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面板江湖:江北无战事、江南仍激战

作者:钛媒体APP
文 | 董指导聊科技

编者按:

前段时间,我聊了一个话题,阿里巴巴,怎么还不如煤炭股?这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竞争格局”。

事后,就有朋友来讨论,我们发现这些年,许多行业都经历了激烈的竞争,格局也都有不少变化。于是,我就打算开个小系列,系统地聊一聊一些行业竞争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未来会如何变化。本系列不会聚焦太多故事细节、以及技术细节,更关注“塑造竞争格局的要素是什么”。

提起面板,许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提起屏幕,那就是稀松平常的产品。屏幕就是基于面板来生产的,面板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屏幕的显示效果。

可以说,面板是国民级的消费产品,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巨大。而我们能够“用屏自由”,也多亏了大陆面板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海外全面主导”到“国产汹涌崛起”。根据Omdia数据显示,在LCD面板领域,中国大陆从0出发,如今产能已经占到了全球份额的70%,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

然而,如此“功劳甚大”的面板产业,却被中小投资者们给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称号,叫“价值粉碎机”。这个称呼有两个含义:

一方面,从历史数据来看,面板上市公司融资多、盈利少、分红少。以京东方为例,从2000年到2021年,通过股权融资了920亿元左右(包括大股东参与金额),累计实现净利润585亿元,累计现金分红191亿元。

另一方面,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面板企业很难用价值投资的标准去期待,业绩波动大、股价波动大,时常有“过山车”的情况发生,持有体验较差。

当然,用股票的表现来评判一家公司、一个行业的价值,是有失公允的。

比如,面板行业的另一家龙头公司TCL科技(控股华星光电,以下简称TCL),通过股权融资280亿元左右(包括大股东参与金额),累计实现净利润368亿,超过了融资额,累计现金分红也有122亿元,回报并不算差。

而且,仍以京东方为例来看,其分红较低的原因是前期研发投入大,攻关阶段难有分红。但从2015年起,京东方也开始对其利润进行分红,分红比率也基本在净利润总额的30%以上。

从市占率、分红等指标来看,似乎有一个结论: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的龙头,可以享受龙头的领先红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用解放战争来形容的话,现在应该是“江北无战事,江南仍激战”,即LCD领域格局已定,OLED领域内卷依然。

那么,这个战况是如何产生的呢?依然可以从竞争格局的维度入手,沿着那些塑造了全球竞争格局和国内竞争格局的要素,来进行剖析。

需求(1):视觉的饥渴与极限

人类是视觉系生物,日常生活中有80%的信息通过视觉获得。强劲的视觉需求,形成了两个产品趋势:

第一,“屏化”的设备越来越多。

从广播到电视、从固定电话到智能手机、从印刷广告牌到电子展示屏、从纸质办公到电脑作业、从燃油车到电动车,以及当下包括苹果在内的科技巨头正在研发的XR设备,都是在增加生活中屏幕的比重。因此业内常说,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屏的。

第二,屏幕越来越大,分辨率越来越高。

无论家电、还是手机,都在尽可能地扩大屏幕尺寸,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比如,电视领域,每两年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大尺寸量级。从2004年到如今,液晶电视尺寸扩大了一倍,部分旗舰产品也进入百英寸级别。

甚至有个说法,电梯的大小是电视尺寸的第一限制;客厅的大小是第二限制。

在手机端,iPhone也在2014年喊出了“bigger than bigger”的口号,iPhone15系列的屏幕尺寸和第一款iPhone产品相比,也扩大了近一倍。

多屏、大屏的需求,对行业的影响就是,令行业内公司“如驴拉磨”。

一方面,需求一直在,且不断增长,前景无需担忧。但另一方面,增长的需求,就像眼前挂着胡萝卜,要吃到、舒服地吃到,并不容易。因为,尺寸升级,也要求产线必须扩张。

面板产线,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环节:先制造一张大的面板,再切割为多张小的面板、给电子产品用。

这个生产过程,就像卖炒饭一样,一小份一小份地炒,显然不如炒一大份、再分成小份更划算。同时,面板也涉及到切割效率的问题,大尺寸更容易充分利用面积。因而,面板行业有着很强的“产线高代际饥渴症”。

