:C,本文由西海岸发布制作,来源于青岛宣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