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务正业”的格美酒店遭遇业绩“滑铁卢”?

作者:行走的凉鞋君
“不务正业”的格美酒店遭遇业绩“滑铁卢”?

格林酒店集团近期公布了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格林酒店集团2023年全年营收为16.27亿元,同比增长73.7%。净利润为2.66亿元,同比增长169.54%。而2022年营收则为9.45亿,亏损3.76亿。

根据格林酒店的财报,大娘水饺等餐饮品牌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格林酒店共有餐饮门店194家,其中大娘水饺162家,比起2022年的226家减少64家。

截止2023年12月,格林旗下拥有4238家在运营酒店,拥有30.9万间客房,还有963家酒店在筹集过程中。在营门店平均房价为177元,平均rvp不到130元。

01

|数据的坠落

虽然2023年格林酒店集团在营收和利润上取得增长,并且扭亏为盈,但在一些核心关键数据上逐渐凸显颓势。从门店数量上来说,2022年门店总数为4059家,到2023年底的4238家仅增长179家,其主力品牌格林豪泰酒店出现门店数量下滑,从2226减少到2220家。其主要增量来自于更为低端的贝壳等小体量经济型品牌。

餐饮门店也在2023年大幅下滑,从2022年的261家减少为194家,曾经一度风光无限的大娘水饺,门店数量曾经达到450家,如今却急剧下滑,这背后的原因也许是深层次的。从格美的角度来说,从酒店业到餐饮业,本身身份属性还是属于跨界投资者,而非经营者。

“不务正业”的格美酒店遭遇业绩“滑铁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上大娘水饺在近几年因为消费者普遍反应的价高质次,导致其市场规模迅速萎缩。还有重要的一环是其餐饮品牌的轻资产化方向,2022年格美旗下餐饮门店的租赁和自营门店有121家,特许门店140家,而到了2023年,租赁和直营门店仅剩42家,特许门店为152家。2022年餐饮门店布局城市达到64个,2023年减少至53个。

在目前酒店集团排名上,格林酒店集团靠门店数量依旧位列国内集团前五强,但在质量发展方面,格林逐步开始撕裂。其曾经重点打造的格林东方酒店等中档品牌增长乏力,门店数量维持在200家左右,中高端板块门店占总规模仅有10%左右。格林豪泰在经济型酒店板块的优势也逐步萎靡,数量出现下降,中档以上产品发展受阻和更低端产品的发展,进一步压缩了格林酒店集团未来的生存空间。

在国内酒店集团上市公司体系内,格林酒店也开始被其他集团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无论是从营收还是利润率以及平均客房数、平均房价、rvp等核心数据开始远远落后其他上市集团。这或许是格林酒店不思进取,还是时代造就的产业终将落幕与洗牌,这或许只有格林酒店的掌舵者才能完全知晓。

02

|“不务正业”的格林酒店

格林豪泰酒店曾经也是经济型酒店黄金时期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尤其是主打下沉市场,靠着灵活的政策,快速成长起来。依靠格林豪泰这个单品牌,格林酒店集团迅速跻身国内酒店集团前五强,并且成功在2018年3月登录纽交所,成为国内继如家、汉庭、七天之后第四个登录美股的国内连锁酒店品牌。

格林酒店当时上市发行价达到每股14美元,市值近100亿人民币。而六年过后,截止发稿时,格林股价在3美元上下徘徊,市值在20亿人民币出头,市值相比上市时已经萎缩了近80%。

格林豪泰酒店的创始人是徐曙光,美籍华人,早年在美国做房地产。后来赶上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的黄金期从而创建了格林豪泰品牌,并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国内经济型酒店品牌里的头部品牌之一。

在其上市前后,徐曙光也跟随着其他酒店集团开启多品牌化策略,先后推出格林东方、格美等中档品牌,并在oyo酒店在国内发展期间,格美发展贝壳、格林联盟等轻加盟品牌。依靠这些门店数量,在一定周期内跻身国内酒店集团前五强,与依靠尚客优起家的尚美集团同时被行业称为县镇之王。

根据格林酒店披露的20-F文件显示,格林酒店董事长兼CEO徐曙光持有普通股超过9135.22万股,持股比例占88.7%,拥有93.2%的投票权。

“不务正业”的格美酒店遭遇业绩“滑铁卢”?