面板江湖:江北无战事、江南仍激战

“饥渴症”的表现就是经济性、被迫性、残酷性。

大尺寸产线和小尺寸产线相比,单位面积成本更低,这是升级产线的经济性、主动意愿。

每条产线都有尺寸上限,一旦下游产品需要的屏幕尺寸超过产线上限,那就需要新建一条产线,这是升级产线的被迫性。

然而,产线动辄百亿元,投入巨大,如果运气不好赶上了需求快速变化,那就会建设完成就落后,砸钱就是打水漂。花钱就算了,花钱还得少挣钱。每一次升级,也会导致面板价格下降。这是升级产线的残酷性。

产线高代际饥渴症,是面板行业特有的属性,也是被“诟病”不赚钱的原因。且不说和白酒这种几乎不需要较多资本开支的行业比较,就和制造业其他领域相比,也是颇能“花钱”了。比如,汽车领域,虽然车型会改变,但一个生产平台就可以支持多个产品,并不会频繁地大比例升级。

需求的种种特性,导致面板行业的玩家们“进退维谷”,舍不得近在眼前的需求利润,生怕对手赚了大钱,自己之前的投资前功尽弃,不愿黯然退出;但面对一轮又一轮、且金额越来越大的产线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大,不敢贸然加码。

因此,和“关注前景”相比,面板行业也格外关注“谁又快熬不住、要退出了”。

面板需求,很像大树。当雨水阳光适宜的话,一棵树也会长成一片森林,但是,大树再长高也并不能长上天。这也就是说,多屏的趋势不会改变,但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提升是有上限的。毕竟人手的大小有上限、人眼对色彩的识别也有上限。

因而,展望来看,熬到最后,大概率会出现“产线尺寸大小不再提升”的阶段,从而因尺寸导致的资本开支大幅降低。但在更薄、更高清、柔软等功能方面,仍需求不断。

需求(2):国产的被迫入局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针对国际贸易领域,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和国家之间,因着生产效率的不同、从而在不同产品上具有相互的优势,因而可以进行贸易、实现互利。

这也是不少国家“造不如买”的理论基础。在2008年以前,大陆彩电生产所需的面板,也基本依靠海外进口,每年进口金额高达千亿元。

然而,和理论不同的是,资本是逐利的、而不是公益的。尤其一些公司在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后,就会在优势上贪婪。比如面板领域,2001年至2006年期间,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友达等六家企业,就先后召开了53次会议,来控制面板的出货量和价格。

这种贪婪在2009年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2008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台湾面板企业经营压力陡增。当时大陆正在推行家电下乡政策,对面板采购量也比较大,于是在2009年初,大陆便组织了家电企业到台湾洽谈面板采购。

原本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大陆买个批发价,台湾也解决产能过剩,但是,没想到,台湾企业却爽约,反将面板卖给了韩国公司。随后,韩国公司联手,把面板价格在五个月内提升了30%。

由于大陆缺少相应的面板产能,彩电企业不得不付出高额代价、接受现实。而国内面板公司也因能力不足,错过了当时家电下乡的政策红利。

经历过这次“善意变财意”的惨痛教训之后,国内面板技术自主的需求,更加迫切、也更加共识。当年,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2010年至2012年平板产业发展规划》,将“自主建设TFT-LCD”列为发展重点。

继而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国产之路,也加速了面板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

这就是面板行业发展的契机和导火索之一。理解这个背景,就能理解行业里的一些经营行为、算大账的说法。

技术:LCD靠熬,OLED靠拼

当前占面板技术主流的是LCD液晶技术,技术原理是通过电压改变液晶的方向,从而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继而控制相应像素点(RGB红色、绿色、蓝色)的显示或关闭,最终组合显示出各种色彩图案。

该技术最初由美国发明,但在日本发展、壮大。日本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专利,也在面板上游材料领域形成了全面布局。巅峰时期,日本面板销售占全球94%的份额,独霸天下。

虽然LCD液晶技术原理简单,但在2000年以前,对于面板后进者而言,要实现商业化并不容易。一方面会涉及到专利限制,要自研新路线新技术比较困难;另一方面,要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确保高良品率,需要工艺、know-how积累。

