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年思考:区域国别研究入门书籍比较阅读心得与理解(陈皖婷)

作者:大外交智库GDYT

《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北大的探索》与《区域国别研究:历史、理论与方法》比较阅读心得与理解

作者/陈皖婷

第13期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班学员

就读于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来源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

编者按:本文系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第13期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班“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实践专题”专题学员阶段学习与实践的思考。

读完两本区域国别研究入门资料,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开展区域与国别研究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区域国别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的本质区别,同时也意识到区域与国别研究是需要多个学科合作共建的,目前,体系化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平台正在搭建过程中,也需要更多“学科交叉类”人才的支持和加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也亟待完善。不过,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区域与国别研究逐渐成为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其研究的实际价值也越发凸现。因此,研究区域与国别不仅有理论意义,更存在现实价值。此篇关于两本书的阅读心得与感悟主要从内容概述、比较理解和阅读感受三部分展开。

一、内容概述

在《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北大的探索》一书中,主要谈到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构建、理论方法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以及通过举“欧洲研究”以及具有日本特色的地区研究的案例,探讨关于建设中国特色区域国别研究的启示和思考。整本书阅读下来,这本书强调的是中国正迈步走向世界,因此,区域国别研究这一学科建立尤其特殊性和必要性,且书中更多的是叙述关于中国区域国别研究需要达到的目标,强调人才培养和建设的重要性。

而《区域国别研究:历史、理论与方法》一书则是从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各个分支的演讲展开叙事的。整书是由《国际政治研究》杂志编辑部,通过系列专访的方式,邀请中青年学者进行对话,收录了20篇关于国内关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领域学者、专家等的谈话记录,充满了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学界不同领域学者的成就与思考,同时也对目前中国特色区域国别研究的问题与现实困境,还对未来的区域国别研究进行了展望。

与前一本书不同的是,这本书不仅对区域国别研究的定义、背景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更多的是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关于各地区(美国、日本、欧洲、中亚、中东欧、拉美、太平洋岛国)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且都采取了几乎相似的论述顺序:首先,论述在世界各国对于某地区研究的发展总体概况;其次再将范围缩小到中国,阐述中国对于这些地区研究的状况;第三部分,即叙述中国关于这些研究的特色和不足;最后,对中国关于这些地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估,也对其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

二、关于两书的比较理解

(一)相同点

1、都对区域与国别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定义。区域与国别研究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外交等多方面的学科。

2、都使用案例对区域国别的研究进行了叙述。第一本书运用了欧洲、日本、东南亚和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案例;第二本书运用了中国的美国、日本、欧洲、中亚、中东欧、拉美、太平洋岛国研究的案例。虽范围和研究对象不同,但都运用了举例子的写作手法。

3、都对世界的与中国的区域与国别研究现状都进行了阐释。

4、都从其他国家的区域国别研究中产生了启发,并针对自身学科建设进行了反思。从不同国家的区域国别学科建设和研究方式,甚至是中国自身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得到启示,进行反思,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完善。

5、都运用了访谈式的记录与写作手法。两本书都采取了一问一答式的研究方式,通过提问引出学者、专家对于区域与国别研究相关问题的看法。

(二)不同点

1、探讨重点不同

前者强调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而后者着重于叙述中国对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的区别,强调在比较中学习,互相借鉴。

2、研究方法不同

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加注重采取比较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中国关于不同地区研究的举例,不但让读者更深一步地了解到了国内关于这些地区研究的进度和不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不同地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的差异。

3、阐述逻辑不同

前者是从学科建设、理论方法和人才培养的逻辑叙述的,后者是从区域国别研究的历史、研究理论与不同地区的研究方法这个角度展开论述的。

4、案例对象不同

前者在第四部分具体案例中,所举的案例是其他国家是如何进行他们国家的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探讨的是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体系和知识构建以及对中国建设自身区域国别研究学科的启示;而后者所举的案例是基于中国视角,对其他国家进行的区域国别研究。这在案例讨论的对象上就有很大区别了。

三、阅读感受

(一)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等其他领域的研究有很大区别,决不能混为一谈

区域与国别研究是针对其他国家、域外地区做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不同的是,区域与国别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为广阔,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国际政治,它是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涵盖某地区、某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不同学科或领域的研究。

(二)书中关于区域研究学者身份的界定与我的想法相似

书中说,在区域与国别研究领域的学者,最好能同时具备两个身份,一个是某区域或国别的专家,另一个是某个学科或某一领域的学者。我也深刻认识到尽管区域与国别研究是一个“交叉学科”的共同研究,但也不能一直是“博学”,而没有“专精”。之前我一直困扰于学者是应“专精”还是“博学”,因为我认为想要达到“博学”的程度是很难的,从古至今都鲜有人做到这种地步。在后来的学习和阅读中,我逐渐认识到,或许学者们都是先“专精”,在一个领域做通透,才能举一反三在其他领域继续深耕。

