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拙庄主:镇安象园茶新述

作者:杜雪轩
无拙庄主:镇安象园茶新述

春风温柔大地与茶山,茶温柔人的味蕾、喉痒与灵魂。如果天地之间有将诗意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圣物,那一定会有茶。而又能把精神与物质高度一体的神妙风物,唯此为最也!这即是我所识得的茶与茶道。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茶区、茶类之中,镇安茶区和镇安象园茶略显得籍籍无名。然而也正是这微末存在感的默默耕种、潜心培植,创造出了茶中异类、山岩珍品的镇安象园茶。甚至以质而胜诸类,成就了其茶、其道:无形,不以其外混淆澎湃内蕴。不争,而天下盖莫能与之争者。籍此遗世独立而存、而出、而成,奇奇一道“绿豆汤、板栗香”的色与味,在秦岭腹地,让天下垂涎!

镇安茶区,纬度居北,于深山大壑之中取地为名,曰象园茶。遍历世界可见,凡以地域作背书而为品名并能长存者,多是得天地之厚、人技良心的极品。

象园茶所生,虽为绿茶之属,却是岩茶之貌。在海拔八百至一千七八百米的高山坡地,杉木耸立如云,栗木撑伞作盖,漫天繁星似的岩石和岩石间龙鳞般的油砂土,茶农见缝插针地培植茶树于其间。山石天成叠砌、杉栗自然伴依、乡居宛若生出、雾露经年不减。在这方境地之中,茶树纤维的合成完全有别于速生,变得舒缓有致,粗纤维少、持嫩性强,氮化合物与芳香物质高能聚集。中暖山区陡山大坡,立体气候丰显,海拔800米以上的独特小气候,全然的云光相合,山气弥漫,云雾缭绕,雨露泽润,杉栗熏染,土力加持,世界三大名山的秦岭福泽,多色短光波密集被叶绿素吸收光合转化,丰沛沉淀、浓郁蓄积生发出决然不同于江南的肥硕茶芽。采来老法炒制,沸水冲绽一片春天荡漾着,品之少涩、多甘、味浓、香久,俨然一方水土成就的一方佳物!

无拙庄主:镇安象园茶新述

深巷藏香酒,深山孕好茶。秦岭与巴山之间的兼南具北之地,层峰连绵叠嶂、阳光雨露和合,茶是必然出现的。在这片《出歌》与《茶经》均有记载的八大茶区之一,镇安茶如隐于野的隐士,只是以生活资料的面貌,佐饮山中清寂岁月而默默存在了一千五百余年。

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唐武则天通天元年女皇授册安业,后自明朝改为今称镇安,皆取安邦之要地、往来之锁匙。境内,长江二级支流旬河,三级支流的乾佑河沿线遍布补给驿铺,打尖品酒吃茶必不可少。然而镇安真正产茶形成商品属性,是在清朝湖广大移民迁徙之后。《镇安县志》记载:“刘正民,安徽省和州彭城镇人。于清顺治元年(1644),迁来镇安象元(园)沟。来时带有茶种,当年播种,翌年出土,生长四兜。不数年,茶苗增至十五亩。民国16年(1927年),紫阳茶贩彭传清路过象园,见茶苗长势茂盛,指点制作方法。该彭随即迁来狮子口(今象园新丰村)定居,栽培茶树,制作茶叶”。象园茶,从此于一方泛植、流通。

本地名士余良虎先生亦有文记述称:“民国时期,当地地主出身的进步青年刘大顺,就读黄埔军校时,就带上象园茶,进献南京政府要员,他们喝了象园茶赞不绝口。刘大顺后来在西安警察局时,在父亲生日的晚宴上,局长赵寿山前来祝寿,喝了象园茶津津乐道。欣喜之余,赵寿山亲笔为刘父题字送匾,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自古物假与人,象园茶也算是自此有了些许外名!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茶在镇安开始真正从生活资料全面上升为生产资料,政府大力提倡农民种茶。间隔十余年,两次掀起象园茶的培植高潮。日积月累,如今已是当地脱贫攻坚的特色主导农业产业。而核心产区的达仁象园村更是溯溪而植、沿谷遍栽,攀山点培、伴林而种,形成了巨大的风貌!

无拙庄主:镇安象园茶新述

如今胜游,绕古松修竹,曲带山道,但见一眼青翠如碧玉,满目层云皆黛峦。正乃:山是茶堆秀,秀是茶山堆,不知何所以,疑是神仙绣!

