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带病驾车”危害多,司机需警惕“心病”突袭!

作者:养生知识讲坛

近日,江西南昌一辆公交车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突然失控,与路边多位行人发生碰撞,最终导致3人当场死亡、7人受伤。就目前官方发布的公告来看,事故的起因很可能由于是公交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突发心脏不适失去意识,进而导致车辆失控。

“带病驾车”危害多,司机需警惕“心病”突袭!

这一事件,无疑为广大司机群体敲响了警钟。受职业影响,司机们往往存在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作息混乱、饮食不规律等情况,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就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病。因此对于司机群体来说,应该定期体检,切勿疲劳、带病驾驶,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而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病的司机来说,则更要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谨遵医嘱坚持用药,尽量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作风险。

为了帮助广大患者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风险,大陆首个通络药物专家共识——《通心络防治冠心病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于近日重磅发布。该《共识》由国内心血管领域四十余位权威专家共同精心讨论编撰而成,旨在聚焦冠心病治疗难题,指导临床应用。

“带病驾车”危害多,司机需警惕“心病”突袭!

通心络是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专利创新药物,基础研究表明,通心络具有调脂、抗凝、抗炎、抗氧化、改善血液流变、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的作用。系列临床研究证实,在标化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进一步为心脑血管病患者带来获益。

此次《共识》内容覆盖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多种疾病类型和患者群体,并对通心络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治疗中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推荐。《共识》中,通心络共获得8个I类推荐以及6个Ⅱa类推荐,是首个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获得Ⅰ类推荐的创新中药。

此外,《共识》对通心络的安全性事件进行了完整记录,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通心络相关不良反应报告率在非常罕见(低于万分之二)的范围以内,充分体现出通心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共识》发布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葛均波院士表示,中国传统医药讲究整体观,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心络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提供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力武器。相信《共识》的发布能够为临床一线的临床医生带来更规范的指导,提供有力的治疗工具。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吴宗贵教授,对《共识》的发布也表达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此次《共识》发布,在冠心病防治领域中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时刻,《共识》对通心络在冠心病治疗领域中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不仅代表着研究者对通心络防治冠心病的认识,也体现了医生群体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关怀。

《共识》的发布,将进一步明确通心络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适用人群,更好地发挥通心络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据悉,《共识》完整内容将同步刊登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和《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上。

“带病驾车”危害多,司机需警惕“心病”突袭!

当然,就算有了药物的辅助,我们也不能有所松懈。尤其对于司机群体来说,更要打起一万分精神。建议每位司机在驾驶前进行一次血压、心率检测。若数据出现异常,司机当日应暂停驾驶,并尽快就医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