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备临死前为何兵权给李严,却不给赵云?一年后诸葛亮给出了答案

作者:奇闻趣史

在三国乱世中,刘备无疑是一个传奇般的英雄。他白手起家,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一个看似简单的托孤决策,却体现出了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领袖风范。

刘备临死前为何兵权给李严,却不给赵云?一年后诸葛亮给出了答案

史书记载,刘备临终前将后事托付给了诸葛亮,并特意指出:"君可自取士,即以李严为骠骑将军,傅子。"这一决定,乍看之下颇让人费解。要知道,当时赵云才是刘备最信任的大将,而李严不过是一介平民,虽有才干,但资历和声望都远不及赵云。那么,刘备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刘备临死前为何兵权给李严,却不给赵云?一年后诸葛亮给出了答案

细细琢磨,这背后实则大有玄机。首先,刘备深知赵云对自己的忠心耿耿,是蜀汉的中流砥柱。他担心,如果让赵云直接参与朝政,一旦与东吴发生矛盾,恐怕难以收场。毕竟,当时蜀汉实力尚弱,若与吴国反目,对蜀汉十分不利。而诸葛亮一直主张"联吴抗魏",赵云的强硬恐怕会成为绊脚石。

刘备临死前为何兵权给李严,却不给赵云?一年后诸葛亮给出了答案

其次,刘备将兵权交给李严,是一个颇具政治智慧的决策。李严出身平民,在蜀汉并无根基,对刘备绝对忠诚。让这样一个人执掌兵权,既可以安抚吴国,表明蜀汉无意挑起争端;又可以牢牢控制军队,防止内乱。同时,这也为未来的北伐大业预留了赵云这个悍将。待时机成熟,赵云必能在前线发挥其勇武过人的本领。

刘备临死前为何兵权给李严,却不给赵云?一年后诸葛亮给出了答案

再者,刘备这一决策也体现出其用人之明。他深知诸葛亮、赵云等心腹的脾性秉性,安排得恰到好处。即便是性情刚烈的魏延、马岱等人,在诸葛亮的治下,也能各尽其用,发挥长处。这种知人善任的能力,正是刘备成就一方霸业的关键所在。

刘备临死前为何兵权给李严,却不给赵云?一年后诸葛亮给出了答案

综观刘备的托孤决策,可以说是一场政治博弈的经典案例。他在权衡利弊,深思熟虑后,做出了最有利于蜀汉长远发展的选择。这既保证了政权的稳定,又为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诸葛亮北伐之所以能一次次发动,赵云之所以能屡建奇功,李严之所以能忠心辅佐后主,都与刘备的这一决策密不可分。

千百年来,刘备托孤的故事一直为人传颂。它不仅展现了一代枭雄的风采,更折射出了那个动荡年代的智慧结晶。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刘备凭借其非凡的胆识和谋略,终于在乱世中开创了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