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督是從一品大員,為何在正二品的巡撫面前卻硬不起來?

作者:老韓文史錄

在清朝的官場風雲中,提督一職似乎總是籠罩在一層神秘的迷霧之下。

盡管在官方的品級體系中,提督被尊崇為從一品的高官,位列封疆大吏之中,但在民間傳說和人們的口耳相傳中,提督的地位似乎總是不及那些級别稍遜一籌的巡撫。

清初,那時的提督并非一個統一的官職,他們的品級因地域和所加的銜号而異,從正一品到三品都有。

但随着乾隆年間的一系列改革,提督的品級被統一提升為從一品,這一變革似乎為提督的地位之争畫上了句号。

提督是從一品大員,為何在正二品的巡撫面前卻硬不起來?

然而,品級真的能決定一切嗎?在清朝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裡,提督和巡撫之間的關系遠比品級更加複雜。

他們之間的權力較量,不僅關乎個人的榮辱,更牽動着整個地方政權的平衡。

在清朝的官場中,文職與武職的較量,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它們之間的地位差異,是那個時代權力遊戲的重要一環。

想象一下,當一位文官和一位武官站在朝堂之上,盡管他們的品級相同,但文官卻總是顯得更為尊貴。

這是因為在清朝,文職官員的地位普遍高于武職,即便是在享受政治待遇時,文官也總是被優先考慮。

以“大臣”這一稱謂為例,文官需要達到三品以上才能獲此殊榮,而武官則隻需二品。

再看朝珠的佩戴,文官五品以上即可,而武官則需四品。這種細微的差别,實則反映了清朝社會對文武官員的不同期待和評價。

提督是從一品大員,為何在正二品的巡撫面前卻硬不起來?

而當加兵部侍郎銜的巡撫與提督相遇時,盡管巡撫是正二品,提督則是從一品,但根據“文高武低”的原則,他們的地位卻是等同的。

這就意味着,盡管提督在品級上略勝一籌,但在實際的政治較量中,他并不占有明顯的優勢。

更有趣的是,各省的提督之間,也存在着微妙的地位差異。

江南、湖南、浙江三省的提督,因為他們負責的是水陸兩栖的防務,是以他們的地位比單純的陸路或水路提督要高。

這使得他們在與巡撫的較量中,更加難以拉開差距。

這樣的官場格局,充滿了變數和懸念,每一個品級的變動,每一次權力的較量,都可能改變整個政治生态。

在清朝的綠營軍制中,巡撫與提督之間的權力關系,如同一場精心編排的戲劇,充滿了層次和深意。

提督是從一品大員,為何在正二品的巡撫面前卻硬不起來?

在這個舞台上,巡撫和提督分别扮演着統轄和節制的角色。

巡撫的統轄權,就如同一位将領直接指揮自己的軍隊,他們對撫标或城守營擁有直接的控制權,這是一種明确的、不容置疑的上司關系。

然而,當我們轉向節制的概念時,情況就變得複雜起來。

節制,這個字眼在巡撫的頭銜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似乎賦予了巡撫一種超乎尋常的權力——對全省綠營官兵的控制、巡查、監督乃至調動。

這是一種更為宏觀、更為深遠的影響力。

但是,這是否意味着巡撫真的能夠節制包括提督在内的所有綠營官兵呢?

并非如此。實際上,朝廷對于巡撫是否擁有節制各鎮的特權,有着嚴格的考量。

在那些與總督共處一城的省份,巡撫并不享有節制各鎮的權力,而是全部由總督來行使。像湖北、廣東、福建、雲南等地的巡撫,就沒有這樣的權限。

這樣的安排,既展現了朝廷對地方軍事力量的精細掌控,也映射出了官場中的權力平衡。

巡撫與提督,這兩位官場的主角,他們的權力和影響力,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随着地域、政治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在清朝的官場中,巡撫與提督之間的權力糾葛,宛如一場精心編排的棋局,每一步都充滿了變數和政策。

在這個棋局中,巡撫的節制權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以江蘇巡撫為例,雖然他與兩江總督分居兩城,但其頭銜中并未賦予“節制各鎮”的權力。

這是因為江南提督的駐地與省城蘇州近在咫尺,巡撫的節制權是以受到了限制。

而在浙江、湖南、貴州、廣西等地,巡撫的節制權則呈現出一種“半給”的狀态。

他們的權力有所限制,僅能節制副将、參将等武職,對于提督、總兵這樣的進階武官,則無法直接調遣。

這種權力的配置設定,既展現了朝廷對地方軍事力量的精細掌控,也映射出了官場中的權力平衡。

在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西等省,巡撫則擁有完整的節制大權。

這些省份并未設立提督一職,巡撫兼任提督銜,進而直接節制本省的各鎮總兵及以下官員。

這樣的安排,使得巡撫在這些省份的軍事事務中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從這些不同的情況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兼提督銜的巡撫,其節制權是有限的。

在這些省份中,綠營各鎮總兵的直接上司實際上是提督,而非巡撫。這一點揭示了提督與巡撫之間的分工明确,兩者互不牽制。

在軍政大事上,真正擁有最終決定權的,隻有總督一人,因為他們被授予了節制提督、總兵的權限。

提督是從一品大員,為何在正二品的巡撫面前卻硬不起來?

回望清初,提督的地位更是顯赫。他們通常由異姓有功的貴族擔任,擁有高等級的世爵世職。

在統一中原的征途中,提督們或是獨當一面,領軍作戰;或是随宗室出征,其地位遠在巡撫之上。

這樣的曆史背景,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朝官場的權力圖景。在這幅圖景中,巡撫與提督的關系并非簡單的上下級,而是充滿了微妙的平衡與博弈。

每一次權力的更疊,每一次職務的調整,都可能引發一連串的變動,影響到整個省份的軍事和政治格局。

在曆史的長河中,戰争與和平總是交替上演,而在這變遷的浪潮中,文武官員的地位也随之起伏。

清朝,這個曾經以騎射立國的王朝,随着和平歲月的深入,也逐漸形成了重文輕武的官場格局。

在那個時代,武職官員的命運,每五年都要接受一次全國性的大考——軍政考核。這與文官的“大計”考核相映成趣,是對他們能力和表現的一次全面審視。

而在這嚴格的考核體系中,提督作為綠營的最高指揮官,卻隻需對總督和兵部負責,巡撫在這一過程中幾乎沒有發言權。

沒有考核權的巡撫,自然也無法對提督形成有效的限制,雙方在表面上保持着和諧的關系。

然而,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乾隆年間,一項新的考核制度——年終密考應運而生。

這種考核方式,是在正常的三年大計之外,由各省的總督和巡撫在年底時,将轄區内所有文武官員的表現以密折的形式上報給皇帝。

這種秘密的考核方式,無疑給了巡撫一把制約提督的利劍。

提督是從一品大員,為何在正二品的巡撫面前卻硬不起來?

随着年終密考的實施,提督的政治地位開始動搖。

他們不再是那個隻需對總督和兵部負責的獨立指揮官,而是不得不面對巡撫的審視和評判。

在皇帝的眼中,這些封疆大吏都是自己精心挑選的,他們的建議自然具有不可忽視的分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提督們不得不收起往日的威風,開始在巡撫面前表現得更加謙卑。

時間一長,他們在官場上的地位逐漸受到質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淪為了巡撫的附庸。

雖然用上下級的架構來定義巡撫與提督的關系并不完全準确,但實際上,兩者之間的力量對比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