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时期,保长做什么的?有工资吗?

作者:小狗乌吉

提到民国时期的保长,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由李保田饰演的保长形象:带着瓜皮帽子,中山装的扣子从来没系上过,手里拿着旱烟杆,对上级唯唯诺诺,对身边的老百姓却十分凶恶。

民国时期,保长做什么的?有工资吗?

民国时期,保长做什么的?有工资吗?

在了解保长的收入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一点就是,保长并不是光杆司令。民国时期设立了保公所,保长是一把手,手下有很多跑腿的,被称为“乡丁”。

这些乡丁的人员构成很复杂,有的是地痞无赖,也有的是没有地的良民。不过在吃人的旧社会,好人呆在那个环境里也会变坏的。

民国时期,保长做什么的?有工资吗?

整个保公所是没有工资的,所有的乡丁都要靠保长养着,但是,保公所有一项权力就是能够截流税收。比如某年县里需要五百斤公粮,保公所只上交四百五十斤就算完成任务了。

而且,保长们不会规规矩矩地只收五百斤公粮为止,他们会在指标的基础上加三成甚至五成,多出来的这些自然就成了保长的外快。

其次,当地修桥、铺路、办学等公共事业都是需要通过众筹的,这些钱也是保长负责收集。如果一旦打仗,就需要在基层征兵,抓壮丁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保长头上。

有钱人家的儿子交了钱就不用去当兵了,穷苦人家的孩子只能去战场上当炮灰。以上只是保长们敛财的常规操作,有的保长更加丧心病狂。

民国时期,保长做什么的?有工资吗?

由于保长们在村里负责情报工作,谁得罪了他们,他们就给谁扣上一顶“通匪”甚至是“通共”的帽子,被冤枉的人很快就会被抓到牢里去严刑拷打。

旧社会的刑罚都是很不人道的,被抓走基本就别想活着回家,哪怕被放出来也会被折磨的丧失劳动力了,这个家基本上也就完了。

如果想要不被上刑的话,家属就必须给保长送礼,不把人弄得倾家荡产不罢休。所以,保长们的合法收入相当微薄,背后的灰色收入才是他们收入的主力,就是因为当保长有这么多好处,才会有很多坏人趋之若鹜去当保长。

事实上,各“保”没有严格的户数限制,一般大村自成一保,小村几个联成一保。保长、保丁有少量的薪酬,从捐税中提留,或钱或物,但吃、拿、卡、要,在哪个朝代都是免不了的。

总而言之,旧社会的保长们在基层是民政、治安、教育、财务等一系列工作的负责人,同时也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吸血鬼,国民政府的基层都掌握在一群这种人手里,只能说是自取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