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谋大洲则建都伊犁?孙先生的构想过于理想化,沙俄岂能善罢甘休

作者:江湖小晓生

章太炎先生在整理孙先生的言论时,曾经将这么一个观点记录其中:谋本部,则建都武昌。谋藩服,则建都西安。谋大洲,则建都伊犁。

简单来说,就是要想基本盘稳定,就在武昌建都。要想民族共荣,就在西安建都。要想在亚洲做大做强,就在伊犁建都。

看似十分有道理,因为武昌在汉地中心,四通八达,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西安在全国中心,是全国心脏。至于伊犁,则在亚洲中心,足以虎踞亚洲,俯瞰中亚、中东。

相对来说,孙先生更看好伊犁。不过,孙先生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的伊犁,已经不是1864年以前的伊犁了。

1864年以前,伊犁有外西北大片领土包裹着,是名副其实的新疆中心,可1864年以后,外西北被沙俄给占了,这地方就成了边境了。你见过哪个国家把都城建立在边境的吗?

谋大洲则建都伊犁?孙先生的构想过于理想化,沙俄岂能善罢甘休

伊犁河谷,西域、中亚最美的地方

沙俄在入侵中亚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伊犁河谷的美丽。这地方是西域、中亚地区少有的水草丰茂之地。

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高山大川,天然牧场,而且还有四通八达的河流,雨水量十分充沛,是西域少有的拥有大片耕地的地方。

因此,伊犁河谷便留下了塞外江南之美誉。不光咱们的西域,哪怕算上整个中亚,伊犁河谷都是最美最富饶的地方。

汉唐时期,这里一直都是中原王朝固有的领土。汉宣帝在这里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国。唐朝在这里设立安西都护府,统领西域、中亚的大片地区。

不过唐朝以后,伊犁河谷便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掌握在中原王朝手里。这里是一块香饽饽,谁都想占着。

因此,伊犁河谷先后被吐蕃、西辽、察合台汗国、准噶尔汗国所统治。一直到1757年,清朝灭了准噶尔汗国以后,正式收复伊犁。距离上次中原王朝统治这里,已经过去了八九百年时间了。

乾隆帝为了更好统治西域地区,将这里取名为新疆,同时设立伊犁将军,建立伊犁九城,负责管理全疆事务。自此,伊犁河谷再次纳入了中华版图。

谋大洲则建都伊犁?孙先生的构想过于理想化,沙俄岂能善罢甘休

沙俄将伊犁从新疆中心变成了边境

完整的伊犁河谷在清朝手里统治了100多年时间,为了当地的安全,清廷甚至从东北移民了一大批索伦兵、锡伯兵来此地定居,他们战斗力强悍,具备保境安民的实力。著名演员佟丽娅,就是锡伯族人。

乾隆帝时期,哈萨克汗国曾臣服于清朝,因此乾隆帝大度地允许哈萨克人前往外西北地区放牧过冬,岂不知正是这一政策,为后来沙俄占领外西北,埋下了隐患。

1854年,一群俄军非法进入外西北地区,在伊犁河谷边建立了阿拉木图城堡。当时只是一个小城堡,后来逐渐扩建成了中亚最大的城市。

那时候清廷忙着对付太平军、英法联军,压根没能力再管西北的事情,最终让沙俄钻了空子。

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不仅让沙俄获得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而且就外西北该怎么划界,也得完全听沙俄的。

谋大洲则建都伊犁?孙先生的构想过于理想化,沙俄岂能善罢甘休

从1862年开始,沙俄出兵3万进军清朝的西北地区,双方在这里打了2年之久。大片外西北的土地被占,俄军多次进攻伊犁、喀什等地,都被清朝当地守军给挡了回去。

最终,在沙俄的蛮横要求下,按照停火线划定了西北边境。1864年双方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么被沙俄给抢了,其中就包含了部分伊犁河谷地区。

丧城失地固然可恨,但伊犁的处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才是事情的关键。过去伊犁一直都处于新疆的中心位置,统领全疆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被沙俄占了44万平方公里以后,伊犁就成了边境城市了,这里还适合统领全疆事务吗?自然要打个问号,毕竟这里已经很没有安全感了,沙俄一声令下,随时会吃掉这里。

谋大洲则建都伊犁?孙先生的构想过于理想化,沙俄岂能善罢甘休

建都伊犁,随时要面对俄国带来的压力

事情发生得很快,1864年,中俄双方刚刚划定了西北边界,仅仅过了1年时间,中亚浩罕汗国的军阀阿古柏,就进入了新疆创业。他占据了北疆和南疆绝大多数地盘,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

这事儿发生以后,不等清廷有所反应,沙俄便在1871年攻占了整个伊犁。没错,伊犁河谷全境,果不其然,被沙俄给全部吃到了肚子里。

此后清廷爆发了一场海防和塞防之争。按照李鸿章的说法,就是舍弃新疆,重点打造海军。而左宗棠却觉得中华土地,寸土不能丧失。

最终在左宗棠、刘锦棠等人的努力之下,数万湘军出塞,花了1年多时间,于1878年收复了新疆。

问题是,伊犁还在沙俄手里。当初说好了,只要清廷收复新疆,沙俄就归还伊犁。结果左宗棠办成了这事儿,沙俄却想要抵赖了。

在经历了3年多艰难的谈判过后,双方签订了《伊犁条约》,沙俄再次割走了外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些土地中,包含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大片伊犁河谷地区,12万平方公里的伊犁河谷,有6.4万平方公里,都被沙俄给抢了。

要不是左宗棠扬言要武力收复伊犁,沙俄甚至连特克斯河流域都不肯放过。这地方要是被沙俄占了,那伊犁将无险可守,随时有丧城失地的风险。

所以说,在沙俄或者后来的苏联依旧掌控伊犁河谷大片土地的情况下,你把都城建立在伊犁,岂不是送羊入虎口?整天提心吊胆地防着这位恶邻,压力不大吗?

即便人家不要你的领土,如果他把核试验的废料全都堆积在伊犁边境上,自己躲得远远的。就问你,你怎么处理?是跟他们翻脸好呢,还是自我欺骗,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好呢?所以说当伊犁变成边境时,孙先生建都伊犁的计划就已经不切实际了。

谋大洲则建都伊犁?孙先生的构想过于理想化,沙俄岂能善罢甘休

除非收复外西北,否则伊犁便永远失去了建都的可能性

伊犁地理位置的确不错啊,身处中亚的中心位置,可以成为中国和中亚、中东地区进行贸易交流的重要枢纽。

只要开发者的脑洞够大,这地方的潜力可以无限大。但问题是,这里成了边境以后,就绝对不适合建都了。

任何一个国家的都城都需要安全感,至少得有一圈自己能掌控的地区作为缓冲区,以免对手打过来的时候,会猝不及防。

因此,除非将伊犁以西以北的外西北地区重新收复,否则在伊犁建都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孙先生希望中国建都伊犁,从而能够虎踞亚洲,自然是非常崇高的愿望,奈何强邻在侧,这种想法只能束之高阁了。

莫说作为国都,哪怕是作为新疆的中心也已经不太合适了。所以说,当外西北被占后,1884年,新疆的治所便从伊犁转移到了迪化,也就是如今的乌鲁木齐。而迪化,除了安全性比伊犁高以外,其他条件和伊犁是真心没法比,选择迪化,也只是无奈之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