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董卓巅峰时期有多强大,麾下3个统帅2大谋士,10员悍将

作者:崔以安💟

董卓是东汉末年最早崛起的诸侯,也是开启三国乱世的恶龙。他挟持天子,控制朝堂,施行恐怖政策,激起民怨,引来诸侯讨伐。然而,讨伐董卓的联军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这其中固然有诸侯内部不和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董卓集团本身实力的强大。董卓麾下究竟有多少人才?他们的实力又有多强?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董卓巅峰时期有多强大,麾下3个统帅2大谋士,10员悍将

董卓集团的谋士班底

董卓虽然勇猛善战,但毕竟不是治国之才,他要想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乱世中立足,就必须借助谋士的力量。董卓麾下最著名的谋士,当属李儒和贾诩。

李儒是董卓的心腹谋士,他为董卓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尽力。董卓挟持天子,控制朝堂,很多决策都是听从李儒的建议。李儒还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杀了汉少帝刘辩和何太后,可见董卓对他的信任。但李儒虽然有才,品德却很低下,为了巩固董卓的权力,他不惜杀害手无寸铁的皇帝和太后,这样的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贾诩也是董卓帐下的重要谋士,他的谋略和计策,堪称奇毒无比。董卓被吕布和王允联手诛杀后,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听从贾诩之言,率兵反攻长安,击败吕布,杀了王允,为董卓报了仇。可见贾诩的计谋有多厉害。但贾诩为人奸诈,唯利是图,他的计策虽然奏效,却害死了不少无辜百姓,因此名声并不好。

除了李儒和贾诩,董卓身边还有一位不太出名的谋士,那就是郭图。郭图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他经常在董卓面前说些阿谀奉承的话,博得董卓的欢心。董卓每次生气发怒,郭图都能及时安抚,化解董卓的怒火。董卓身边的人,都对郭图敬畏有加。

有了这三位谋士为他出谋划策,董卓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如鱼得水,他的权力和地位一度达到巅峰。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董卓的谋士们虽然有才,却都各怀鬼胎,内心并不真正忠于董卓。当董卓被杀后,李儒和贾诩都纷纷投靠了其他诸侯,郭图也不知所踪。董卓集团虽然强大,却终究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

董卓巅峰时期有多强大,麾下3个统帅2大谋士,10员悍将

董卓帐下的统帅人才

董卓集团之所以强大,除了有谋士的智慧,更离不开一批统兵作战的良将。在董卓麾下,就有徐荣、高顺、张辽等统帅级人物。

徐荣是董卓帐下的大将,他带兵作战的能力非常出色。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徐荣曾率兵击败江东名将孙坚。孙坚本是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勇将,却败在徐荣手下,可见徐荣的军事才能。徐荣还曾伏击曹操,大败曹军。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顶级名将,能击败曹操,更证明了徐荣的实力。只可惜徐荣最终因为部将胡轸的背叛,在新丰之战中不敌王允联军,战死沙场。

高顺是吕布帐下的名将,但他早年也曾在董卓军中效力。高顺掌管着吕布军中的精锐部队陷阵营,可谓是兵强马壮。他曾率兵击败刘备,还和张辽一起击败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惇。夏侯惇可是曹操的嫡系名将,武艺高强,能击败夏侯惇,足以证明高顺的勇武。

张辽更是不用多说,他堪称三国中最顶尖的名将。张辽早年也在吕布帐下效力,吕布又是董卓的义子,所以张辽也算是董卓一系的将领。张辽跟随吕布期间,和高顺一起击败了夏侯惇。后来张辽归顺曹操,在曹营更是建立了赫赫战功。他先后攻下昌豨、袁尚、柳毅、梅成等割据一方的诸侯,还在白狼山一战中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而张辽最著名的战绩,当属合肥之战。当时孙权率十万大军攻打合肥,曹操派张辽率领800多人坚守城池。张辽不畏强敌,奋勇杀敌,最终击退孙权大军,保住了合肥。这一战让张辽名震天下,威震江东。

除了上述三位统帅,董卓帐下还有一位勇将华雄。华雄武艺高强,勇猛善战。他曾在董卓和吕布的斗殴中出手相助,和吕布打得不分上下。要知道,吕布可是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称号,武艺天下无双。华雄能和吕布打平手,可见实力不俗。华雄还曾和关羽交手,虽然最终被关羽斩杀,但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武。

董卓能网罗徐荣、高顺、张辽、华雄等一批统帅级的良将,实在是其集团强大的重要原因。他们带兵打仗,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董卓称霸一方的重要支柱。只可惜这些人才,最终都没能为董卓所用。徐荣战死沙场,高顺归顺吕布,张辽投靠曹操,华雄被关羽斩杀。董卓本人又被吕布和王允联手杀害,帐下众将也就四散而去。

