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臨死前為何兵權給李嚴,卻不給趙雲?一年後諸葛亮給出了答案

作者:奇聞趣史

在三國亂世中,劉備無疑是一個傳奇般的英雄。他白手起家,經曆了無數艱難困苦,最終建立了蜀漢政權。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一個看似簡單的托孤決策,卻展現出了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領袖風範。

劉備臨死前為何兵權給李嚴,卻不給趙雲?一年後諸葛亮給出了答案

史書記載,劉備臨終前将後事托付給了諸葛亮,并特意指出:"君可自取士,即以李嚴為骠騎将軍,傅子。"這一決定,乍看之下頗讓人費解。要知道,當時趙雲才是劉備最信任的大将,而李嚴不過是一介平民,雖有才幹,但資曆和聲望都遠不及趙雲。那麼,劉備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劉備臨死前為何兵權給李嚴,卻不給趙雲?一年後諸葛亮給出了答案

細細琢磨,這背後實則大有玄機。首先,劉備深知趙雲對自己的忠心耿耿,是蜀漢的中流砥柱。他擔心,如果讓趙雲直接參與朝政,一旦與東吳發生沖突,恐怕難以收場。畢竟,當時蜀漢實力尚弱,若與吳國反目,對蜀漢十分不利。而諸葛亮一直主張"聯吳抗魏",趙雲的強硬恐怕會成為絆腳石。

劉備臨死前為何兵權給李嚴,卻不給趙雲?一年後諸葛亮給出了答案

其次,劉備将兵權交給李嚴,是一個頗具政治智慧的決策。李嚴出身平民,在蜀漢并無根基,對劉備絕對忠誠。讓這樣一個人執掌兵權,既可以安撫吳國,表明蜀漢無意挑起争端;又可以牢牢控制軍隊,防止内亂。同時,這也為未來的北伐大業預留了趙雲這個悍将。待時機成熟,趙雲必能在前線發揮其勇武過人的本領。

劉備臨死前為何兵權給李嚴,卻不給趙雲?一年後諸葛亮給出了答案

再者,劉備這一決策也展現出其用人之明。他深知諸葛亮、趙雲等心腹的脾性秉性,安排得恰到好處。即便是性情剛烈的魏延、馬岱等人,在諸葛亮的治下,也能各盡其用,發揮長處。這種知人善任的能力,正是劉備成就一方霸業的關鍵所在。

劉備臨死前為何兵權給李嚴,卻不給趙雲?一年後諸葛亮給出了答案

綜觀劉備的托孤決策,可以說是一場政治博弈的經典案例。他在權衡利弊,深思熟慮後,做出了最有利于蜀漢長遠發展的選擇。這既保證了政權的穩定,又為未來的發展留下了廣闊空間。諸葛亮北伐之是以能一次次發動,趙雲之是以能屢建奇功,李嚴之是以能忠心輔佐後主,都與劉備的這一決策密不可分。

千百年來,劉備托孤的故事一直為人傳頌。它不僅展現了一代枭雄的風采,更折射出了那個動蕩年代的智慧結晶。在那個群雄逐鹿的時代,劉備憑借其非凡的膽識和謀略,終于在亂世中開創了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