因此,国内面板公司在技术方面,为了加速发展,除了自研之外,也沿用了“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路径。

比如,京东方在2003年1月,以3.8亿美元完成了对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nix)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业务的收购,包括产线设备、知识产权等,随后,技术研发开始加速。十几年后的2017年底,京东方率先投产了自主产权的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这也是全球第一条。

比如,TCL在2007年和韩国三星达成了技术合作协议,在合作中积累了相关经验。2009年11月,TCL和深圳市政府合资成立华星光电,随后很快公司就吸引到了200多名台湾工程师加盟,带来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如今,TCL自研的HVA技术,也成为公司产品的技术支柱。

再比如,上海和辉光电的核心技术人员森本佳宏,也先后在日本企业三洋、中国台湾企业统宝光电任职二十八年。并在2017年加入公司,任总工艺师。

“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路线,也并非大陆面板行业专有。

比如,韩国现代集团在1990年就从日本引进了LCD技术以及完整产线;三星公司不仅获得了美国公司的技术许可,同时还在日本设立研发机构,大量雇佣日本工程师,可谓是“偷师学艺”。

中国台湾面板产业的发展,也源于日本面板公司的授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面板企业遭遇经营压力,不得已和台湾公司签署了TFT-LCD技术的转让合同、来赚专利费,继而有了台湾面板行业的壮大,在2003-2009年时一度占据了全球40%的份额。

路风在《光变》一书中,对此也有详细的统计。

面板江湖:江北无战事、江南仍激战

那么,不通过技术引进、完全走自主自研的道路,可行吗?当然可行,但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资金。这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大的生存挑战。

如今,基于产业发展、人员流动、专利多次授权等因素,以及LCD技术本身也没有大变化的状况,可以说,LCD在国内也基本没有太大技术壁垒了。但技术变革并没有停止。

目前技术的较量在OLED路线。和LCD相比,OLED把背光源取消,而改用可以自己发光的有机材料。相比之下,OLED的屏幕更薄、色彩更清晰,响应速度也更快,而且柔性也有提升、更适合可穿戴设备,比如XR虚拟/增强现实产品等。

在OLED领域,技术竞争也呈现了两个趋势:第一,韩国企业仍领先。中小尺寸,三星占比达到43%,LG为10%,合计一半份额;大尺寸领域则由韩国企业垄断。

面板江湖:江北无战事、江南仍激战

第二,中国企业追赶速度在加快。在2019年末,三星独霸中小尺寸领域,份额一度达到88%,中国企业总占比仅为3%;但如今,中国企业总占比已经达到了30%,四年十倍、增长显著。2024年3月,京东方投建的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奠基,继续加快大尺寸迈进的步伐。

面板江湖:江北无战事、江南仍激战

不过要承认的是,在面板上游的材料领域,我们依然和日本企业有着较大差距,这也是影响竞争格局的潜在“卡脖子”要素。目前材料端仍是市场化运行,国产材料自研也有进展。

展望来看,LCD技术日益成熟,资本开支会逐渐减少,但技术进入壁垒也在降低。而OLED技术,则依然处于激烈赛跑、持续投入中,大陆企业和韩企的技术代差,比LCD那时要小,也具备了正面较量的能力。

总的而言,面板行业,仍处于技术切换的窗口期,投投投、造造造,仍不到“躺收红利”的阶段。

周期(1):多重来源、交替发威

周期是面板的重要属性,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塑造起了很大作用。周期的来源有三点:

第一个来源是,需求的爆发与冷寂。

面板的下游多数为消费电子,例如彩电、手机、笔记本等,都有很强的爆发性。

新的产品出现,有爆发性,就像智能手机、就像当前的XR设备等。新的功能出现,也有可能带来爆发性,比如手机端,基于屏幕的指纹识别,也会带来一次较大的换机潮。在爆发阶段,新产品渗透率会快速实现从0到60%。这种爆发性强的阶段,可以称之为“创新周期”。

