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作者:陈石头本头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仪式上,一共授予了十位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大将的军衔,这十位将军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以及许光达将军。

其中,陈赓作为这十位大将中经历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很多人对他在十位大将中排名第四颇多议论,那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陈赓将军在十位大将中排名第四究竟是高还是低,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理由作为依据呢?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1955年授衔仪式的评定标准

要想知道陈赓将军的排名是被高估还是低估,就必须了解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对各个军衔的评定标准。

首先是最高军衔十大元帅的评定标准,选为十大元帅的首要条件就是曾领导或者参加过解放军创立时期的重要武装起义斗争。例如,朱德和林彪元帅就直接领导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而彭德怀则领导了平江起义。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其次还要担任过解放军多个时期的重要领导者角色,例如朱德同志就曾担任过红一方面军司令员、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等多个时期的多个重要领导指挥职位。

在以上两个条件都满足后,还要从军队的领导能力、战绩和军事战略思想以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奉献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最终按其排名先后确定最后十位元帅的人选。

大将作为仅次于元帅的军衔,评定标准虽未有明文规定,但是其要求也仅比十大元帅的评定标准低了仅一线。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即首先必须要在解放军建军之初就领导或参加过重要的武装起义战争,其次是参与过早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工作,还要担任过主要红军部队的领导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领导过重要战役。

在这样的范围里进行仔细筛选,再根据其指挥才能、军功战绩以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奉献程度综合评定,从而选出最终十位大将的人选。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高估还是低估

那么,陈赓将军在十位大将中排名第四,究竟是被高估还是低估了呢?答案是既不算高估,也不算低估。

陈赓将军作为黄埔军校一期的毕业生,且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红军建军早期,他无论是在资历方面还是军队职务方面都远超后来排在他之前的粟裕,徐向前和黄克诚三位将军,那么为何在后来的授衔仪式上,他却排在了其他三位将军之后呢?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这主要是与他曾追随周总理在特科工作过两年有关,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开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围绕白色恐怖环境下我党党员如何进行革命斗争和工作的主题展开,会议上周总理奉命进行中央组织架构的调整,即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中央特别任务委员会,简称特科。

因为特科下设总务、情报、行动和交通四个科,情报科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和关键性,它的负责人让谁来担任就成了周总理最头痛的一个难题。

就在这时,陈赓同志因为在南昌起义中腿骨受伤被转移到上海医院前来治疗,陈赓同志的到来让周总理灵光乍现,一下就确定了总领情报科的人选,于是在陈赓腿伤痊愈之后,他就接受了周总理的提议,留在上海从事了情报工作,因此离开了野战部队。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从事情报工作期间,陈赓将军凭借自己的机变智慧用“王庸”的化名辗转于上海多个势力之间,为我党的革命工作争取了不少有用的情报,为前方的革命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

后来因为被叛徒出卖,陈赓同志不幸被国民党逮捕并关押,先后囚禁于南京、南昌等地。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加之他曾对蒋介石有恩,所以国民党虽然关押了陈赓,却并未将其谋害,后来更是被他成功逃出生天。

不过,等到陈赓同志再次回到部队上进行战斗工作时,粟裕、徐海东以及黄克诚的职务都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在陈赓离开部队之前,他已经是红四方面军的师长了,而当时的徐海东仅仅是直属于陈赓麾下的一位团长,粟裕当时虽然和陈赓军职相当,但他所在的红64师实力远不如陈赓所带领的红四方面军,而当时的黄克诚也才仅仅是红三军的一位政治部主任。

不过,等到陈赓重新回到部队以后,他们三人的职位就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彼时的粟裕已经凭借自己的指挥才能晋升为军团参谋长,徐海东同志则担任了红25军的军长职位,黄克诚也已经晋升为师政委,彼时他们三人的军职都已经超过了陈赓之前的师长职位。

