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承欢记》太让人窒息了,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能不能改一下?

作者:海棠疏心

都市爱情伦理剧一直是观众喜欢的类型,这类剧本一般会启用流量明星,颜值装造比较养眼,涉及到家庭、职场、情感等方面的话题,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收视率也就有了保证。

正在热播的《承欢记》就是这种类型的作品,讲述的是上海普通家庭的女孩麦承欢,由于与男友家的经济条件相差悬殊,加上母亲的过分强势导致分手。在经历了情感的波折后,她将重心放在了工作上,取得事业成功的同时收获了爱情。

这样的剧情虽然略显老套,而且演员一出场就能够从咖位上看出来谁是官配,但是从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上来看,观众还是吃这套的。

作品以麦承欢与母亲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独生子女与原生家庭的缩影——唠叨强势的父母和想要独立的儿女之间的矛盾,以及双方为此做出的妥协和努力。

《承欢记》太让人窒息了,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能不能改一下?

麦承欢已经29岁了,却依然被母亲当做小学生爱护着。回家晚了要报备要爸爸去接,恋爱细节要事无巨细地向母亲汇报,甚至在承欢工作时间打电话,询问两个人有没有睡/在一起,令承欢无比尴尬。

吃什么穿什么、几点下班、什么时候结婚都是她要询问的内容,电话轰炸更是数不胜数,常常令承欢招架不住。

她知道妈妈是为了自己好,所以在生活琐事上尽量顺着妈妈,只要妈妈高兴自己心里也痛快。她表现得很乖巧听话,用她的话说就是“跟妈妈之间只要是底线之上,努努力都是可以平衡的。”

比如妈妈说光着脚会着凉对身体不好,她就露出甜美的微笑说,好的妈妈这就穿上;她会在妈妈生气的时候依偎在妈妈怀里说,是我做的不好你不要生气;也会顺着妈妈的意思说,妈妈的意见最重要了。

《承欢记》太让人窒息了,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能不能改一下?

承欢的做法的确让妈妈很开心,可时间一长承欢不开心了,因为在她的退让中,妈妈开始步步紧逼,甚至越过了承欢所说的底线。

父母的唠叨代表着他们的关爱,儿女的确不应该为此发火,可是做为父母,是不是也应该站在儿女的角度上想一想,这样的关爱有没有越界的时候呢?

承欢妈妈想更多地了解女儿,于是偷偷地打开女儿的电脑和社交软件,就连女儿的快递也要问一句买的什么,这样的做法与其说是关心和爱护,不如说是一种超强的掌控欲。

等到女儿真的结婚了,她又会在女儿的婚姻中再度插手,之后是孩子的教育,双方父母的养老,两边的家庭矛盾等等。

《承欢记》太让人窒息了,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能不能改一下?

其实这样的父母是没有安全感,她们不习惯儿女的长大离开,怕自己无所事事,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她们的生活已经被儿女填满了,早就没有了自己的位置。

对她们来说掌控儿女的生活会让她们觉得充实,觉得自己有事可做,而不是一个没有用的废人,往往越界很远了也茫然无知。

这是中国父母的伟大和悲哀,难道成为合格家长的前提就是要失去自我吗?难道不能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升华自我吗?

因为这份伟大过于沉重,儿女们承受不起,经常因此感到愧疚,所以有些孩子会将这种负担背负到自己身上,会在父母的强势干涉下败下阵来。

可是,这份爱本不应该成为父母过度干涉子女生活的理由。

《承欢记》太让人窒息了,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能不能改一下?

电视剧《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中,若轩从小享受着来自妈妈的全方位爱护,可这份爱将他逼的几次想要自尽。一场意外失去若轩后,妈妈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从前不受关注的女儿若华身上。

若华去北京上学妈妈要跟着;若华住宿舍妈妈想同住;若华谈恋爱妈妈无死角盯梢;若华不愿意相亲,妈妈干脆绝食以死相逼……

若华想过轻生,又担心母亲老无所依,于是在母亲的控制欲和自我的选择中不断挣扎,生活的无比痛苦。

面对若华的崩溃,妈妈只有歇斯底里的一句话,我费尽心力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为你好”,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成为太多家庭施压在儿女身上的水滴刑,多少孩子在这种酷刑上苦苦挣扎。

《承欢记》太让人窒息了,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能不能改一下?

你不能反抗,因为反抗了就是不懂事就是不孝顺,就是父母累死累活供你读书为你买房子的罪人。

可是如果不反抗,你将成为父母的影子,成为他们的复制品,再也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每个父母都爱孩子,她们怕孩子走弯路,怕孩子被骗怕孩子受伤,可是有些苦是必须要吃,有些痛是必须要承受,没有人能够代替。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体验人生的,这份体验中包括甜就必然要包括苦,包括笑就必然要包括泪,如果没有了对比,怎么能够更深切地感知幸福呢?

《承欢记》太让人窒息了,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能不能改一下?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我们抚养孩子是因为爱,而不是为了在若干年后说“我这么做是为你好”,更不是为了说“我累死累活的是为了谁”。

孩子已经长大了,她们要独立地享受这个世界,为什么不放开手让她们去飞呢?父母要做的只是告诉她,无论多远多累,回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承欢记》太让人窒息了,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能不能改一下?

然后父母也要学会享受自己的时光,年轻时没玩过的,趁着腿脚还好赶紧去玩;想吃的食物哪怕是垃圾食品,吃一次又有何妨;多年不见的老友聚一聚,回忆一下过往岁月;新鲜事物多向孩子们请教,用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将生活填满……

一辈子太短了,想学想做的事情那么多,干嘛把自己的一生禁锢在家庭里,自己累够呛孩子还不领情,何苦呢?

让自己忙起来,充分体验自由的感觉,就会明白这样的自由对孩子来说,同样弥足珍贵。因为所有的爱都应该让对方感到自由、放松、舒适。

(图源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