创新周期也有大创新、小创新,创新力度不同、带来的市场空间也不同。

创新周期开启时,对应的是收入、利润的快速增长;渗透率提高后,则增速会显著下降,继而呈现出高低切换的周期性。

每家面板企业都希望抓住创新浪潮,但是,从实际运营来看,预测消费周期是困难的。因此,大部分面板企业的做法是,成为头部消费电子的供应商,不预测,只跟随。

周期的第二个来源是,供给的升级和跟风。

供给正常的优胜劣汰,对于面板行业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了,周期性更多来自于产线的切换。

一方面,行业整体不断升级产线、造成新旧淘汰;另一方面,当行业内有公司发布高世代产线后,其他公司也不得不跟随,从而进一步加大新旧产线切换的影响,导致旧产线产品价格跌幅加大,企业盈利受到冲击。

就像跑步一样,冲一阵歇一下。

周期的第三个来源是,需求供给错配。

需求是快速爆发的,但供给是需要时间的。因而时常会出现,需求爆发时,供给不足;新增供给开始释放时,需求又减少了。供需之间,从不足到过剩、到平衡、再到不足,交替往复。这个特点,在那些下游具备较强爆发性、而自身是重资产的领域,基本都会体现,比如存储芯片行业。

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供需错配,有时同时发生,有时单一发生。对应企业的经营而言,周期的体现就是:盈利状况的上下波动,以及稼动率(可以理解为产能利用率)的波动。

当行业需求旺盛时,稼动率提升,盈利提升,供给开始增加,甚至新资本开支增加;而当供大于需、盈利恶化时,行业整体稼动率降低,减少供给,逐步寻底。

面板江湖:江北无战事、江南仍激战

以头部企业的平均毛利率来看,上下波动、且幅度很大,动辄从15%跌到0%附近,周期性非常显著。

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线上办公需求增加、笔记本销售提升,从而带动了面板的需求。但此时,工厂生产受影响、物流也受阻,供不应求。因而,2020年后,面板行业盈利开始改善。2021年京东方毛利率从19.7%提升到28.8%,净利润也同比增长400%,达到了260亿元。

然而,随着疫情结束,2022年,京东方毛利率就降低了一半,仅剩11.7%,净利润也下降至75亿元,降幅接近70%。TCL华星的净利润也从2021年的150亿元,暴跌88%到15亿元。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面板江湖:江北无战事、江南仍激战

如此剧烈波动的周期,不禁令人想到科幻小说《三体》中的“三体文明”,在一轮一轮温和和恶劣的气候交替中痛苦发展,一旦判断错误,脱水不及时,就是灭顶之灾。

展望来看,创新周期是影响产业的第一要素,能够和彩电、手机相媲美的新产品,还未出现,仍需等待。

类似疫情这样大规模的供需错配,可遇不可求;小的供需波动,也不能改变格局。库存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

供给周期方面,LCD领域已经成熟、OLED技术的创新淘汰赛仍在开展,但也正被持续投资的打法熨平。

周期(2):逆周期是后进者的机遇

困难并不都是阻碍,尤其行业整体性的困难,往往也会成为龙头的利好。就像多年前奶制品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行业整体销售额下降,中小厂家纷纷倒闭,但龙头公司熬过谷底、在需求复苏后,反而越来越大。这个情况也可以被称之 “有益的困难”。

面板行业也有类似特性,但不一样的是,做大的龙头企业并不是靠“熬”出来的,而是靠“砸”出来的:周期底部依然大手笔投资,让准备躺平的对手躺到坑里去。

比如,1995-1996年是液晶面板行业的衰退周期,随后也发生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有液晶公司都面临着巨大亏损。

不同于日本企业的收缩,三星等韩国公司反而采用了“逆周期”投资的策略,顶着亏损继续砸钱建设 3.5代线,实现了对日本3代线的反超。而且还不断降低产品价格,最终迫使日本企业陆续退出了面板领域。随后在面板复苏的行情中,韩国成为行业第一。

在2001-2003年,中国台湾的面板公司,也采用逆势扩张的方法,挤掉了日本、成为行业第二。2009-2010年,中国大陆的面板公司,也逆势扩张,不断加码后,挤掉了中国台湾、又挤掉了韩国。2021年之后,韩国企业相继关闭、出售LCD产线。

