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太宗一生的痛:“好儿子”被自己搞废了

作者:禾珯茬

“贞观十七年”系列第二篇,上一篇讲的是魏征为何能成为千古谏臣,其中就提到太子李承乾谋反案,本文就来聊聊,李承乾是如何从一位有志青年,最终走向谋反被废的下场。

唐太宗一生的痛:“好儿子”被自己搞废了

一、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母为长孙皇后。武德二年(619年),李承乾出生在太极宫承乾殿,故取名李承乾。

承乾者,“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据说这个名字是李渊亲赐的。

李承乾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出生第二年就被封为恒山王,6岁时又加封中山王。为了培养李承乾,唐太宗还让陆德明和孔颖达两位儒学大师亲自教导。

对这个儿子,唐太宗不仅仅有拳拳之爱,还寄托着浓浓的期望。

武德九年(626年)十月,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就立李承乾为皇太子,时年8岁。自此,李承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且备受瞩目的生活就此开始了。

李承乾11岁时,唐太宗任命83岁的李纲为太子太师,负责教导他。

李纲不仅是跨越北周隋唐三朝的重臣,还曾经当过隋太子杨勇、太子李建成的老师,可谓是经验丰富、资历深厚。

由于年岁太大,再加上腿脚不便,李纲被特许乘着轿子进宫。每次,李承乾都要亲自去迎接,恭恭敬敬地行礼后,再将老师引上殿。请教问题时,也是非常虚心,态度极为礼敬。

李纲病逝,李承乾还亲自为他立碑。

年幼的李承乾,在尊师重道这方面让唐太宗挺满意的;在政务方面, 他也没有让父亲失望。

二、

贞观四年(630年)五月,唐太宗下诏:“从今以后,凡对尚书省判决不服的人,可以找太子上诉,让太子来裁决。要是还不服的,最后再上奏皇帝裁决。”

此时,李承乾刚满12岁。唐太宗这是有意培养他的行政能力,并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这既是父爱也是期盼。

唐太宗可不愿像隋文帝那样,培养出一个断送江山的二世主出来。

经过多年的历练,李承乾不负唐太宗重望,执政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到了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唐太宗下旨“诏太子承乾于东宫平决庶政”,让年仅17岁的太子处理日常政务。

太子那么能干,唐太宗自然开心,经常当起甩手掌柜,令太子监国。

李承乾也很享受这样的状态,既能发挥所长,又能获得父皇的认可,那干劲别提有多足的。要是这样发展下去,李承乾也会成为父亲一样的杰出帝王。

可惜,老天爷跟李承乾开了一次大大的玩笑,从此他的人生轨迹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唐太宗一生的痛:“好儿子”被自己搞废了

三、

不知从何时起,李承乾就患上了足疾,走路一瘸一拐。至于是如何造成的,史书上并未记载。

这毛病放在普通人身上,或是其他皇子身上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放在李承乾身上就不一样了。

对于一国之储君来说,走路一瘸一拐的,除了行动不便外,更是有碍“帝王之相”有失帝王威仪。

这毛病给李承乾带来巨大的心理和政治压力。

还好李承乾有个好母亲,一直在背后支持和鼓励着,他才没有因此失去信心和斗志。可以说,母亲是李承乾还愿意继续奋斗的重要原因。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二十一日,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这对李承乾的打击是巨大的。

母亲的离世,让李承乾的变得异常的脆弱,宛如一座摇摇欲坠的楼房,只需要一点点外力就会坍塌。

身为父亲的唐太宗,又在他脆弱的心灵上补了三刀。

这三刀下去,李承乾算是废了。

四、

失去母爱的李承乾,在性格上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父亲和朝臣面前,他依然装出一副“忠孝贤德”的样子,背后却是“骑射政游,酣歌戏玩”,简直成了一个纨绔子弟。

日久之后,父亲唐太宗还是觉察到一丝异样。为了匡正自己的儿子,他特意安排了几个勇于进谏的大臣当太子师傅。

换作之前,李承乾是非常愿意接受进谏的;自从长孙皇后去世,性情大变的他对于谏言变得非常的抵触。

张玄素为人忠直,敢于直言进谏,唐太宗就任命他为东宫少詹事兼右庶子,辅佐太子。上任没多久,张玄素就上书谏劝太子,要好好学习,不可玩物丧志。

李承乾肯定是不听的!