而在《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北大的探索》这本书里,就谈到了要想形成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合理,“一方面需要研究同一对象国或对象地区但分属不同学科的学者相互协调合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具有同一学科背景但研究不同对象国或对象地区的学者的相互协调合作”,这就对研究者的身份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培养区域与国别研究领域的人才,要从“横向”和“纵向”上两个方向上努力,既培养通才,“博学的杂家”,也要培养专家、“工匠”。

(三)书中所说的人才培养的条件就是我们这些想要进行区域与国别研究的人需要努力的方向

首先,必须具备有关这个地区或者这个国家的知识。凡是这个地区(或国家)的知识,我们都需要应知尽知,能知皆知。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认为这与后面几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的,总是学会和掌握了语言和知识,才能更好的在这个地区生活,才能更好的理解有关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其次,必须精通专业知识,至少精通一个专业领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在书中还提到“专业知识不仅指国际政治、国际关系领域,对于区域国别研究而言,它还包括各领域”,这句话没错,这的确是区域国别研究者最终希望达成的水平。但是,我仍认为区域国别研究者还是应该先达到专精,在与各个领域学者交流与学习中才可能共同成就,并不会在未进行交流和学习之前达到,如果真可以,那真是太厉害了。我在这里强调的是人才的培养需要层层递进,而不是“一下吃成个胖子”。

再次,需要具备使用当地语言流利地与当地群众沟通的能力。也就是说,研究某个地区,至少要掌握一门当地的语言。而在语言的选择这个话题上,我们从前是以学习英语作为对外交往的第一门语言,但随着中国正在一步步迈步走向世界,那么仅学习和掌握英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仅靠美国人或者英国人提供的第二手资料来研究其他地区。而是要真正地掌握一国或多国语言,切身实地地走入该地区(或该国)人民的生活中去,去真正地体验和感受当地的社会和风土人情,这样才能接触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真实的面貌。

最后,需要有当地生活或学习的经历。与对象国或地区语言同等重要的是在对象国或地区生活或学习,应该有较长时间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这跟前面所说的掌握一国语言的目的是一样的,是为了获得研究该地区的第一手资料。在看到这里时,我联系到,那么该国外来做生意的商人、留学生或其他从业者等,具有这些身份的人实际上,可能都是作为区域与国别研究者的较好人选,因为,他们语言方面肯定没问题,生活和学习经历也够长,对这个国家的了解程度也较深,唯一不太行得通的可能是这些人的学术能力以及他们的参与意愿。

总之,我认为,在区域与国别研究建设初期,当国内人才培养时间周期较长时,可以先发展这些对象,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越发的认为在未来,“交叉学科”“跨学科能力”等融合发展的方向将成为人才培养的趋势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正与世界进行各方面的融合,而这时,首先需要革新的就是“外语”的学习。都说,“外语+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王炸”。不仅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是如此,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是这样。在书中,作者以北京大学为例,为我们介绍了关于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情况,其中,本科生采取跨专业融合培养模式,探索“多语种+区域研究”“外语+外史”的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北大总走在学术及学科创新的前沿,在普通学校目前还未搭建其跨专业人才培养的平台,因此,本科生或研究生只能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探索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种平台的缺失可能会导致自身培养的程度没那么完备以及培养周期可能更长。因此,希望在全国范围内能建立其区域与国别研究培养的范本和平台,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推动中国走向世界。

(五)更进一步了解了国内对于各地区的区域国别研究的进度与不足

在第二本书中在讨论中国对美国的研究时,仅针对其特色做了一番评论。中国的美国研究特色在于布局全面、社会影响力突出,且在美国研究领域,中美两国学者还形成了对话交流的成功模式,也因此产生了高水平的合作研究成果。我认为,美国研究能有此特色的原因也在于美国是自冷战结束以后影响国际政治的大国,研究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价值极高,因此,不仅国家重视这部分研究,学者在抉择研究对象时也会更多的考虑美国。

而国内的太平洋研究“重应用轻基础,重区域轻国别”,关于这地区的扎实性基础研究不足,研究规模小,重视程度不足;学术研究缺乏高度、深度与广度。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结合还不够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目前学科建设的不足:处于多种原因,导致大、小国研究人员的配置的不平衡。研究国际关系中掌握主动权大国的学者过于饱和,远多于一些小国。

不过,换个角度想,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就算是蕞尔小国,也在国际经济、政治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反区域国别研究的内卷”角度出发,拥有小语种的蕞尔小国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总而言之,就像前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提醒中国的日本研究学者时所说的话一样,不论是哪个国家开展的区域与国别研究,都不能是脱离于本国的学术沃土,都应该基于本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下,产生自己独特而科学的思考,而不应该是对象国本土相关学科研究的简单模仿和拷贝、人云亦云、重复和照搬。同时,研究其他国家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应坚持以外国历史经验教训为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有所区分、有所选择、有所梳理、有所发掘、而非囫囵吞枣,自我矮化或者不分青红皂白地顶礼膜拜。

免责声明

文章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