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提督是从一品大员,为何在正二品的巡抚面前却硬不起来?

作者:老韩文史录

在清朝的官场风云中,提督一职似乎总是笼罩在一层神秘的迷雾之下。

尽管在官方的品级体系中,提督被尊崇为从一品的高官,位列封疆大吏之中,但在民间传说和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提督的地位似乎总是不及那些级别稍逊一筹的巡抚。

清初,那时的提督并非一个统一的官职,他们的品级因地域和所加的衔号而异,从正一品到三品都有。

但随着乾隆年间的一系列改革,提督的品级被统一提升为从一品,这一变革似乎为提督的地位之争画上了句号。

提督是从一品大员,为何在正二品的巡抚面前却硬不起来?

然而,品级真的能决定一切吗?在清朝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提督和巡抚之间的关系远比品级更加复杂。

他们之间的权力较量,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辱,更牵动着整个地方政权的平衡。

在清朝的官场中,文职与武职的较量,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们之间的地位差异,是那个时代权力游戏的重要一环。

想象一下,当一位文官和一位武官站在朝堂之上,尽管他们的品级相同,但文官却总是显得更为尊贵。

这是因为在清朝,文职官员的地位普遍高于武职,即便是在享受政治待遇时,文官也总是被优先考虑。

以“大臣”这一称谓为例,文官需要达到三品以上才能获此殊荣,而武官则只需二品。

再看朝珠的佩戴,文官五品以上即可,而武官则需四品。这种细微的差别,实则反映了清朝社会对文武官员的不同期待和评价。

提督是从一品大员,为何在正二品的巡抚面前却硬不起来?

而当加兵部侍郎衔的巡抚与提督相遇时,尽管巡抚是正二品,提督则是从一品,但根据“文高武低”的原则,他们的地位却是等同的。

这就意味着,尽管提督在品级上略胜一筹,但在实际的政治较量中,他并不占有明显的优势。

更有趣的是,各省的提督之间,也存在着微妙的地位差异。

江南、湖南、浙江三省的提督,因为他们负责的是水陆两栖的防务,所以他们的地位比单纯的陆路或水路提督要高。

这使得他们在与巡抚的较量中,更加难以拉开差距。

这样的官场格局,充满了变数和悬念,每一个品级的变动,每一次权力的较量,都可能改变整个政治生态。

在清朝的绿营军制中,巡抚与提督之间的权力关系,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充满了层次和深意。

提督是从一品大员,为何在正二品的巡抚面前却硬不起来?

在这个舞台上,巡抚和提督分别扮演着统辖和节制的角色。

巡抚的统辖权,就如同一位将领直接指挥自己的军队,他们对抚标或城守营拥有直接的控制权,这是一种明确的、不容置疑的领导关系。

然而,当我们转向节制的概念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节制,这个字眼在巡抚的头衔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似乎赋予了巡抚一种超乎寻常的权力——对全省绿营官兵的控制、巡查、监督乃至调动。

这是一种更为宏观、更为深远的影响力。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巡抚真的能够节制包括提督在内的所有绿营官兵呢?

并非如此。实际上,朝廷对于巡抚是否拥有节制各镇的特权,有着严格的考量。

在那些与总督共处一城的省份,巡抚并不享有节制各镇的权力,而是全部由总督来行使。像湖北、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巡抚,就没有这样的权限。

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朝廷对地方军事力量的精细掌控,也映射出了官场中的权力平衡。

巡抚与提督,这两位官场的主角,他们的权力和影响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地域、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在清朝的官场中,巡抚与提督之间的权力纠葛,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棋局,每一步都充满了变数和策略。

在这个棋局中,巡抚的节制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江苏巡抚为例,虽然他与两江总督分居两城,但其头衔中并未赋予“节制各镇”的权力。

这是因为江南提督的驻地与省城苏州近在咫尺,巡抚的节制权因此受到了限制。

而在浙江、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巡抚的节制权则呈现出一种“半给”的状态。

他们的权力有所限制,仅能节制副将、参将等武职,对于提督、总兵这样的高级武官,则无法直接调遣。

这种权力的分配,既体现了朝廷对地方军事力量的精细掌控,也映射出了官场中的权力平衡。

在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西等省,巡抚则拥有完整的节制大权。

这些省份并未设立提督一职,巡抚兼任提督衔,从而直接节制本省的各镇总兵及以下官员。

这样的安排,使得巡抚在这些省份的军事事务中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从这些不同的情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兼提督衔的巡抚,其节制权是有限的。

在这些省份中,绿营各镇总兵的直接上司实际上是提督,而非巡抚。这一点揭示了提督与巡抚之间的分工明确,两者互不牵制。

在军政大事上,真正拥有最终决定权的,只有总督一人,因为他们被授予了节制提督、总兵的权限。

提督是从一品大员,为何在正二品的巡抚面前却硬不起来?

回望清初,提督的地位更是显赫。他们通常由异姓有功的贵族担任,拥有高等级的世爵世职。

在统一中原的征途中,提督们或是独当一面,领军作战;或是随宗室出征,其地位远在巡抚之上。

这样的历史背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朝官场的权力图景。在这幅图景中,巡抚与提督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上下级,而是充满了微妙的平衡与博弈。

每一次权力的更迭,每一次职务的调整,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变动,影响到整个省份的军事和政治格局。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总是交替上演,而在这变迁的浪潮中,文武官员的地位也随之起伏。

清朝,这个曾经以骑射立国的王朝,随着和平岁月的深入,也逐渐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官场格局。

在那个时代,武职官员的命运,每五年都要接受一次全国性的大考——军政考核。这与文官的“大计”考核相映成趣,是对他们能力和表现的一次全面审视。

而在这严格的考核体系中,提督作为绿营的最高指挥官,却只需对总督和兵部负责,巡抚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没有发言权。

没有考核权的巡抚,自然也无法对提督形成有效的约束,双方在表面上保持着和谐的关系。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乾隆年间,一项新的考核制度——年终密考应运而生。

这种考核方式,是在常规的三年大计之外,由各省的总督和巡抚在年底时,将辖区内所有文武官员的表现以密折的形式上报给皇帝。

这种秘密的考核方式,无疑给了巡抚一把制约提督的利剑。

提督是从一品大员,为何在正二品的巡抚面前却硬不起来?

随着年终密考的实施,提督的政治地位开始动摇。

他们不再是那个只需对总督和兵部负责的独立指挥官,而是不得不面对巡抚的审视和评判。

在皇帝的眼中,这些封疆大吏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他们的建议自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分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督们不得不收起往日的威风,开始在巡抚面前表现得更加谦卑。

时间一长,他们在官场上的地位逐渐受到质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巡抚的附庸。

虽然用上下级的框架来定义巡抚与提督的关系并不完全准确,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