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作者:金東媒體中心

在北京大學有這樣一對雙胞胎姐妹姐姐袁曉秋就讀于北大第二臨床醫學院是2019級大學生獲2023年度北大學生年度人物妹妹袁知秋從湖南大學保研至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是2023級研究所學生

相似的名字與外貌不同的際遇和經曆她們相伴成長又在北大重逢今天,一起走進她們的故事↓↓↓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曉秋(左)、袁知秋(右)

袁曉秋和袁知秋來自江西南昌因為出生在立秋父親取“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寓意給她們取名“曉秋”和“知秋”她們的父親是一名人民警察母親是一名國小教師因為父母工作繁忙姐妹倆成為彼此最親密的夥伴

從國小到高中姐妹倆都在同一個班級不論做什麼都總是在一起盡管出生時間相差無幾姐姐和妹妹的身份卻令她們的性格頗為不同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曉秋(左)、袁知秋(右)幼年合照

作為姐姐袁曉秋從小主動、好強承擔着照顧妹妹的責任而作為妹妹袁知秋也将姐姐作為榜樣在姐姐的鼓舞下不斷進步

相伴成長十餘年經曆了大學的短暫分别在姐妹二人的“雙胞胎引力”驅使下在北大校園中重逢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曉秋(左)、袁知秋(右)在未名湖跨年

姐姐袁曉秋和醫學的緣分始于高三聽了北大招生組的宣講後她立下了學醫的決心在複習時,曉秋總會因為粗心在考試時犯下各種錯誤于是她在桌子上貼了一張紙條上面寫道:“你将來是要把生命的重量放到肩膀上的人”

正是這句話激勵着她成功考入北京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入學後,袁曉秋在不斷學習探索中對胸外科有了濃厚的興趣如今的她正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進行臨床實習和科研實踐她作為助手跟手術超過100台參與管床超過50例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曉秋在進行手術輔助操作

袁曉秋曾為一個腸穿孔的病人拔管護理當她叮囑病人護理注意事項時被病人連連稱贊“姑娘拔管又快又好,還特别溫柔”她從臨床實踐中收獲了巨大的樂趣也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她堅信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陪同人類走過生、老、病、死責任重大,而幸運之至縱然辛苦,卻無比值得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曉秋在胸外科辦公室

從大四年級時起袁曉秋跟随北大人民醫院陳克終教授聚焦人類頭号惡性良性腫瘤殺手——肺癌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作為團隊成員申請獲批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作為負責人獲批首屆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啟研計劃”重點學科項目憑借着豐碩的科研成果她獲得了多項榮譽稱号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曉秋獲得2023年度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

在學業之餘袁曉秋也熱心志願服務和學生工作去年,她申請成為“河北計劃”資助人用國家獎學金幫助2位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繼續完成學業她還會在每周抽出一個上午參加醫院導診志願服務對她而言,為他人帶去幫助是一件幸福而治愈的事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曉秋在北大人民醫院門診志願服務

和姐姐不同,妹妹袁知秋所學的專業是工科大學就讀于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理科試驗班智能科學和技術專業“選擇計算機,是因為不論我在哪裡都能随時拿出電腦,開始程式設計”袁知秋坦言,自己很享受這種“沉浸式”程式設計的過程

大學學習階段她的核心課程成績全部90+權重成績排名專業第一擁有一項國家發明專利憑借優異的成績袁知秋順利從湖南大學保研至北京大學再次與姐姐并肩同行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知秋在湖大教室自習

袁知秋與北大的交集源自大三下學期的一個科研項目在湖南大學老師的介紹下她和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的鄒磊老師合作開展了圖計算領域的研究在摸爬滾打的科研訓練中她不僅獲得了豐富的成長與進步也做出了令人滿意的科研成果

和鄒磊老師的合作令她印象深刻老師每次都認真傾聽她的成果彙報并提出很多有建設性的問題這令她敬佩不已更加堅定了她前往北大的決心在大學保研的關鍵時期她不假思索地選擇了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知秋(左一)參加學院活動

如今,袁知秋就讀于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資料科學專業在北大,她接觸到了豐富的社團活動和學術講座也被身邊優秀的同學鼓舞她更廣泛地探索愛好也更了解自己的心之所向

來到北大後袁知秋愛上了徒步并加入了北京大學徒步愛好者協會在周末,她常和好友們結伴前往郊外徒步探索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呼吸享受戶外燦爛的陽光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知秋在戶外徒步旅行

相聚在北京大學

曉秋與知秋的故事還在續寫她們在不同領域馳騁袁曉秋将争取早日成為一名溫暖而有力量的胸外科醫生袁知秋也将在北大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不斷探索未知的領域并蒂而生的花也會在陽光下開出不一樣的姿态和色彩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袁曉秋(左)、袁知秋(右)旅行照

袁曉秋、袁知秋各自綻放,共同成長

2024年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運》

來源/人民日報綜合北京大學責編/田園黃蝶、陳曉冰審簽/一帆監制/志飛

雙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