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刚政委下令将两千俘虏杀掉,上级得知后,发来嘉奖电并记功一次

作者:三口人

1947年12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湖北麻城宋埠镇上演。6纵18旅在一夜之间歼灭了聚集在此的2400多名"小保队"。然而,战斗结束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18旅政委赵刚下令将2000多名俘虏全部杀掉!上级得知此事后,非但没有追究责任,反而发来嘉奖电并记功一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赵刚政委为何要下如此残酷的命令?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赵刚政委下令将两千俘虏杀掉,上级得知后,发来嘉奖电并记功一次

一、小保队的恶行

1947年,国共内战进入了最为激烈的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为了阻击解放军的进攻步伐,国民党开始在各地组建民团武装,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小保队"。

小保队多由当地的地主、恶霸、流氓无赖组成,他们手持各式武器,打着"保卫家乡"的旗号,实则无恶不作。小保队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隐藏在老百姓中间,伺机对我军的干部、战士和群众进行残害。

一位参加土地改革的干部在路上被小保队抓获,他们先是用皮鞭抽打这位干部,接着又用烧红的铁条烙他的脸,最后竟然挖出了他的眼睛,将其活活折磨致死。一名负伤的战士在村民家中养伤,小保队得知后,闯入村民家中,将这名伤员拖出来,用竹签从下身插入,直捅到喉管,惨不忍睹。

小保队的恶行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恐慌,许多人不敢收留我军的伤病员,生怕遭到小保队的报复。我军的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士气也大受打击。战士们谈"保"色变,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落到小保队手里受尽折磨。

小保队的猖獗行径很快引起了我军高层的重视。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多次在电报中要求部队要严厉打击小保队,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然而,小保队依仗对地形的熟悉和群众的掩护,始终难以彻底铲除。

1947年11月,驻扎在麻城一带的小保队更是嚣张到了极点。在国民党军队的鼓动下,他们对我军驻麻城的部队发动了疯狂的报复行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有400多名干部、战士和群众被他们残忍杀害。

小保队的恶行彻底激怒了我军将士。刘邓首长当即下令,命令6纵18旅立即出击,前往宋埠镇,彻底消灭这股顽匪,为死难的同志报仇雪恨。

18旅旅长肖永银和政委赵刚接到命令后,立即带领部队星夜兼程,向宋埠镇进发。这次行动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差池,肖永银和赵刚都深感责任重大。

赵刚政委下令将两千俘虏杀掉,上级得知后,发来嘉奖电并记功一次

赵刚政委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本可以在大城市过着优越的生活,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革命道路。西安事变后,他加入了共产党,并参加了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后,赵刚随部队进入东北,参加了解放战争。他善于思考,对军事理论颇有研究,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不过,赵刚政委并非是一位只会打仗的莽夫,他深知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常常亲自给战士们讲形势、聊家常,是一位深受战士爱戴的首长。

这一次,赵刚政委和肖永银旅长一起率部南下,誓要将小保队彻底消灭,为人民除害。宋埠镇就是小保队的最后藏身之处,歼灭宋埠镇的小保队,就等于斩断了国民党在麻城一带的武装力量,对巩固我军在鄂东南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

赵刚政委望着地图,默默思忖着行军路线和作战部署。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但他有信心打赢这场战斗,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人民的利益,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二、宋埠战斗

1947年12月2日深夜,寒风凛冽,6纵18旅的战士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他们的目标是宋埠镇,那里聚集着2400多名从麻城逃来的小保队人员。这些小保队在国民党军队的扶持下,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早已成为人民公敌。

18旅此次出击,就是要彻底消灭这股顽匪武装,为民除害。旅长肖永银和政委赵刚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他们深知这次行动的重要性,在出发前已经反复研究了作战方案。

宋埠镇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小镇,四周环绕着低矮的土墙。小保队就盘踞在镇子里,土墙成了他们的天然屏障。想要攻克宋埠,必须先突破这道防线。

赵刚政委命令部队兵分三路,从不同方向对宋埠发起进攻。他本人则带领一个加强连,准备伺机而动。肖永银旅长则指挥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

