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更半夜:宋太宗大举北伐惨遭战败,赵昌言昼夜会友商议国事

作者:香茗史馆

三更半夜,也作“半夜三更”,通常用来泛指深夜。古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为两小时,三更大约是指当夜23:00到次日凌晨1:00。成语出自《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三更半夜:宋太宗大举北伐惨遭战败,赵昌言昼夜会友商议国事

赵昌言,字仲谟,北宋初期汾州孝义人。其父赵叡,曾在宋太宗赵光义手下任职,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时,先后任命他担任治下的雍丘、太康两县县令,后来官至安、申观察判官。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赵昌言考中进士,他因文思敏捷,在考场中颇有声望,又因志向远大,得到赵逢、高锡、寇准等人的称赞,因而成为贡部首荐。廷试当日,宋太宗见他辞气俊辩,本就颇为满意,又看到他父亲的名字,更是心生好感,赵昌言因此被录取甲科,授任将作监丞,通判鄂州。

此后,赵昌历任右拾遗、直史馆、荆湖转运副使、右补阙、青州知府、方员外郎等职。

三更半夜:宋太宗大举北伐惨遭战败,赵昌言昼夜会友商议国事

正所谓“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自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整个华北平原,乃至中原地区,都暴露在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北方游牧民族随时可以翻越燕山山脉或太行山脉驰骋于华北平原,昼夜即可饮马黄河。

北宋立国之后,赵匡胤采取“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策略,在一统南方的同时,设立“封桩库”广积钱粮,为收复燕云做着准备。在基本统一南方后,赵匡胤先后三次出兵试图攻灭北汉,但前两次皆因辽国及时救援而失败,第三次则因赵匡胤的突然去世而作罢。

三更半夜:宋太宗大举北伐惨遭战败,赵昌言昼夜会友商议国事

赵匡胤驾崩后,其弟赵光义即位,当清海军节度使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上表投降后,北宋终正式一统南方地区。此后,一心想要完成兄长统一大业的宋太宗,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北方,并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攻灭北汉,收取河东一军、十州、四十一县,彻底终结了晚唐以来的割据局面。

同年五月,赵光义意图乘胜收取幽州,宋军与辽军在高梁河一带展开激战,起初双方倒是互有胜负,但在赵光义因身中两箭退走后,群龙无首的宋军遭遇惨败,北伐也以失败告终。此后,宋军与辽国先后在满城、雁门关、雄州等地交战,双方互有胜负。

三更半夜:宋太宗大举北伐惨遭战败,赵昌言昼夜会友商议国事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秋,辽景宗在六州游猎途中忽得崩疾,不治而亡。皇后萧绰在韩德让和耶律斜轸的帮助下,拥立辽景宗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因耶律隆绪当时年仅十二岁,由萧太后临朝称制。

宋太宗赵光义得知消息,决定趁着辽国母寡子弱的机会发动北伐,洗刷昔日高梁河之战的耻辱。

雍熙三年(986年)三月,宋太宗调集重兵,兵分三路发动北伐。起初,宋军进展极为顺利,西路潘美先后攻占寰、朔、应、云四州,中路田重进也攻克蔚州,东路曹彬也在占领岐沟关、新城、固安后夺取涿州。然而,由于东路曹彬指挥失误,后被辽军主力击败,西路与中路也被迫撤军,“雍熙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

三更半夜:宋太宗大举北伐惨遭战败,赵昌言昼夜会友商议国事

朝廷用兵之际,枢密副使张宏却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反倒是赵昌言心急如焚,多次上陈边备之事,宋太宗遂以赵昌言为左谏议大夫,代替张宏出任枢密副使,之后又改任工部侍郎。

当时,盐铁副使陈家舆与赵昌言平时关系很好,知制诰胡旦、度支副使董俨则与赵昌言是同年进士,而右正言梁颢则曾在大名府幕下做过事,于是他们四人便经常来找赵昌言商讨国家大事,不分白天黑夜的在赵昌言府第聚会。久而久之,京师便开始流行这么一句话,“陈三更,董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