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作者:渣叔罗影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2016年9月,一场重要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如期举行,参加这场会议的有科学、水利、地理甚至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众人齐聚只为讨论同一个话题——天河工程。

要知道,大陆的水资源分配极度不均,吃水问题一直都是百姓最关注的事情,但大多数人只知道南水北调工程,对“天河工程”缺乏正确的认识。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公开资料显示,天河工程的总耗资将达到2500亿,计划“从天上调水”,一旦建成,又将成为中国工程史的一大奇迹。

然而,自从“天河工程”诞生的那天起,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就对它的可行性展开讨论,不少人也对这项工程本身提出了质疑之声。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那么,天河工程的建造难度到底有多大?建成之后,又能为中国带来怎样的效益呢?

为什么斥巨资建设天河工程

中国拥有广袤的领土疆域,可以说是横跨高中低三大纬度,因此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有的地方常年干旱,而有的地方降水频繁,甚至经常出现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再加上地势的原因,河流方向比较单一,很多地方常年处于缺水状态,尽管我们平时感觉不到,但这样的问题十分严重,困扰我们很多年。

整体来看,大陆的主要河流的流经方向是在南方地区,这一点从高清卫星地图上就能轻松发现特征,南方的河流宽大,水流湍急,而北方的河流细的就像毛发一样。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长江黄河就更不用说了,长江位于大陆南部,每年的流量大约为9600亿立方米至9755亿立方米之间,因此长江被认为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之一,仅次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

另外长江的平均流量大约是33,980立方米/秒,即便每年有大量的水流入大海,对南部地区的水资源平衡也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相比之下,很多人觉得黄河是伟大的母亲河,水流十分湍急,并且打流经北方许多地区,实际上,黄河水每年的流量只有580亿立方米。

何况这个数字还是根据黄河多年的平均流量来计算的,随时可能因为特定年份的降雨量、蒸发量以及其他环境因素而变化。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比如2022-2023年,黄河流域的径流量仅有384.11亿立方米,这么小的水流量,根本没办法和长江相提并论。

大陆气候多样,南北降雨量差异较大,华南、华东、华中的降水量相对来说多一点,而北方地区的华北、东北、西北的降水量相对较少。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就拿广东省来说,他们的年降水量大概在1500毫米至2000毫米之间,珠江三角洲地区可能更高,而北京市的年降水量只有500毫米至700毫米,以夏季为主要降水期。

内蒙古降水就更可怜了,在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年降水量大约是3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冬天几乎不下雨。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北方人比南方人多,需要灌溉的农户也多,人均用水量比较大,这就导致北方陷入缺水的局面,有网友经常这样调侃大陆的水资源分布情况: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天河工程的大胆设想

正是因为这些外部环境的因素,我们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设想,当时的技术实力还不成熟,项目进展十分缓慢。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那时候甚至都没有“天河工程”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工程技术最复杂的水利设施。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在黄委会主任王化云陪同下于开封北郊柳园口视察。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一直以来,毛主席心系百姓,面对“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水患,他寝食难安,想尽一切办法想要解决困扰了中国数千年的问题。

将来黄河水不够用,需要从长江流域引入,专家团队早就再次勘探许久,打算把通天河挖一个口子,用一条人水道连接黄河。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毛主席了解到这个计划,激动地拍手叫好,到了1958年3月,中央批准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这是“南水北调”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中央文件。

如今这项工程已经投入大量资金,造福了上亿民众,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用水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如果推翻重建水利设施,必将导致成本增加。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于是,人们才有了“天河工程”的大胆设想,2014年,中科院王光谦院士,第一次在自己的团队内部提出“天河”的概念。

在课堂上,他对自己专业的学生讲述了北方缺水的问题,要想让全国水资源分配均衡,现在最划算的可行性方案就是增加黄河流域的降雨量,从根源缓解缺水。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之后学生们开始讨论这个课题,有人说,可以利用大气的流动性,在距离地面10千米的高空建设水汽引导设施,从而稳定的从南向北输送水汽。

整个项目就像在天上开设运河,只不过这条河没有具体的管道输送,只是把水汽引到缺水地区,因此得名“天河工程”。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这个设想听起来离谱,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过去十几年,全球各地都在发展气象科技,用携带特殊化学物质的“导弹”实现人工降雨。

只不过气象导弹的制造成本太高,发射时也要经过大量实际考察,必须条件事宜才能达到降雨的效果,缺点是效率太低。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经过计算发现,如果“天河工程”能够成功建设,那么每年北部地区的降水量会增加25亿立方米,成效还是相当巨大的,目前主要是发射组网卫星,通过主动和被动多手段综合,实现高精度探测。

这项工程建造难度不小,毕竟目前没有大规模增加降雨的气象工具,因此遭到很多人质疑,这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斥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从天上调水,是胡闹还是壮举?

目前大陆已经尝试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一设想真的能够实现,为亿万百姓解决用水问题。

参考资料:

环球网——《“天河工程”被指仓促上马 研究团队未回应质疑》

南方新闻网——《打造润泽粤西的“人工天河” 这个工程掀起建设高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