逆周期扩张这个打法,对许多重资产且具备制造、技术双属性的行业都有效。比如在芯片制造领域也如此。

2004年,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研发支出几乎是同一水平(仅差4亿美元),但在随后的行业低谷中,双方则做出了不同的规划。台积电加码研发、中芯国际收缩,双方技术差距逐步拉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台积电依旧保持投资,而且2010年更是加大了手笔,从而奠定了稳稳的一哥地位。

面板江湖:江北无战事、江南仍激战

逆周期投资,也有限定条件。一是长期需求是稳定增长的,减弱的需求不久后就会复苏。二是生产工艺有代差,后进者大手笔投向领先制程,从而实现复苏后的产品优势,这也是后进者实现超越的关键。

也许十几年前,玩家对面板前景信心不足、对重资产玩法不熟悉,不敢逆周期投资,但如今,这个打法已经是人皆尽知了。于是,行业的打法从“逆周期投资”变成了“总在投资”,没有周期、创造周期也要拉垮对手。

既然这个打法这么好用,为什么日本没有逆周期扩张,反而先后丢掉了第一、第二、第三的宝座呢?原因也简单,美国打压了。

1980-2000年,日本经济被美国制裁后,先是经历了货币升值、股市飞涨、杠杆四起,经营企业哪有炒股投资赚得多。然后,又经历了股市、经济的崩盘,产业有心也再无力。这段历史在《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里有详细记载,不再赘述。

那么,展望来看,未来还会有其他国家通过逆周期投资的方式,来抢夺中国面板产业的地位吗?

理论上来看,当然可以有。但实际上,很难。一方面,从产业规模和技术来看,我们取得的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也是经历了20余年的坎坷历程,积累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从资本来看,单一产线越来越贵,LCD技术10.5代线需要300-400亿元,这也意味着试错成本越来越高,未必有那么多新玩家愿意、也能够承受大亏损。

这也应对了商界常说的,犯错要趁早,机会成本小。

国内已有的这些玩家,希望通过逆周期来完成竞争格局变化的话,机会也还有,而比拼的关键是“融资能力”。

融资:钱从地方来

面板是高资本密集型行业,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日本、韩国、还是中国台湾,大陆,每一个面板公司背后,都少不了政府的财力支持。

政府出钱有道理吗?从整体角度看,如果政府不出钱,后进者在面板领域要实现超越,难度会非常大。另外,正如前文提到,面板甚至被叫作“价值毁灭者”,生存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面板却为消费电子的发展,起到了莫大作用。如果没有国产面板崛起,国产手机被“卡脖子”会是怎样结局,相信2009年家电行业已经感受过了。另外,每个出资的地方政府,也换来了税收、就业、产业生态等等。这就是算大账。

在政企合作过程中,难免也会有一些投资冲动(当然,毫无疑问,哪家都不会说自己的扩张是盲目的),而整体上,地方政府出资,是塑造面板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几家传统巨头不提,就比如说行业“黑马”惠科股份,就是一个例子。

惠科股份成立于2001年,主业是电视、手机销售,2017年公司正式进军LCD面板。这一年,国内面板不仅早已完成了国产化替代,而且销售额也已经超越韩国,成为了全球第一。

这个时候进军面板,而且还是LCD而非OLED领域,从行业角度看,没有太多的必要性。从公司可行性来看,LCD产品技术成熟、壁垒较低,这是利好公司的;公司主业是电视、手机销售,有下游优势;但是,从竞争角度,行业双龙头的格局已经形成了,压力并不小。

然而,惠科股份还是在2017年宣布了LCD投资,并在随后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支持,跑出了“惠科速度”。2021年时,电视面板领域,惠科股份就位于国内行业第三的位置,占据14.7%的市场份额,离第二名TCL华星光电16.1%的份额并不远。

这就是在技术壁垒不高、行业整体向上时,钞能力的效果。不过,当LCD行业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出资的战略意义就降低不少。展望来看,在地方政府出资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国内面板行业集中度,才会逐步集中。