董卓麾下的悍将群雄

董卓集团的强大,除了有谋士的智慧和统帅的才能,更离不开一批勇猛善战的悍将。这些悍将就像一把把尖刀,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在董卓帐下,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吕布本是丁原帐下的骑都尉,后来董卓攻陷洛阳,吕布归顺董卓,成了董卓的义子。吕布骁勇善战,天下无敌,董卓对他赏识有加,让他掌管禁兵,成为自己的贴身护卫。吕布曾单骑赴会,勇斗西凉铁骑,大败张绣,威震逍遥津。他还和董卓的另一员猛将华雄有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比武,二人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可惜吕布虽然勇猛,却也心高气傲,最终因为和董卓争夺美人貂蝉,反目成仇,联手王允将董卓杀害。

除了吕布,董卓还有四大嫡系猛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这四人都是董卓的心腹,尤其是李傕和郭汜,最受董卓信任。董卓被杀后,李傕和郭汜听从贾诩之言,率兵反攻长安,击败吕布,诛杀王允,为董卓报了大仇。可惜李傕和郭汜心存芥蒂,最终反目成仇,自相残杀。张济本是董卓帐下有名的猛将,董卓死后,他本想投奔李傕等人,但李傕等人不肯接纳,张济只好在河北一带割据。后来张济为了解决粮草问题,率兵攻打刘表,最终被刘表的部将伏击,不幸身亡。

除了上述几位,董卓帐下还有不少勇将,如牛辅、胡轸、段煨、臧霸等。这些将领虽然不如吕布等人有名,但也都是一等一的勇士。董卓之所以能纵横天下,和这些悍将的勇武是分不开的。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董卓的贴身护卫华雄。华雄武艺高强,忠心耿耿,是董卓最信任的心腹之一。他曾和吕布有过一场大战,虽然没能分出胜负,但也让吕布刮目相看。董卓每次出行,华雄都寸步不离的跟在身边,保护董卓的安全。董卓遇刺身亡的时候,华雄拼死抵抗,斩杀多名刺客,但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当场。

董卓巅峰时期有多强大,麾下3个统帅2大谋士,10员悍将

董卓集团的败亡

董卓集团虽然强大,但终究难逃败亡的命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董卓虽然一度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的暴虐无道,终于引来了众怒。

董卓的败亡,源于他和义子吕布的反目。吕布和董卓的侍妾貂蝉暗生情愫,董卓知晓后大怒,将貂蝉赐给了另一名心腹李儒。吕布心生不满,和同为董卓部将的王允密谋,设计刺杀董卓。王允假意献美人于董卓,董卓果然就范。吕布趁董卓醉酒之际,带兵冲入董卓居所,将其杀害。董卓虽然有贴身护卫华雄拼死抵抗,但终究难敌吕布和王允的联手,惨遭毒手。

董卓死后,他的心腹谋士李儒和贾诩各奔前程。李儒本想投靠吕布,吕布却对他恨之入骨,李儒只好逃往荆州,投靠刘表。贾诩则去了凉州,辅佐韩遂、马腾等人。失去谋士辅佐的董卓集团,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终于开始分崩离析。

董卓的两个心腹李傕、郭汜在长安发动兵变,击败吕布,杀死王允,占据了长安。但李傕、郭汜二人各怀鬼胎,都想称王称霸,结果反目成仇,在长安城内爆发内战。二人打的昏天黑地,将长安百姓折腾的苦不堪言。曹操看准时机,率兵攻打长安,李傕、郭汜腹背受敌,终于兵败被擒。曹操下令将二人处死,董卓集团的核心成员,就这样土崩瓦解。

董卓的其他部将,也都先后落得个不得善终。张济在征战刘表时,被刘表部将伏击身亡。吕布在徐州被曹操击败,被俘后遭到凌迟处死。臧霸投靠了公孙瓒,但在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中,臧霸战败被俘,被袁绍处死。至此,董卓集团土崩瓦解,在历史的舞台上彻底谢幕。

董卓集团的覆灭,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董卓本人虽然勇猛,但为人残暴,不得人心。他虽然网罗了一批谋士和悍将,但却用人不善,结果养虎为患,被吕布反咬一口。而董卓死后,他的部下也各怀心思,反目成仇,最终导致集团分崩离析。

结尾

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个政权要想长治久安,光有军事实力是不够的,还要得到民心的支持。董卓集团虽然强大,但他们暴虐无道,残害百姓,注定不得善终。而曹操虽然兵力不如董卓,但他善于用人,体恤民意,最终笑到了最后。这或许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