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病駕車”危害多,司機需警惕“心病”突襲!

作者:養生知識講壇

近日,江西南昌一輛公共汽車在正常行駛的過程中突然失控,與路邊多位行人發生碰撞,最終導緻3人當場死亡、7人受傷。就目前官方釋出的公告來看,事故的起因很可能由于是公交司機在駕駛過程中突發心髒不适失去意識,進而導緻車輛失控。

“帶病駕車”危害多,司機需警惕“心病”突襲!

這一事件,無疑為廣大司機群體敲響了警鐘。受職業影響,司機們往往存在長期久坐、缺乏運動、作息混亂、飲食不規律等情況,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改善,就有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病。是以對于司機群體來說,應該定期體檢,切勿疲勞、帶病駕駛,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而對于已經患有心腦血管病的司機來說,則更要關注自身健康狀況,謹遵醫囑堅持用藥,盡量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作風險。

為了幫助廣大患者降低心血管事件再發風險,大陸首個通絡藥物專家共識——《通心絡防治冠心病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于近日重磅釋出。該《共識》由國内心血管領域四十餘位權威專家共同精心讨論編撰而成,旨在聚焦冠心病治療難題,指導臨床應用。

“帶病駕車”危害多,司機需警惕“心病”突襲!

通心絡是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專利創新藥物,基礎研究表明,通心絡具有調脂、抗凝、抗炎、抗氧化、改善血液流變、保護血管内皮、穩定斑塊的作用。系列臨床研究證明,在标化治療基礎上加用通心絡,可進一步為心腦血管病患者帶來獲益。

此次《共識》内容覆寫了急性冠脈綜合征、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心絞痛等多種疾病類型和患者群體,并對通心絡在不同類型冠心病治療中的使用方法進行了推薦。《共識》中,通心絡共獲得8個I類推薦以及6個Ⅱa類推薦,是首個在急性冠脈綜合征獲得Ⅰ類推薦的創新中藥。

此外,《共識》對通心絡的安全性事件進行了完整記錄,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通心絡相關不良反應報告率在非常罕見(低于萬分之二)的範圍以内,充分展現出通心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共識》釋出後,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葛均波院士表示,中國傳統醫藥講究整體觀,在治療冠心病方面有着獨特的優勢。通心絡經曆了20多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循證醫學證據,為臨床提供了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有力武器。相信《共識》的釋出能夠為臨床一線的臨床醫生帶來更規範的指導,提供有力的治療工具。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吳宗貴教授,對《共識》的釋出也表達了充分的肯定。他認為此次《共識》釋出,在冠心病防治領域中是一個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時刻,《共識》對通心絡在冠心病治療領域中研究進展的系統總結,不僅代表着研究者對通心絡防治冠心病的認識,也展現了醫生群體對患者生命健康的關懷。

《共識》的釋出,将進一步明确通心絡在冠心病治療中的适用人群,更好地發揮通心絡在冠心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據悉,《共識》完整内容将同步刊登在《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網絡版)》和《中國介入心髒病學雜志》上。

“帶病駕車”危害多,司機需警惕“心病”突襲!

當然,就算有了藥物的輔助,我們也不能有所松懈。尤其對于司機群體來說,更要打起一萬分精神。建議每位司機在駕駛前進行一次血壓、心率檢測。若資料出現異常,司機當日應暫停駕駛,并盡快就醫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