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剧场

作者:被化名为黄波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戏迷,或者准确地说,我非常喜欢到现场观看演出。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跑到剧院消费,我比较喜欢看京剧、昆曲等传统中国戏曲,也喜欢看话剧、芭蕾和歌舞剧等现代的戏剧,同时也愿意到现场聆听古典音乐。因为这个缘故,我对剧场始终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为了看一些著名的舞台剧,曾经专门飞到北京或上海,看完了剧第二天再飞回来,说起来戏瘾还是挺大的。

三十多年前,那时的剧场演出还很少,而且即使是演出,观众也不太多。以那时的青岛为例,人们的主要娱乐还是电影和电视,在剧场里看京剧的大多数都是一些老人。记得当年我们夫妻到剧院看杨乃鹏演出的京剧《打金砖》时,好像全场只有我们两个年轻人。至于在人民会堂演出的话剧和音乐会一则是数量很少,二来是没有几个人是买票入场的,基本上都是单位发票或者赠票。直到十几年前,青岛的演出市场还是不温不火,人们还不习惯自己买票进剧场看演出,以至于因为我常年都是自掏腰包进剧场看戏,在同级的领导干部当中成为了一个“另类”。

这两年来,演出市场出现了一个喜人的变化,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剧场,而且是自掏腰包走进了剧场。更为可喜的是,大量的年轻人不仅喜欢话剧、歌舞剧,而且开始喜欢上了包括京剧、昆曲等传统戏。

我觉得,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走进剧场的现象,应该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还是因为进入了丰裕社会。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开始走上了前台。你可能会说,不对呀?解放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现在要低得多,但是剧场里的人也不少呀?这里先不说那个时候能进剧场里看戏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就说一条,那就是普通的劳动者其实是没有钱进剧场看戏或者到电影院看电影的。那个年代确实有不少人看过戏或者听过曲艺,但实际上那时有很多后来很有名的演员不仅在剧场里演出,也有不少街头演出,我就曾经听马三立亲口对我讲过当年在街头“撂地”的经历。同时还要看到,那时没有电视,人们的娱乐活动相对比较单一,也就是看电影、看戏、听曲艺等有数的几种。电影的票价相对较高,穷人看不起,一些小戏班子票价则很低,至于曲艺尤其是相声和快板书则是“下九流”的玩意儿,所以百姓还是还是消费得起的。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所以多数人的文化消费还停留在电视和电影上,而剧场演出的票价要比电影票贵,所以除非是赠票,一般人是不会进剧场看演出的。这些年来,尽管剧场的票价仍然远高于电影票价,但是百姓已经能够消费得起,而现场的观剧体验感觉更好,自然就吸引了更多的人到剧场进行消费了。

其次,年轻人的消费观发生了显著变化。其实这种消费观的变化也是源于丰裕社会的出现,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大大下降,人们不用担心未来生活可能出现匮乏。尤其是八零后和Z世代的年轻人,他们从小就没有体验过父辈那种过穷日子和紧日子的滋味,再加上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自身的经济条件比父辈来得更好,即使是本人收入不高,往往还有长辈在经济上给予帮助,这就导致了这一代人对即时消费的满足强于“长线消费”的满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类似不惜成本的“追星”活动,以及“说走就走”的旅游等行为,这在老一代人心里觉得很难理解,但是年轻人就是觉得这一次玩得很嗨,这就足够了。在这种消费观的引领下,不少年轻人只是为了看一场心仪的演出甚至只是为了看某个演员,也肯花钱到剧场里消费。

第三,人们对文化体验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进入丰裕社会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特别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体验。而剧场演出作为现场呈现方式,是一种集视觉、听觉和情感体验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于深度文化消费的需求。这里最典型的是小剧场话剧和先锋话剧的演出,那里几乎都是年轻人的天下,我有几次看这种小剧场话剧,就如同当年走进都是老年人的京剧演出现场一样,我这个老头走到年轻人扎堆的剧场,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第四,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影响。应当说,现在的学校里尽管还是应试教育,但是很多的家长都会出于各种目的,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一些艺术教育。千万不要小看这种艺术教育,当一个孩子一旦开始接触艺术,这个孩子对于审美的标尺很快就会被拉高,而且各种艺术形式在底层是相通的,一个孩子如果接触了乐器,很可能就会对诸如音乐剧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能进而对其他的戏剧产生兴趣。同时,现在的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也会鼓励学生接触和欣赏戏剧,这使得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剧场艺术,培养了他们对剧场的兴趣和爱好。

第五,社交媒体和“同期群”的影响。进入网络社会之后,社交媒体的普及让剧场演出的信息更加广泛传播,年轻人可以轻松获取关于各类剧目的信息和评论,同时也会以包括短视频等形式向更多的受众普及戏剧知识。比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其实最早就是通过社交媒体走进了年轻人当中,可以说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另外,在年轻人之间会因为共同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体验,形成属于自己的“同期群”,他们会通过多种方式分享自己的剧场体验,这种分享文化促进了更多人走进了剧场。

第六,剧场的创新对观众的吸引。为了吸引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许多剧场和剧团大量尝试新颖的表演形式和题材,如沉浸式戏剧、实验戏剧等。别的不说,单说现在的舞美设计就让我这看了一辈子舞台剧的人每次都有新奇的体验,对于有些剧甚至让我不惜高价看第二甚至第三遍。比如《歌剧魅影》这部百老汇歌舞剧我就曾经以每次一千多元的票价专程跑到上海和北京分别看了一次,至于《雷雨》《茶馆》等话剧我更是看过不同导演和不同舞美的几个版本的演出。试想,剧场里的这些创新形式不会只吸引我一个人,往往引起更多人包括年轻人的兴趣。

第七,票价和促销策略对观众的吸引。现在的剧场和演出团体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经常推出优惠票价、学生票或团购优惠等促销策略,降低了普通百姓特别是“穷学生”走进剧场观看现场演出的经济门槛。

第八,明星效应对观众的引流。这一点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最大。这些年来电视和网络上出现了类似“浪姐”等综艺节目,捧红了一大批让年轻人喜欢的明星,另外像孟京辉这样有号召力的导演和刘震云等自带光环的编剧本身也能吸引大量粉丝特别是年轻粉丝,这些人可能一开始只是为了到现场看一眼自己喜欢的明星,但很多人“路转粉”,“爱屋及乌”地对剧场演出的戏剧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说来道去,人们特别是年轻人走进剧场本身还是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背景就是“丰裕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剧场

给我的小书做个广告,还请大家捧场!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