午夜时分,战斗打响了。我军战士们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手榴弹、机枪、步枪齐上阵,顿时硝烟弥漫,枪炮声震天。小保队虽然人数众多,但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哪里是正规军的对手。

赵刚政委下令将两千俘虏杀掉,上级得知后,发来嘉奖电并记功一次

激战了几个小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小保队的防线被彻底突破,宋埠镇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仓皇逃窜的身影。我军战士紧追不舍,一个个堡垒被攻克,一条条街巷被占领。

正当战斗接近尾声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小保队的头目竟然率领几十人,躲在一处民宅内负隅顽抗。这伙人手持机枪,拼死抵抗,我军一时间竟然无法攻克。

赵刚政委得知情况后,立即带领加强连赶到现场。他当机立断,命令战士们用火攻。"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民宅内爆炸,火势瞬间蔓延开来。小保队头目见大势已去,竟然举枪自尽。其余的人见首领已死,都纷纷丢下武器,跪地求饶。

战斗终于结束了。我军共歼灭小保队20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宋埠镇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当地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肖永银旅长亲自清点战果,却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情况。根据事先的情报,宋埠镇内共有小保队2400多人,但战斗结束后,却只歼灭了2000多人,还有几百人不知去向。

难道是情报有误?肖永银有些疑惑。他立即命令部队在镇内外展开搜索,务必要将漏网之鱼揪出来。

赵刚政委也感到事情并不简单。他凭借多年的作战经验,直觉告诉他,那几百名小保队很可能是趁乱混入了群众中,企图逃过这一劫。

想到这里,赵刚的脸色沉了下来。他知道,如果放任这几百人逃走,日后必然会为我军带来大麻烦。小保队的人都是些穷凶极恶之徒,他们熟悉地形,又有群众作掩护,很容易打我军的游击。

"绝不能让他们逃走!"赵刚暗暗下定决心。他立即召集部下开会,商讨对策。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尽快将那几百名小保队分子找出来,彻底消灭,以绝后患。

但是,如何从茫茫人海中,找出这几百名小保队呢?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宋埠镇上的百姓少说也有上万人,如果挨家挨户排查,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

赵刚皱紧了眉头,他必须尽快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赵刚政委下令将两千俘虏杀掉,上级得知后,发来嘉奖电并记功一次

三、俘虏的甄别和处置

宋埠战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赵刚政委心里却没有半点轻松的感觉。他深知,真正的难题才刚刚开始。如何从上万名群众中,找出那几百名混入其中的小保队分子,这是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

赵刚立即召集参谋开会,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各种办法。有人提议,让宋埠镇的百姓全部集中到镇中心广场,然后挨个盘查身份。但赵刚摇了摇头,宋埠镇上万人口,要是这样搞,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有人又建议,发动群众揭发那些小保队分子。但赵刚也否决了这个提议。他知道,小保队平日里就是靠残害百姓起家的,宋埠的老百姓心中恨则恨矣,但又有谁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指认他们呢?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赵刚的副官王强出了一个主意。他说,小保队虽然平日里为非作歹,但毕竟也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穿着打扮和一般农民并没有太大区别。要想从众人中识别出他们,光凭外表恐怕很难。

王强接着说道,不过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入手。众所周知,小保队都是从麻城逃来的,他们虽然都是本地人,但和宋埠镇的百姓毕竟还是有些区别的,尤其是在口音上。

赵刚一听,顿时来了兴致。他连连点头,示意王强继续说下去。王强解释道,麻城人说话时,常常将"水"字读作"府",而宋埠本地人则发音偏向"肥"。如果我们让所有人念一遍"水",就可以通过口音来判断他们是不是外地人。

赵刚听后大喜,连声称赞王强想得妙。他当即命令部队按照这个办法,对宋埠镇的所有青壮年男性进行排查。

很快,镇上的男人们就被集中到了广场上。工作人员端来一盆水,让他们一个个走上前,大声说出"水"字。果不其然,大部分人发音都是标准的宋埠口音,只有两千多人念出了麻城特有的音调。