图片来源:格林酒店集团官网

上市之后的格美酒店集团没有闲着,开始了跨界收购,2017年4月,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大娘水饺被格林豪泰酒店接盘。但到了2021年12月31日,大娘水饺仅剩297家门店,包括160家自营餐厅和137家加盟餐厅,相比2013年减少了153家门店。而今天仅剩下160多家。

2022年,格美酒店集团从控股股东格林豪泰连锁酒店管理集团手中收购大娘水饺所有股份,收购价约合人民币3.998亿元,这左手倒右手的策略本质是什么,需要专业人去评判吧。

不单是大娘水饺,格林这些年的还参与了鹿港小镇、家有好面、避风塘、蜀江烤鱼、重庆老灶火锅、巴贝拉、御蒸笼等餐饮品牌的投资。并在2021年,格美集团与湖北中青国际旅游集团签约,成立格美中国文旅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40亿元建设中国文旅康养产业集群,这个事情如今没有什么消息,大概率也是石沉大海。

格美在酒店板块的投资也时常被行业热议,2017年4月,格林豪泰与境外私募基金联合注资1.5亿入股逸柏,逸柏酒店集团正式与格林豪泰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9年1月,格林酒店集团宣布股权收购协议,将以现金注入和交叉持股形式入资雅阁酒店,成为雅阁酒店集团(澳大利亚)的主要股东,但是此后与雅阁的关系一直扑朔迷离。目前根据天眼查数据,格林豪泰酒店占雅阁酒店公司60%股权,而占逸柏酒店集团31%的股权。

2019年5月1日,格林酒店集团宣布与都市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收购了都市酒店集团70%股权,但在今年年初,南方国企岭南集团宣布收购都市酒店集团70%的股权,关于格林与此次事件的关联,行业内没有太多议论。

2019年3月,格林酒店认购浙江开元酒店(01158.HK)首次公开发售约4.95%的股份,市值为2920万美元。但在2021年1月,开元酒店接受鸥翎投资组成的收购财团提出的私有化要约,随后以15.11亿港元从港交所退市。格林酒店此前认购的开元酒店股份一并被收购。

03

|格林如何自救

2022年,有消息传出,格林酒店集团管理层正在与中金资本商量潜在的私有化方案,双方可能以高于格林酒店目前股价30%的溢价收购格林酒店的股票,进而实现将格林酒店从纽约交易所私有化退市的目标。

这也许就能解释2022年格林将大娘水饺等业务从母公司打包卖给上市公司的原因。一方面想实现在餐饮坠落之前的套现,另一方面是可能将这个餐饮包袱扔进上市公司亮化数据从而寻求私有化接盘再次套现。

从此前首旅和锦江先后高价私有化收购如家酒店及七天酒店上来看,这无疑是格林寻找的一种最佳方式,只是在当时疫情大背景下,低端酒店的价值大打折扣,短期内寻得实力雄厚的接盘者难度加大。

对于格美酒店来讲,股权过度集中以及热衷多元投资的企业并非是投资者看重的价值所向。尤其是在经济型酒店为主导的格美,已然失去了先发优势。多品牌化中高端布局失败后,单独依靠经济型领域的数量增长,已难有更好的契机。

格美酒店集团给行业人的认知是属于寡头治下,在一人绝对控股而无其他股东的明显参与下,更显得企业犹如家族或个人企业倾向化。虽然是上市公司,但家长制的管理与缺透明度让行业人存在敬而远之的现象。再者,高层管理者的一极化,格美在外部很难看到除了徐曙光本人,还有其他明星高管的出现,这在上市公司体系内是极为罕见的。

对于最重要的一点是,酒店运营是个长效机制,绝非投机产业。在红利期依靠顺势而成功,在经营期不可能再靠势而进一步。

酒店集团的发展,在现阶段,就是需要专注和经营。多品牌机制下更需要聚焦品牌,聚焦产业和赛道。酒店产业未做扎实,再去探索多元化产业,更是一种拿品牌未来在赌。

确实如数据反映的那样,留给格美的时间不多了。其实话说回来,或许格美只是想做一个单一时代的收获者和终结者,曾经拥有就够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