客户:重要,但不是第一要素

有好的客户,自然重要。就像TCL华星依靠TCL集团的彩电业务,就可以消化大部分产能。惠科股份,依靠自身的渠道优势,也能黑马崛起。OLED产品能拿到苹果、华为等手机厂订单,也会加速产品推广。

但是,整体而言,客户在面板竞争格局塑造中的重要性,并不算高。因为面板下游客户包括家电、手机、笔记本等行业,相对分散;另外,面板产品尤其是当下主流的LCD,也比较标准化,各家差异不会那么显著;同时,LCD产品的认证期也并不长,客户切换成本不高。

从数据来看,2022年,TCL华星的前五大客户占比30%,京东方前五大客户占比41%(第一大客户占比15%),彩虹股份前五大客户占比47%,深天马前五大客户占比31%。整体处于较分散状态。

进入壁垒:逐渐抬升

如果不是惠科股份自2017年异军突起,那么,面板行业基本上被认为是“高进入壁垒”的阶段了。比如,高资本密集,且产线要花的钱越来越多;高波动属性,赚一波亏一波对经营能力要求高;高技术门槛,虽然LCD成熟、但OLED对研发能力、工艺水平要求很高。

但惠科股份的案例,还是说明了,当行业技术十分成熟时,有钱还是可以冲出一片天。这个现象在电池领域也出现过,二线厂商纷纷加大营销力度、抢占龙头的市场份额。但是,二线厂商冒头容易,持续发展就要面临考验了:

一是,钞票的厚度,能否熬过周期,尤其在资本市场融资收紧的情况下;二是,技术储备能否赶上下一波浪潮,尤其当新技术有专利保护、需要寻找新路线时,二线最容易掉队。

展望来看,在LCD领域,韩国、中国台湾相继退出或停止扩建,让出了份额给大陆,大陆企业整体份额继续提升是大概率的,行业内部集中度提升,也是大概率的。

但是由于LCD产线技术提升速度减缓、企业资本开支减速,各家都能得到喘息窗口、或守着自己的小天地,行业内部集中度提升的速度,预计不会很快。

OLED领域,依然存在技术路线选择的考验,有可能出现押错路线带来的研发损失。战火猛烈,进入壁垒高。

面板制造为什么不如芯片制造?

面板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比较符合微笑曲线,上游材料端、下游应用端是高毛利,中游制造端则毛利率较低。

面板江湖:江北无战事、江南仍激战

然而,同样是制造端,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则体现了不同的一面。毛利率不错,销售净利润率,更是在产业链内遥遥领先,比材料商、手机商都高。同样是每年花钱大手笔投资高世代产线,同样是给客户代工,怎么台积电就这么香?

原因有三。首先,台积电在制造领域是领先的,一哥的位置,难以撼动,对内、对上下游,都有良好的定价权。

国内面板厂商在LCD领域,完成超越、也挤出了韩企,基本定下格局;但紧接着还要在OLED领域,以挑战者的身份去攻关,成功与否仍未知。

其次,台积电在产业链里也有生态地位的。它并不是单纯的制造公司,它既和上游设备商、软件开发商一起做新产线、新技术研发,又可以通过制造技术提升、从而驱动下游客户产品设计,甚至手机厂商要让台积电代工,都需要“说好话”。

国内面板领域,上游材料仍以海外公司为主,国内面板公司还要时常看上游脸色,自然难以有较高的净利润率。

最后,芯片生产线升级,芯片本身的性能、价值,提升也非常大,因此,台积电新产线建设后,该产线的毛利率会显著提高,从而改善研发投资收益。而面板产线扩大,带来的产品价值提升并不大。

借用周星驰的台词来总结的话,“一句话就好,你的格局真的不好”。

倘若未来五年,国内面板企业在OLED领域也成为行业第一,并且玩家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竞争格局改善,那么面板企业的利润状况才会有持续性的改善,而非周期性的短暂改善。

如果面板企业也涉足上游国产材料、或者联手材料公司形成联盟,共同完成了国产替代,那么,面板制造环节的产业链地位,也会得到调整。

届时,面板制造公司,就会如当下的台积电一样,成为各国、各公司争抢的香饽饽,哪里还会被叫做“价值毁灭者”呢。

期待那日快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