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3,9 耶稣蒙难的原因,换个角度看

作者:亿舟一学

犹太教有值得傲娇的操守。所以犹太人三千多年来,总有数量众多的犹太教徒,忠诚信奉“吾主”,不甘心被异族统治,不肯被多民族同化,矢志不渝谋取建国,复国。他们不传教,也不排斥其他人种信奉本教教义,抱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姿态,悄然打量并积极主导世界演变。

即使这样,犹太教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了犹太人的作为。因为当下信众数量加起来占地球人口一半以上的两大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义,都以《希伯来圣经》为宗,一如华夏最具影响力的传统人文经典,基本源出于《易经》。

颇具意味的是,基督教由自学成才,后被犹太教逐出教门的俗家弟子,连“逆徒”名分都算不上的耶稣创立。而且,教门还和当时的执政者联手,把门徒钉在十字架上,令后者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Fans泪满襟,化为数十代基督徒的脑海里,两千多年顶礼膜拜的“图腾”。

据《圣经·新约》记载,耶稣的父亲约瑟是个木匠,母亲玛利亚未婚先孕,在马槽里诞下他。他放过羊,曾在马槽旁过夜,在船上安睡。后来他自己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由此可知,耶稣的出身、成长非同一般的贫、寒、窘。

但这样一个人,三十岁遇见约翰受洗后,开始布道,讲的多是《希伯来圣经》的内容,加上自我发挥的奥义。他宣称自己是耶和华(即JHWH/雅赫维)预言的弥赛亚降世,肩负赎回世人罪恶,拯救世人灵魂,引领世人皈依“上帝之国”的使命。这对于犹太教的信徒,尤其高阶的文士、祭司、祭司长来说,已是无法接受的“悖逆”了。

更不能容忍的是,耶稣擅自对犹太教信奉的JHWH(雅赫维)的核心价值及体现,做了大幅度调整。他认为,耶和华,即“上帝”,有儿子;他是“上帝之子”,代上帝行事……

从超验感知、哲学思辨的角度看,这拉低了JHWH(雅赫维)的“神格”,将其从凡人无从窥奥、超越想象,代表一切的一切,无限的无限,永恒的永恒,看不见、摸不着,仅能神往、膜拜、信奉的“无形质神”,降阶到具有凡人属性的神格——由此,耶和华(上帝),渐渐经人想象、描摹后,具有了相对稳定的,欧亚偏欧洲人的形象。

要知道,华夏的“天子”,是历经千年才以“河图洛书”加文王《周易》、周公旦的君权神授、孔孟的仁义、董夫子的天人感应说等作为理论依据,由统治者推行、圣贤教导,读书人代代推崇,民间风俗、习惯的烘托,才逐步深入人心,成为指代君主的“神格”,并唯其可称、臣民认同的尊号的——除天子之外,包括诸侯国、附庸国、附属国的国王擅称这一尊号,若不是已具改朔易服的实力,那绝对是作死,或者疯特了。

此外,在以上“内在完备”加“外部实证”的基础上,华夏的天子只是“天”之大能管理人世的唯一显现。人人都把天子视为“天”的代言人,而非和其具有凡人属性似“血缘关系”的,“亲老子”的“亲儿子”。

耶稣自诩为“上帝之子”,若身处世界东方、当时刚建国的东汉王朝,会被诛十族;在他生活的拿撒勒及两河流域,则首先被人视为“上帝的亲儿子”,犹如宙斯化作金雨,雨滴落在达纳厄的膝盖上,就诞下珀尔修斯似的。

他以之为核心构建的新约教义虽然更“亲民”,让习惯了眼见为实,具象思维的人,也能有迹可循、有据可依想象耶和华,神往上帝,并允诺“信上帝,得永生”,但从人的超验、思维水平角度看,这类逻辑、观点迎合而非简拔世俗心理,格属降太多了。

犹太人膜拜了近两千年的JHWH(雅赫维),打个不恰当但相对容易理解的比方,如同巴尼特·纽曼那张卖了1亿多美元的抽象画《安娜之光》,被Fans无比崇拜地一直供奉在心尖尖儿上。

耶稣把Fans的心打开,让信他的人都能往《安娜之光》上,涂鸦他和耶和华的“人像”,而且很快涂满了,还有数不清的人挤破头、争抢进来往上涂……这简直是除了神以外,凡人根本忍受不了的行事,所以犹太人忍无可忍了。

公元33年,光武帝建立东汉才七年,正忙着恢复国力,犹太教大祭司该亚法用三十枚银币收买耶稣的门徒犹大,得到告密,派人抓住了耶稣,移交给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的总督本丢彼拉多处置,并促其杀之而后快。这位总督认为耶稣罪不至死,拖着不办,但终究迫于该亚法及其拥众的压力,把耶稣钉上了十字架。

人类文明史大约再也见不到如耶稣一样不合时宜的人。他宣称自己是“犹太人的王”,却从不诉诸武力,也未筹划军事组织,只以治病救人、给门徒洗脚自得;口中念叨的全是这类感人肺腑、沁人心脾的话:“兄弟姊妹亲亲亲,平等和乐如家人;爱上帝,爱自己,弃仇恨,赎罪恶,全奉献,一起成为天国人!”

大争之世,建国覆国之后,犹太人确实需要一位众望所归的强大领袖,但是这位领袖首先得是“战神”。除此之外,仍能令他们坚信“弥赛亚降世”的:一是他们的超验和智慧;二是他们的自律和修行;三是虽然亡国近六百年,饱受磨难,屡经血与火的洗礼,但内心依然贞纯的犹太教及其信众。

耶稣拉低JHWH(雅赫维)的“神格”,把自己“加冕”到比犹太教大祭司更高的神位,并且对门徒的接纳门槛很低,别说用拿细耳人“自愿奉献的四项分别”来要求,连犹大这样一个,领到能购买某个奴隶的赏赐,就出卖师尊的人都引入核心圈子……所以,他不可能成为弥赛亚。

不单如此,耶稣的行事,好比道长带领一群道众,披袈裟,着僧人装束,数量越来越多,在佛教圣地最大的寺院正门前,每天唱和“耶稣是佛的儿子,耶稣是佛祖转世,耶稣是僧人的领袖……”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犹太教及其信众的脸面和以弗得(圣衣)就被扒光了——于是,三十出头的耶稣,一路小跑的把自己推向了死地。

第三篇 人的信仰,是是非非五千年

第五章 自从成了神,人即落向深渊

一学·造物论之《人性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