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劇場

作者:被化名為黃波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戲迷,或者準确地說,我非常喜歡到現場觀看演出。在平時的生活當中,隻要一有機會就會跑到劇院消費,我比較喜歡看平劇、昆曲等傳統中國戲曲,也喜歡看話劇、芭蕾和歌舞劇等現代的戲劇,同時也願意到現場聆聽古典音樂。因為這個緣故,我對劇場始終有着一種特殊的感情。我為了看一些著名的舞台劇,曾經專門飛到北京或上海,看完了劇第二天再飛回來,說起來戲瘾還是挺大的。

三十多年前,那時的劇場演出還很少,而且即使是演出,觀衆也不太多。以那時的青島為例,人們的主要娛樂還是電影和電視,在劇場裡看平劇的大多數都是一些老人。記得當年我們夫妻到劇院看楊乃鵬演出的平劇《打金磚》時,好像全場隻有我們兩個年輕人。至于在人民會堂演出的話劇和音樂會一則是數量很少,二來是沒有幾個人是買票入場的,基本上都是機關發票或者贈票。直到十幾年前,青島的演出市場還是不溫不火,人們還不習慣自己買票進劇場看演出,以至于因為我常年都是自掏腰包進劇場看戲,在同級的上司幹部當中成為了一個“另類”。

這兩年來,演出市場出現了一個喜人的變化,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劇場,而且是自掏腰包走進了劇場。更為可喜的是,大量的年輕人不僅喜歡話劇、歌舞劇,而且開始喜歡上了包括平劇、昆曲等傳統戲。

我覺得,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走進劇場的現象,應該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還是因為進入了豐裕社會。當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保障之後,對精神生活的追求開始走上了前台。你可能會說,不對呀?解放前人們的物質生活水準比現在要低得多,但是劇場裡的人也不少呀?這裡先不說那個時候能進劇場裡看戲的人都是些什麼人,就說一條,那就是普通的勞動者其實是沒有錢進劇場看戲或者到電影院看電影的。那個年代确實有不少人看過戲或者聽過曲藝,但實際上那時有很多後來很有名的演員不僅在劇場裡演出,也有不少街頭演出,我就曾經聽馬三立親口對我講過當年在街頭“撂地”的經曆。同時還要看到,那時沒有電視,人們的娛樂活動相對比較單一,也就是看電影、看戲、聽曲藝等有數的幾種。電影的票價相對較高,窮人看不起,一些小戲班子票價則很低,至于曲藝尤其是相聲和快闆書則是“下九流”的玩意兒,是以百姓還是還是消費得起的。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生活水準還不高,是以多數人的文化消費還停留在電視和電影上,而劇場演出的票價要比電影票貴,是以除非是贈票,一般人是不會進劇場看演出的。這些年來,盡管劇場的票價仍然遠高于電影票價,但是百姓已經能夠消費得起,而現場的觀劇體驗感覺更好,自然就吸引了更多的人到劇場進行消費了。

其次,年輕人的消費觀發生了顯著變化。其實這種消費觀的變化也是源于豐裕社會的出現,由于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恩格爾系數大大下降,人們不用擔心未來生活可能出現匮乏。尤其是八零後和Z世代的年輕人,他們從小就沒有體驗過父輩那種過窮日子和緊日子的滋味,再加上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是以自身的經濟條件比父輩來得更好,即使是本人收入不高,往往還有長輩在經濟上給予幫助,這就導緻了這一代人對即時消費的滿足強于“長線消費”的滿足。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類似不惜成本的“追星”活動,以及“說走就走”的旅遊等行為,這在老一代人心裡覺得很難了解,但是年輕人就是覺得這一次玩得很嗨,這就足夠了。在這種消費觀的引領下,不少年輕人隻是為了看一場心儀的演出甚至隻是為了看某個演員,也肯花錢到劇場裡消費。

第三,人們對文化體驗有了更加強烈的渴望。進入豐裕社會之後,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普通百姓特别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文化體驗。而劇場演出作為現場呈現方式,是一種集視覺、聽覺和情感體驗于一體的藝術形式,能夠更好地滿足他們對于深度文化消費的需求。這裡最典型的是小劇場話劇和先鋒話劇的演出,那裡幾乎都是年輕人的天下,我有幾次看這種小劇場話劇,就如同當年走進都是老年人的平劇演出現場一樣,我這個老頭走到年輕人紮堆的劇場,真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第四,教育水準的提高帶來的影響。應當說,現在的學校裡盡管還是應試教育,但是很多的家長都會出于各種目的,讓自己的孩子接受一些藝術教育。千萬不要小看這種藝術教育,當一個孩子一旦開始接觸藝術,這個孩子對于審美的标尺很快就會被拉高,而且各種藝術形式在底層是相通的,一個孩子如果接觸了樂器,很可能就會對諸如音樂劇産生濃厚的興趣,也可能進而對其他的戲劇産生興趣。同時,現在的學校尤其是高等學校也會鼓勵學生接觸和欣賞戲劇,這使得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劇場藝術,培養了他們對劇場的興趣和愛好。

第五,社交媒體和“同期群”的影響。進入網絡社會之後,社交媒體的普及讓劇場演出的資訊更加廣泛傳播,年輕人可以輕松擷取關于各類劇目的資訊和評論,同時也會以包括短視訊等形式向更多的閱聽人普及戲劇知識。比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其實最早就是通過社交媒體走進了年輕人當中,可以說一下子就抓住了觀衆。另外,在年輕人之間會因為共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體驗,形成屬于自己的“同期群”,他們會通過多種方式分享自己的劇場體驗,這種分享文化促進了更多人走進了劇場。

第六,劇場的創新對觀衆的吸引。為了吸引觀衆特别是年輕觀衆,許多劇場和劇團大量嘗試新穎的表演形式和題材,如沉浸式戲劇、實驗戲劇等。别的不說,單說現在的舞美設計就讓我這看了一輩子舞台劇的人每次都有新奇的體驗,對于有些劇甚至讓我不惜高價看第二甚至第三遍。比如《歌劇魅影》這部百老彙歌舞劇我就曾經以每次一千多元的票價專程跑到上海和北京分别看了一次,至于《雷雨》《茶館》等話劇我更是看過不同導演和不同舞美的幾個版本的演出。試想,劇場裡的這些創新形式不會隻吸引我一個人,往往引起更多人包括年輕人的興趣。

第七,票價和促銷政策對觀衆的吸引。現在的劇場和演出團體為了吸引更多的觀衆,經常推出優惠票價、學生票或團購優惠等促銷政策,降低了普通百姓特别是“窮學生”走進劇場觀看現場演出的經濟門檻。

第八,明星效應對觀衆的引流。這一點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最大。這些年來電視和網絡上出現了類似“浪姐”等綜藝節目,捧紅了一大批讓年輕人喜歡的明星,另外像孟京輝這樣有号召力的導演和劉震雲等自帶光環的編劇本身也能吸引大量粉絲特别是年輕粉絲,這些人可能一開始隻是為了到現場看一眼自己喜歡的明星,但很多人“路轉粉”,“愛屋及烏”地對劇場演出的戲劇也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其實說來道去,人們特别是年輕人走進劇場本身還是時代的産物,這個時代背景就是“豐裕社會”。

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劇場

給我的小書做個廣告,還請大家捧場!

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