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工业上楼”怎么上?

作者: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向天要地,像搭积木一样建起“摩天工厂”,这就是工业上楼。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正式发布《工业上楼建筑设计通则》,这是全国首部工业上楼地方标准,于2024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那么,《通则》如何填补全国工业上楼建筑设计规范的空白?如何解决什么能上楼、怎样上楼、如何上好楼三大核心问题?工业上楼以后,产业链条和园区服务等,又该如何进行配套呢?

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通则》主要起草人、建筑专家进行解读。

视频加载中...

深圳发布全国首部工业上楼地方标准

《通则》涵盖四大亮点:一是以深圳“20+8”产业空间需求为主线,涵盖设计前期、规划设计、生产用房设计、研发及配套用房设计、专项设计等内容,填补了全国工业上楼建筑设计规范的空白;二是分析梳理“20+8”产业空间需求特点,按可“上楼”、有条件“上楼”、宜低楼层、不可“上楼” 四种类型,明确“20+8”产业集群“上楼”适应性,提供匹配的产业空间类型;三是解决什么能上楼、怎样上楼、如何上好楼三大核心问题,梳理了“20+8”产业什么具体环节和工艺能上楼;四是紧扣“20+8”重点产业集群,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产业空间。

“工业上楼”怎么上?

为了评判各产业生产工艺是否适宜上楼生产,《通则》设计了包括环保安全、减振隔振、垂直交通、设备载重和工艺需求在内的“五要素模型”。此外,《通则》还明确,工业上楼园区可设置低空飞行中型、小型起降空间,同步设计人流和物流转运等物理基础设施,预留导航、气象等服务保障设施和通信、电力等配套设施。

“工业上楼”怎么上?

早在2012年,深圳就已经在全国率先探索“工业上楼”的模式。2019年,深圳开始了在工业上楼建筑设计标准规则制定方面的探索。2022年11月,深圳正式推出“工业上楼”计划,明确连续五年每年建设2000万平方米优质、经济、定制化厂房空间,“工业上楼”优质厂房租金平均35元每月每平方米,打造国际一流的新一代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型制造业园区。

通过“五要素模型”评判是否适宜上楼生产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院副院长刘勇高在接受深圳卫视《晚间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评判各产业生产工艺是否适宜上楼生产,《通则》设计了包括环保安全、减振隔振、垂直交通、设备载重和工艺需求在内的“五要素模型”,并将五要素细分为第一层级要素和第二层级要素两类。若产业具体生产环节不满足任意一项第一层级要素,则不应“上楼”生产。若产业具体生产环节满足任意第一层级要素,且满足所有第二层级要素,则适宜“上楼”生产。

“工业上楼”怎么上?

《通则》针对不同的产业梳理了深圳“20+8”产业空间需求特点,归纳为5类产业空间类型,刘勇高介绍,未来深圳还会根据“20+8”产业各自的细分领域去做设计,边开发建设边总结经验教训。

积极探索新模式

深圳已有72个“工业上楼”项目

为了破除土地短缺和原有工业用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工业上楼是积极探索的一种新的工业载体空间模式。近年来,一个又一个工业园在深圳被“叠”了起来。

“工业上楼”怎么上?

深圳首个按照“工业上楼”标准规划建设的先进储能产业园——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0.78万平方米,可提供32.1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项目在建设一个智能建造全装配的摩天工厂的同时,致力于打造一个引领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标杆示范区。

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则是深圳目前最大的“工业上楼”试点园区。从功能布局看,这一产业园均是楼层高、大荷载的高品质厂房,配备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从空间安排看,厂房设计大平层生产空间,企业可将不同生产环节布局在同一楼层。产业布局领域也是环环相扣,有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智能机器人四大主导产业。不出大楼,乘坐电梯下楼即可抵达生产车间,上楼就能和“上下游”企业谈合作。

“工业上楼”怎么上?

此外,类似的“工业上楼”项目还有不少。在龙华区,清湖文化产业园二期项目打造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创意产业新集群;在宝安区,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建成后将提供优质产业空间36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深圳共有72个“工业上楼”项目,用地面积854.8万平方米,厂房面积2306.5万平方米。

高容积率开发 “工业上楼” 对交通和消防都提出了挑战

如何更好地“向天空要效益”,当前,“工业上楼”还面临哪些主要的难题,如何破解?刘勇高表示,“工业上楼”在高容积率开发前提下,“楼上研发 楼下生产”的组合模式,会给消防和交通等带来一定的挑战。

着眼未来,他表示,结合未来工业发展趋势,“灯塔工厂”、“无人工厂”等将逐步增多,这也就倒逼深圳从设计、建设、运营、招商全生命周期来打造产业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更优质的生产环境。希望更多的社会团体和设计方、建设方为深圳工业上楼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宝贵意见。

【记者观察】:全国首部,在深圳,被“叠”起来的工业园有了“上楼”新标准,《通则》紧扣各类产业需求和上述难点堵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既可满足当下新兴产业的个性化生产需求,更从长远考虑如何提高城市活力和辨识度。但作为城市集约高效发展的工业载体,如何做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条链,产业园就是生态圈,深圳还需继续探索“上楼”模式的更优解。

主笔 / 罗海燕

主编 / 吕毓斌 聂双双

记者 / 杜一凡 罗海燕 刘美佳 肖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