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板”里藏着一个你不知道的江南

作者:引力播新闻

书籍,与文字相联,与文明相关;苏州,蕴藏着文化中国的书香内核。作为大陆刻书业发祥地之一,苏州的刻书活动在中国刻书史、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4月27日下午,“溯源江南”古吴轩国学大讲堂系列讲座“再说‘苏板’——兼谈苏州刻书在东亚的影响”在古吴轩书店(章太炎故居店)开讲。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陈正宏聚焦一千余年的苏州刻书史,带领听众一探江南书香之脉。

“苏板”里藏着一个你不知道的江南

得益于地理位置的优越、经济的繁荣、文化的繁盛,苏州早在宋代已是雕版刻印书籍的重要地区,至元、明盛极一时,清乾嘉时期更成为刻书最多最好的地区之一。流传至今的李白、杜甫等文学巨匠的诗文集均是以北宋时期苏州官刻本为底本,由此可见苏州刻本的巨大影响。

“苏板”里藏着一个你不知道的江南

陈正宏表示,这与苏州的人文环境有着极大关系。明代中叶以来,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文教事业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与文化素养兼具的爱书之家日渐增多,这使得苏州刻本越来越精善、贵重,与商业性质较强的福建刻本相比,胜在质而不在量,“苏板”几乎中国高品质书籍的代称,甚至有流传到越南的中国刻本假托苏州刻本,加盖印章号称“姑苏原本”。

“苏板”里藏着一个你不知道的江南

提到在中国“出镜率”最高的宋体字,陈正宏介绍,这其实是从宋代刻本到明代翻刻的宋刻本演变而来的,其特点是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这与古代印刷业有关,也与苏州刻书史有关。

宋代以前书籍多靠手抄,雕版印刷普及后,楷书作为手写体虽然美观,但不利于刊刻。面对数量激增的科举考生以及越发兴盛的出版需求,苏州刻工便将笔画拉直,只在横画右端保留一个小三角表示收尾。经过发展演化,用于印刷的字体在明代成型,此后人们依旧称其为宋体字,没有将历史割断,陈正宏认为,从溯源江南的角度而言,这也体现了中华文明史的连续性。

“苏板”里藏着一个你不知道的江南

此次分享基于陈正宏主编的《苏州刻书史》开展,而所谓“再说‘苏板’”,则是对于新近获得的朝鲜刻本等材料的分享,用以论述苏州刻本在海外的深远影响以及从地方技术到国际政治的关系。他说,研究苏州刻书史,不应将其仅仅看作一个简单的个案,而应该放到全国乃至东亚汉籍刊刻史中进行考量。它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不断地与外界互动,并向外辐射。这延续千年的辉煌中必然包含着开放与包容,在这种全球化的视角下更能彰显其独特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 文/图)

编辑:钱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