一千多年的积淀、三百多年的演进、四十余年的耕耘,在乱石棕壤之中成就一方寂寂无名而藏大实真味的好茶。象园茶叶肥肉厚、色碧汤青、栗香浓馥、内涵深蕴。冲泡开来,宛若惊蛰万物伸筋拉骨,一派冬蕴春勃的恣意气象。观之,碧青汤色斗转纤毫如云游曳;闻之,山风野雨栗影自成馥郁清雅徐至;饮之,润喉生津唇齿留香七步可生绵绵诗情。大朴至淡无言之间,却是气象万千从容以极,谁又可比之匹敌?

无拙庄主:镇安象园茶新述

在镇安春天,看入眼里的是享受,品入腹中的更是享受。明前茶是中国人的痴爱,而镇安茶不同,因为纬度之别、气候之异,镇安茶更好的时节往往在清明后谷雨前,早一时过嫩,晚一时显老,此时所采,最是春天。再经杀青炒制十八般技艺,便是藏春天于岁月、饮春天于胸腹了!我常常有幸,每年都有得鲜第一口。从商的刘飞世居象园,其父正是当年象园茶发展的首屈推手,自有正宗风物,后请我建议,有了云山诗意旗下岩绿品牌;子涵从政却有一小片原生老树茶园存于山巅,便能品得那最原始的野味,推有云泽露润;侄儿翰轩多年扎根达仁助农,还常撰写有关象园茶发展的论述,后与刘楠出品了远山慢村品牌的碧针,算是以文化之;宝箧茶馆的雷亚斌与熊瑾这两位一南一北新镇安人推出了以镇安绿茶为毛料的茯茶,我取陈彦先生的名著《主角》,赠言品名主角,并意茯茶世界的主角;还有心怀农情而下海的刘道生推出有红茶,亦是汤色红澈、别有新象。包括多年以来陆有尝试的白茶、龙井、铁观音等等。关于镇安茶人、茶企、茶故事非此几言,任何人文风物产业的发展,都是筚路蓝缕众多人接续奋进的时间长河。

镇安大山大河里所生发的这一切尝试,虽有成有败,存大存小,于广阔市场的浩瀚来讲,也还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大有裨益,可以期许!

无拙庄主:镇安象园茶新述

另一个层面,好风物并不等于好商品,市场经济时代,流量的混战充满了不确定的变数。镇安象园茶虽已有文学大师贾平凹先生亲笔题词的盛华象园雾芽,也有多年沉淀属地原生的老牌象园茶厂,更有如上的那些创制、坚持与尝试。甚至产区也早已经突破了象园村、达仁镇的地理范畴。但作为一个茶类的整体外向度、知名度和首位度等消费指标依然雄关漫道,仍需呼唤各方助力真正的产业化和品牌化。

品牌,究其核心,除去常规理解的产地认知、加工工艺、规模化程度、营销水平等等之外。更深层次还在于时代观念的认知和市场竞争的取位。我们处于一个主流意识主导和集体无意识的盲从时代,人们往往追随铺天盖地已知的东西,包装颜值形象爆表的东西,而少有用心和渠道接触认知范围之外的那些一直存在的小确幸、真美好。清风过窄门,在这样的时代,小众的好物从来都是地方性的和非泛市场化的。而或许也正因为如此,让镇安象园这样的风物产区保留了最根本的环境、工艺、初心和极物。

因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地之限,有了如上的真味。所以我认为,镇安茶的产业化,应该如其品质一样,做个异类。不仅仅放眼于横向的数量规模,更应该在纵向的品类细分、品质细分、品牌细分和形、韵、文等软系统上去寻找到终南捷径,提境、提价、提心智认同的首位度。因为越来越专业、越有品味、越有新消费观的消费者,意识和味蕾从来不骗人,认知和观念从来自我且理性,消费者与消费品都需要在泛滥的物质过剩时代找到彼此的知音,这便是类似于镇安象园茶这样的农产品好物真正迎来的需求风口。去喝到一杯真正意义的好茶,或基于一方真正好的环境产出的好茶叶而进行有关茶品类的有效延伸,比如白茶、红茶、茯茶等。如此的小众好物极有机会成为一个独特的、高价值的市场切口。因此,聚焦小众、用良心、匠心、创新性去做极致好物,这应该是镇安这样秦岭腹地上风上水的稀缺山地农业,未来升级的真正竞争力和方向性。而这,正是镇安茶的机会!

茶叶还在生长,我们依旧喝茶,希望不远的未来,镇安象园茶会更系统、更极致,在浩瀚的茶类宇宙中,高山流水遇知音,始终闪耀飘香!(作者/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