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作者:小彭的灿烂笔记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前言】

“故宫缺钱,而且永远都缺钱。”

这是故宫的院长曾经说过的话,在之前相关的统计数据当中,故宫每年的文创收入在15亿的时候,每年所用的经费当中有54%都来自于国家补贴。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交通的便利和网络的发达,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故宫的底蕴和历史,从四面八方前来欣赏这个伟大的建筑。

我们都知道,来故宫是要有门票的,而且还有一系列的文创等等,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现在故宫每年的文创收入加上门票创收都超过了20多亿。

这一惊人的收入也让大家都发出疑惑,那为什么故宫的院长会说故宫永远都缺钱呢?需要申请财政补贴呢?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故宫的收入】

在2019年的时候,有一则数据就显示,作为一个差额拨款单位,故宫所有的支出当中,有54%的经费都是由国家所提供的,而剩下的46%则是靠自己来挣。

那这个“挣”究竟是怎么一个挣法呢?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第一个就是我们都熟知的传统门票的收入,一般在淡季的时候,每个人的门票费用是40元,旺季的时候就是每个人60元。

有些景点建筑是单独收费的,比如珍宝馆和钟表馆,价格是10元,跟其它一些景区的价格比起来,故宫的价格可以说是非常良心了。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故宫所具有的底蕴和魅力是别的景区所无法取代的,参观的人数与其它地方相比,也都是一骑绝尘的。

之前故宫博物院曾经预测过一组数据,说是故宫极限日的接待量在8万人,因此在收取门票的同时,故宫每天也会限制人流量,限制量就在8万左右。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不过在2016年的时候,故宫的观众就达到了1600万左右,所以故宫在这方面的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

还有一个收入来源就是文创,故宫的文创收入几乎是门票收入的两倍,利用文创来创收的概念,是在2013年开始的。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当时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首先推出了故宫主题“朕知道了”的纸胶带,一下子在网络上爆红,收获了人们的广泛喜爱,甚至一度炒到了400元新台币的价格。

由此受到的启发,故宫就开始组建了文创团队,有数据显示,在2013年的时候,故宫增加了195种创意文化产品。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接着在2014年的时候增加了265种文化创意产品,到了2016年,直接翻了上百倍,这一IP的文创直接增加到了9170多种。

对应的销售额也从一开始的6亿元,到了2016年直接上涨了到了10亿元左右,其实在2010年的时候,故宫淘宝就已经存在了,并且也进行了一定的周边产品的售卖。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不过这一IP真正的爆火还是在2013年以“卖萌”的姿态强势揽住大众的心,一路往超级大IP奔走。

在2017年的时候,故宫的全年的文创收入基本上已经达到了15亿,要知道在当时,有超过1500家的A股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都没有这么高。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和进步,在自媒体的流量之下,文创的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宣扬。

故宫院长单霁翔就表示过,故宫的文创诞生以来的使命,其实不单单是赚钱这一说,扩大故宫的影响力,宣扬故宫的底蕴文化,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其最终的使命。

而这一最初的目标也在逐渐实现,那既然收入在稳步增长,为什么故宫还需要申请国家的补贴呢?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开销极大的原因】

在看见巨大的人流量的同时,我们同样应该看到的是,在人烟的覆盖下,文物的损耗和褪色,在2016年的时候,故宫在对养心殿一个建筑中的文物进行搬家修复的时候,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就已经达到了4000万元。

在2019年的时候,报道显示,在近10年的修缮当中,已经投入了近12.9亿元,当时还只是以修缮为主,而现在故宫还有日常保养维护。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人力、材料、时间,在故宫修缮或者是维护当中,每个都是巨大的损耗,之前就一直流传一句话就是,紫禁城的地砖都是用金子做的。

这还真的不是夸张的说法,因为古法制造一块砖所花费的时间在720天左右,制造一块,要经过7道工序。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一块一尺见方的栀子花砖雕,都需要修复工人们花费一周的时间,作为中国标志性的宫殿博物馆,在这里有超过千万件的珍贵文物和差不多上千座古老的建筑。

而要在时代的更迭当中,要想永葆其最初的样子,总是要对这些文物和价值进行维护的,开销自然就大。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所以故宫的院长在2022年的时候,就在积极像国家申请财政补贴,补贴的钱全部都用在故宫的修缮当中。

