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易中天:「中国式逻辑」下的疯狗、脑残和乌贼

作者:谁和我共舞

易中天在著作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世界上存在两种逻辑:普通逻辑和“中国式逻辑”。在这种逻辑下人们往往忽视事实,更多地关注态度、动机或亲疏关系。

易中天:「中国式逻辑」下的疯狗、脑残和乌贼

一、汪晖剽窃事件的始末

2012年1月,《南方周末》刊登了王彬彬的一篇文章,质疑知名学者汪晖涉嫌剽窃。这篇文章本应引发对学术诚信的讨论,谁知道事态的发展完全偏离了预期。

文章发表后不少人开始指责王彬彬的态度不当,没有关注汪晖是否真的剽窃。这种反应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式逻辑”——在面对事实时,人们更倾向于评价提出问题者的态度。

易中天:「中国式逻辑」下的疯狗、脑残和乌贼

尽管有充足的证据显示汪晖的论文中存在大量未注明来源的内容,支持汪晖的人群坚持认为王彬彬的“态度问题”更为重要。这种逻辑的奇特之处在于汪晖真的剽窃了,批评者态度温和,他的行为就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宽容。

二、动机与事实的权衡

在另一件公开的事件中,一个贪官试图保住自己的头颅而揭露了另一个贪官的罪行。按常理来说这种行为动机不纯但有助于打击腐败,应受到鼓励。

易中天:「中国式逻辑」下的疯狗、脑残和乌贼

在“中国式逻辑”中,人们更关心的是这位举报者的动机不是他的行为带来的积极结果。这种逻辑导致了事实和是非的忽视,只要动机被质疑,行为正确也会被否定。

三、亲疏与道理的对立

在中国社会,亲疏关系往往对判断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某人是“自家人”,无论他说什么都会被视为正确。如果是敌对的人观点正确也会被反对。这种现象在政治、商业乃至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易中天:「中国式逻辑」下的疯狗、脑残和乌贼

四、乌贼、疯狗与脑残的角色

易中天将喜欢使用“中国式逻辑”的人分为三类:乌贼、疯狗和脑残。乌贼是那些故意混淆视听的人,他们擅长在讨论中引入无关的因素,使原本清晰的问题变得复杂难解。

疯狗是指那些见人就咬、毫无理性的攻击者。脑残则是那些盲目跟风、不考虑事实的大众。这三种人物在社会事件中经常活跃,他们通过忽视事实、逻辑和道理,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会摩擦在这样的环境下,理性的声音往往难以被听见,情绪化和非理性的反应却得到了放大。

易中天:「中国式逻辑」下的疯狗、脑残和乌贼

五、社会对话的困境

这种逻辑方式影响了个体的判断力,深深的影响了社会对话的质量。在讨论任何社会重大问题时,人们不是基于事实和数据,是更多地通过攻击对方的动机、态度或身份来推进自己的观点。这种现象使得本应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公共对话变得充满了争斗与分裂,难以达成任何有意义的共识。

易中天:「中国式逻辑」下的疯狗、脑残和乌贼

六、案例分析:王彬彬与汪晖的争论

王彬彬对汪晖的指控本会引发一场关于学术诚信的深刻讨论。讨论的焦点很快就转移到了王彬彬的个人态度上。支持者和反对者双方都没有深入探讨汪晖的行为对学术界的影响,陷入了无休止的人身攻击中。

七、公众舆论的影响

在这种“中国式逻辑”下,公众舆论常常被情绪化的声音所主导。理性分析往往不如情绪爆发来得有吸引力。

易中天:「中国式逻辑」下的疯狗、脑残和乌贼

这种现象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尤为明显,一条关于事件的帖子可能迅速被情绪化的评论所淹没,那些试图分析事实的冷静之声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

八、结论性事件:再探王彬彬与汪晖

王彬彬和汪晖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式逻辑”下公众争议的一个缩影。这个事件揭示了在面对公众人物和敏感话题时,人们如何放弃理性的判断

易中天:「中国式逻辑」下的疯狗、脑残和乌贼

反映了整个社会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逻辑困境。在这种逻辑下,真相不如情绪来得重要,这对于一个致力于进步和发展的社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九、个人观点

易中天:「中国式逻辑」下的疯狗、脑残和乌贼

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重视关系和面子的特点,可能是一种适应社会环境的策略。但是呢这种逻辑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和理性思维的发展。这种逻辑方式在中国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影响了从政治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