这张玄素也是个倔脾气,你不听我就接着进谏,一直谏到你听为止。于是,一个不停进谏,一个不停拒绝。

唐太宗看到张玄素这么卖力,立马给他升官,加封张玄素为银青光禄大夫,兼太子左庶子。这下子,唐太宗很满意,张玄素很开心,只有李承乾很愤怒。

于是,李承乾就派人暗杀张玄素,不过没有成功;死里逃生的张玄素干脆豁出去了,仍然死谏不止。

跟张玄素一样不要命的,还有太子詹事于志宁,这哥们为了向太子进谏,直接撰写《谏苑》二十卷送给太子。

李承乾看到这些谏书,一个头两个大,连翻都懒得翻,直接拒绝纳谏。于是,于志宁也玩起死谏那一套。

没多久,李承乾就被惹毛了,暗中派刺客刺杀于志宁。还好刺客觉得于志宁是好官不忍下手,这才得捡回一条命来。

类似的人还有孔颖达、杜正伦、令狐德等。

唐太宗的这一刀,等于是将李承乾往叛逆之路上赶。

唐太宗一生的痛:“好儿子”被自己搞废了

五、

跟大多数叛逆期的孩子一样,你越不想让他做什么,他就越要去做。

贵为太子的李承乾也不例外!渐渐地,他也不装了,直接摊牌,放飞起自我来了。

李承乾命人制作八尺铜炉、六格大鼎,然后派人去盗取民间牛马,亲自下厨烹煮,再叫上狐朋狗友一起来喝酒吃肉。

这还没完,李承乾还喜欢效仿突厥语,穿突厥服饰,让身边的人打扮成突厥人模样,自己则住在帐篷里扮演突厥可汗。

别人当可汗是要率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李承乾倒好,装个死去的可汗。他让左右扮成送杖队伍,自己则躺着装死,众人就围着他嚎啕大哭。

这些怪异的行为已经够离谱的,没想到李承乾还有更特殊的癖好。

他私下宠幸一个叫“称心”的乐童,与他同起同睡。虽然史书上没有说称心是男是女,但是《旧唐书》里有这么一句话“仍于宫中起冢而葬之,并赠官树碑,以申哀悼”。

这是称心死后,李承乾将其葬在宫中,并赠官树碑。“赠官”两字是重点,那时只有男子才会被赠于官爵的。

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知道太子的特殊癖好后,直接处死了称心。

这一刀下来,李承乾的精神彻底崩溃,开始自暴自弃,甚至公然跟父亲对着干了。

为了表达对称心的思念之前,李承乾在宫中专门辟出一个房间,立起称心雕像,天天奠祭,日日流涕。他又将称心尸体埋在苑中,修建坟墓,私自给他追赠官职,竖起墓碑。

到最后,干脆数月称病不上朝了。

六、

不管李承乾如何胡闹,唐太宗依然没有要废掉太子的意思,只是对其渐渐疏远了,反而对魏王李泰的宠爱更甚。

李泰是唐太宗第四子,跟李承乾一样也是长孙皇后亲生的,他属于嫡次子,是储位最有利的竞争者。

一开始李泰并无争储的野心,随着唐太宗的宠爱加剧,再加上太子胡闹且犯有足疾,这些都在刺激着李泰的野心。

按律皇子成年就要分赴各州上任,唐太宗却一直不舍得让李泰离开。为了便于李泰招揽人才,唐太宗还特许他开设“文学馆”,任他招募学士。

这待遇,唐太宗当秦王的时候也有过,后来就是靠这些人才赢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进而夺得大唐皇位的。

为了让李泰能开心地花钱,唐太宗每月给他的花销额度都比太子还高,搞得大臣们都看不下去了,纷纷上奏制止。

眼看已经惹了众怒,唐太宗不仅没有降低李泰花销的额度,反而干脆放开太子花销的额度,这下子大臣们就无话可说了。

唐太宗的偏袒与放纵,既滋生了李泰的夺嫡念头,又深深伤害了身为太子的李承乾,渐渐地将李承乾给逼到造反之路上。

事实上,李承乾并不想造反,而是没得选!

七、

历朝历代,废太子能有几个好下场的,更何况是大唐的废太子。十几年前,隐太子李建成的下场还历历在目。

李泰为了皇位,连自己亲生儿子都肯杀害,更何况是自己的大哥。要是他真当上皇位,那么成为废太子的李承乾,下场将会很凄惨。

为了活命,李承乾必须要博一把。他就要学父亲一样,通过兵变来夺取皇位。

可惜,李承乾不是李世民,虽有李世民的野心,却没有他的能力。准备一通后,还没来得及举兵,就被属下给举报了。唐太宗一道旨意,就其给一锅端了。

一场谋反闹剧,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事后,在唐太宗的苦心保全下,李承乾被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

不到一年时间,李承乾就死在了黔州,唐太宗听到消息后非常痛心,为之废朝,并以国公之礼安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