再者我们前面也提到过,除了日常的修缮和维护之外,还有一个支出来源就是故宫教育活动的举办。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在2018年的时候,故宫的教育活动场次就达到了6万多场,并且地区包括了新加坡、 泰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

而这些教育活动都是不收费的,目的就是宣扬故宫文化,这些成本都是由故宫博物院自己承担的,而成本资金的来源就是故宫文创收入的一部分。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在有着上十亿的收入下,仍然需要国家的补助,故宫正常运营的日常开销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但值得庆幸的是,不管是故宫的知名度和影响度也好,还是在文创产品上的经营也好,都是向好发展的。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故宫“背后的男人”——单霁翔】

而当说起现如今的故宫的话,那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单霁翔,能够在文创之路上收获如此大的成就,这位院长也是功不可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国家宝藏》,这一节目的录制当中,单霁翔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参与者,他在节目上所展现的故宫的国宝《千里江山图》以及其它各种文物等等,无一不让人惊叹。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这一集的播出也增添了很多收视率,被人广泛夸赞,同时也让故宫博物院火了一把,让人们把目光重新放在了故宫上,并且对其文化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单霁翔的上任在某种程度之上也是“奉命于危难之间”,因为在他成为故宫博物院的第6任院长之前,故宫正遭遇着“信任危机”。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当时故宫面临着锦旗错字、展品被盗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导致故宫这一伟大的建筑在大众心目当中的形象逐渐下跌。

单霁翔就是在这个时候上任的,他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了整整5个月走遍故宫的全部建筑,来了解故宫,思考怎样让人们了解到故宫的魅力。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为了彻底杜绝火灾的发生给故宫带来的巨大损失,他一个针对故宫的改革就是禁烟,为了能保护这些价值巨大甚至是无价之宝的文物建筑,他要求杜绝一切火种。

在《我在故宫修文物》当中,就有这样一个镜头,修文物的师傅烟瘾犯了,要骑车到宫外抽两口再回来。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因此有一个搞笑的镜头就是,这些真性情的文物修复师们,会边抽烟边“骂”院长,这一规定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违犯。

包括还有一条严禁停车令,据说2013年的时候,法国总统奥朗德来到中国参观故宫的时候,就准备开车进来。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单霁翔非常着急,但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所以就直接让人把午门给关了,站在门前迎接这一总统的车队。

最终奥朗德就是一路步行参观故宫的,后来印度前总理来参观,有关人员提出这位人物年纪大了,是不是可以破例允许一下让其坐车游览。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而这一提议也让得到了单霁翔的拒绝,说之前法国总统来的时候就没有让坐车,应该坚持这个制度,一视同仁,后来接来了电瓶车载印度的前总理参观,于是自此之后不管是谁,无一例外。

正是由于这位院长一丝不苟的坚持,才让故宫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包括后来扩大对游客开放的区域,也是单霁翔力争的。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他说只有当人们具有知情权、参与权还有监督权等权利的时候,文物才能更加安全,除了扩大游客可以参观的区域,他也开始大力推进被蒙上历史尘灰的建筑。

继而借用媒体以及网络的力量,让人们了解故宫,爱上故宫,进而保护故宫,现在就连故宫的猫都在网上有一大把流量。

从上任到退休,他就几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扑在了故宫身上,创造故宫文创的概念,让古物重见天日,传播故宫文化,在上任之初,他就决心要完美地把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故宫每年收入超过20多亿,还总要申请财政补贴,钱都用在哪了?

往期精彩链接

日本铃木坚决不向中国市场低头,退出中国6年后,如今后悔了吗?

世界上“最诡异”的3座佛像:2座在中国,最后1座在日本,高121米

美上将坦言:全球军力最强的“只有3国”,其它根本不值一提

参考资料:

中国日报网——《故宫今年文保预算8058万元》

中国新闻周刊——《黄永玉给单霁翔颁奖,问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中华网——《“故宫免费”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

澎湃新闻——《《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案例获本年度网络视听节目专项资金扶持》

中国证券报 ——《故宫首晒“账本”:文创收入15亿,竟然超过1500家A股公司!》

北京日报客户端——《大修10余年,12.9亿元总体恢复故宫盛世风貌》

南方都市报——《故宫年收15亿元都花哪里了?单霁翔:粉丝买单,全球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