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作者:金东媒体中心

在北京大学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袁晓秋就读于北大第二临床医学院是2019级本科生获2023年度北大学生年度人物妹妹袁知秋从湖南大学保研至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是2023级研究生

相似的名字与外貌不同的际遇和经历她们相伴成长又在北大重逢今天,一起走进她们的故事↓↓↓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晓秋(左)、袁知秋(右)

袁晓秋和袁知秋来自江西南昌因为出生在立秋父亲取“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寓意给她们取名“晓秋”和“知秋”她们的父亲是一名人民警察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姐妹俩成为彼此最亲密的伙伴

从小学到高中姐妹俩都在同一个班级不论做什么都总是在一起尽管出生时间相差无几姐姐和妹妹的身份却令她们的性格颇为不同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晓秋(左)、袁知秋(右)幼年合照

作为姐姐袁晓秋从小主动、好强承担着照顾妹妹的责任而作为妹妹袁知秋也将姐姐作为榜样在姐姐的鼓舞下不断进步

相伴成长十余年经历了本科的短暂分别在姐妹二人的“双胞胎引力”驱使下在北大校园中重逢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晓秋(左)、袁知秋(右)在未名湖跨年

姐姐袁晓秋和医学的缘分始于高三听了北大招生组的宣讲后她立下了学医的决心在复习时,晓秋总会因为粗心在考试时犯下各种错误于是她在桌子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你将来是要把生命的重量放到肩膀上的人”

正是这句话激励着她成功考入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入学后,袁晓秋在不断学习探索中对胸外科有了浓厚的兴趣如今的她正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和科研实践她作为助手跟手术超过100台参与管床超过50例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晓秋在进行手术辅助操作

袁晓秋曾为一个肠穿孔的病人拔管护理当她叮嘱病人护理注意事项时被病人连连称赞“姑娘拔管又快又好,还特别温柔”她从临床实践中收获了巨大的乐趣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她坚信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陪同人类走过生、老、病、死责任重大,而幸运之至纵然辛苦,却无比值得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晓秋在胸外科办公室

从大四年级时起袁晓秋跟随北大人民医院陈克终教授聚焦人类头号肿瘤杀手——肺癌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作为团队成员申请获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作为负责人获批首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启研计划”重点学科项目凭借着丰硕的科研成果她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晓秋获得2023年度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

在学业之余袁晓秋也热心志愿服务和学生工作去年,她申请成为“河北计划”资助人用国家奖学金帮助2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继续完成学业她还会在每周抽出一个上午参加医院导诊志愿服务对她而言,为他人带去帮助是一件幸福而治愈的事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晓秋在北大人民医院门诊志愿服务

和姐姐不同,妹妹袁知秋所学的专业是工科本科就读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科试验班智能科学和技术专业“选择计算机,是因为不论我在哪里都能随时拿出电脑,开始编程”袁知秋坦言,自己很享受这种“沉浸式”编程的过程

本科学习阶段她的核心课程成绩全部90+加权成绩排名专业第一拥有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凭借优异的成绩袁知秋顺利从湖南大学保研至北京大学再次与姐姐并肩同行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知秋在湖大教室自习

袁知秋与北大的交集源自大三下学期的一个科研项目在湖南大学老师的介绍下她和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的邹磊老师合作开展了图计算领域的研究在摸爬滚打的科研训练中她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成长与进步也做出了令人满意的科研成果

和邹磊老师的合作令她印象深刻老师每次都认真倾听她的成果汇报并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问题这令她敬佩不已更加坚定了她前往北大的决心在本科保研的关键时期她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知秋(左一)参加学院活动

如今,袁知秋就读于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在北大,她接触到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和学术讲座也被身边优秀的同学鼓舞她更广泛地探索爱好也更了解自己的心之所向

来到北大后袁知秋爱上了徒步并加入了北京大学徒步爱好者协会在周末,她常和好友们结伴前往郊外徒步探索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享受户外灿烂的阳光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知秋在户外徒步旅行

相聚在北京大学

晓秋与知秋的故事还在续写她们在不同领域驰骋袁晓秋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温暖而有力量的胸外科医生袁知秋也将在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并蒂而生的花也会在阳光下开出不一样的姿态和色彩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晓秋(左)、袁知秋(右)旅行照

袁晓秋、袁知秋各自绽放,共同成长

2024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来源/人民日报综合北京大学责编/田园黄蝶、陈晓冰审签/一帆监制/志飞

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