赵刚满意地点点头,看来王强的办法奏效了。他下令将这两千多人全部带到镇外,严加看管,其余人等则全部放行。

赵刚政委下令将两千俘虏杀掉,上级得知后,发来嘉奖电并记功一次

但接下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处置这两千多名俘虏?赵刚陷入了沉思。放了他们,无异于养虎为患;可要是将他们就地正法,又难免有失偏颇。

赵刚犹豫再三,最终下定决心,命令部下将俘虏就地处决。他的理由是,这些人都是穷凶极恶的恶徒,他们的罪行累累,手上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如果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与其留下隐患,不如一劳永逸,彻底消灭。

赵刚的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些同志认为,应该给俘虏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说不定他们中有人是被胁从的,并非真心与我为敌。但赵刚态度坚决,他说革命战争年代就是这样残酷,对敌人仁慈,就是对人民残忍。

就这样,两千多名俘虏被带到宋埠镇外的一片湖滩边,由我军战士用刺刀和木棒处决。年轻的战士们下手时,难免有些胆怯和不忍,赵刚就在一旁大声疾呼,给战士们鼓劲,要他们想一想小保队平日里是如何残害我军将士和百姓的,今天就是替天行道的时候!

几个小时后,行刑结束了。两千多具尸体被草草掩埋,宋埠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赵刚望着远处的湖滩,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这个决定虽然残酷,但却是必须的。革命战争从来都不是儿戏,对敌人心慈手软,无异于害了人民。

四、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宋埠战斗的胜利,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消息传到军区首长那里,大家都为赵刚政委的英明决策叫好。军区首长当即给18旅发来贺电,对宋埠战斗的胜利表示热烈祝贺,并特别嘉奖了赵刚政委,给他记了一等功。

这个消息传到赵刚耳中,他却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在他看来,宋埠战斗的胜利固然可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小保队之所以能够为祸一方,除了国民党的纵容和支持外,也反映出我们在群众工作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赵刚敏锐地意识到,单纯的军事打击只能解决表面问题,从根本上铲除小保队这颗毒瘤,还需要做好群众工作,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让他们认清小保队的反动本质,自觉地与之斗争。

于是,赵刚一方面派出工作组深入农村,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揭露小保队的罪行;另一方面,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安抚人心,恢复生产。他号召战士们帮助老百姓修复战斗中损毁的房屋,开展义务劳动,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赵刚政委下令将两千俘虏杀掉,上级得知后,发来嘉奖电并记功一次

赵刚的这些举措,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宋埠镇上,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站出来,揭发那些混在人群中的小保队残余分子。一时间,我军的政治攻势如火如荼,大有燎原之势。

宋埠战斗的胜利,给了当地的土匪和顽固派一记沉重的打击。他们终于意识到,靠国民党的支持已经不能维系他们的统治了。一些识时务的土豪劣绅纷纷来到我军驻地,表示愿意接受改造,为人民做些好事。

赵刚对这些人的态度是既不放松警惕,也不一棍子打死。他知道,这些人中有些是真心悔过,但也有些是假意投诚,企图保全自己的利益。对于前者,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彻底改造;对于后者,则要严加防范,决不能让他们有机可乘。

宋埠战斗虽然只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它所反映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像赵刚这样英勇善战、果敢决断的政工干部还有很多。他们有的身先士卒,率部冲锋陷阵;有的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有的做群众工作,发动土地革命。

正是有了无数这样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这是一笔永远也还不清的债。

赵刚的事迹,后来成为军中广为流传的佳话。他的形象也被文学家和艺术家反复描绘,成为革命军人的典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就涌现出一位赵刚式的政委,他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

王成政委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但仍然坚持指挥作战,直到把敌人赶出阵地。他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名言,至今仍然让人热血沸腾。

从赵刚到王成,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军人前赴后继,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明灯。

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就是要汲取前辈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去。让我们高举革命的旗帜,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用我们的青春和汗水,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