更重要的是,陈赓重新返回部队工作之后,并没有在军中担任实际职务,而是担任了“彭杨步兵学校”的校长职位,直到红军陕北会师之后,他才担任了红一军团红一师师长,从军职来看,从第一次离开部队到再次返回部队,陈赓在军职方面的职位升迁情况等于不升也不降。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后来,组织上考虑到陈赓同志在两年特科工作期间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将其提拔为八路军129师第386旅的旅长,但是这次晋升也并未使其在之后的授衔仪式上能超越前三位将军。

因为种种原因,直到解放战争结束,陈赓所担任过的最高军职仅是第四纵队的司令员,和粟裕的三野副司令员、黄克诚的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以及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职位相比,这个仅属于兵团司令员级别的军职已经有所差距了。

除了军职高低之外,排名前三的三位将军对党和人民都是有特殊贡献的。首先是“战神”粟裕,他曾领导和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为党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若非因为资历原因,授予元帅的军衔都是有可能的。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徐海东将军作为带领红25军率先抵达陕北完成会师任务的领导人,在革命的重要时期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毛主席亲自赞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黄克诚将军在军功方面也不遑多让,加之他的军职一直排在陈赓之前,所以在授衔仪式上排在陈赓之前当然也无可厚非。

从这些方面综合来看,陈赓将军在十位大将之中排在第四位已经算是上限了,前面三位任一都不能排在他之后。

那么,也有部分人认为陈赓排在第四排名过于靠前,那么这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十位大将之中排在陈赓将军之后的分别是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以及许光达六位将军。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从军职上来看,谭政将军曾担任过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战军的政治部主任以及总政治部的副主任;萧劲光将军则担任过红5军团政委、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以及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和海军司令员。

张云逸则担任过百色起义的红7军军长、新四军副军长以及广西军区司令员;罗瑞卿则担任过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肖罗兵团政委,以及安军司令员;王树声则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和总装备部部长;许光达则担任过洪湖红6军参谋长和装甲兵司令员。

他们其中不乏军职比陈赓还要高的人,但是在评定十位大将时,军职高低虽然是重要的考察指标之一,但并不是完全以军职高低来决定军衔高低。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尽管陈赓在建国之前的最高军职仅为兵团司令员级别,在其排名以后的萧劲光、张云逸和王树声的最高军职都是元帅级,但是考虑到建国后陈赓也担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副司令员,也属元帅级,基于此,陈赓与萧劲光、张云逸以及王树声三位将军不相上下。再综合考虑几位领导的战役重要程度,陈赓完全不落后其余三位。

从资历上来看,陈赓同志早在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更是黄埔军校的一期学生,1927年更是直接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后来更是从事了两年危险重重的特科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特殊贡献,抗战爆发后,更是领导部队参加了无数重要战斗,为抗战的全面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国后更是直接领导了抗美援朝战役,从这些方面而言,他的功绩完全可以排在萧劲光、张云逸以及王树声三位将军之前。

军职加上战绩以及为党和人民作出的特殊贡献,陈赓同志在十位大将之中排在第四位绝对算得上名副其实。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陈赓将军的后人

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因病于上海离世,享年58岁。

陈赓大将生前共有两段婚姻,他和第一任妻子王根英生有一子,名为陈知非,作为陈赓的长子,陈知非年幼时曾经历过一段非常困苦的生活,抗战结束后他进入华北大学学习,后来在长春一汽工作,为中国的汽车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十大将军中陈赓排名第四,军衔是高还是低?其实第四大将已是上限

陈赓和他的第二任妻子一共育有三子一女,陈知建和陈知庶先后都追随父亲的脚步,投身军营。小儿子陈知涯则在驻外大使馆工作,陈赓的小女儿陈知进则走上了从医的道路。

尽管后人对陈赓将军在十位大将中的排名颇多议论,但是对于每一位将军而言,军衔高低或许只是虚名,他们从始至终在意的不过是战争的胜败以及最后可以从战争中得到的和平。

参考文献:

《十位共和国大将的1937年》 吕丹《党课参考》期刊

《十位大将简况》 朱丹赤 《人民论坛》期刊

《开国大将陈赓》 春奇 《新长征》期刊

《1955年实行军衔制时大陆的元帅、大将、上将名单》 《天津政协》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