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4 创业投资,到了拼「人脉」的时候了

作者:IT桔子

来源丨IT桔子作者丨吴梅梅编辑丨Judy

封面图来源|文心一格

2024 年了,还有人出来创业吗?IT 桔子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就已经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团队了。其中有的创业项目一成立就获得风投的支持,在当下已然是凤毛麟角。我们先看看一季度,投资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公司,以及他们的融资情况。

2024 创业投资,到了拼「人脉」的时候了

字节副总裁任利锋离职创业做跨境电商今年 1 月,字节跳动旗下虚拟现实业务 PICO 副总裁任利锋已正式离职。任利锋与其他互联网大厂高管离职选择 AI 赛道创业不同,此番,他离职后的创业方向选择了进军跨境电商。据悉,他的新公司名为数美万物,或为独立站的形式。消息人士透露,该创业项目已获得来自红杉中国和 IDG 资本的投资,投后估值超 5000 万美元。任利锋的创业项目初始团队成员有不少来自抖音,其中还有抖音元老级人物的加入,如前抖音运营负责人李恬已加盟数美万物。

2024 创业投资,到了拼「人脉」的时候了

清华计算机博士创业做大模型今年 3 月,序智科技注册成立不足 2 个月,公司就获得千万元天使投资,投资方包括英诺天使基金、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等。这两家基金的创办人出身于清华大学,基金以投资清华系校友创业者而闻名。根据公开资料,北京序智科技创始人、CEO 秦禹嘉正是清华大学的计算机博士,曾经还拿过百度的奖学金。实际上,投资圈里的「清华系民间资本投资清华系校友创业者」已蔚然成风。在实力创业团队更少见的市场环境下,资方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彼此形成了一种紧密的情感连接(信任)和认同感,从而能够率先拿下早期投资权。据介绍,序智科技是一家用 AI 大模型技术打造数字劳动力 (Al Agent) 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构建了一个行为工作流知识的价值共创社区,还把互联网平台的「知识创作」进化成了「行为创作」。

2024 创业投资,到了拼「人脉」的时候了

图源:百度博主

2024 创业投资,到了拼「人脉」的时候了

中科院物理所博士科研项目产业化2024 年 2 月,中科量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及天使轮投资,科实资本、中科院物理所姬忠庆博士作为发起股东,也是投资方。中科量仪将承担中科院物理所稀释制冷机项目产业化任务。稀释制冷机是一种可以提供接近绝对零度极低温环境的高端科研设备,是开展固态电子系统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所必需的核心设备。作为中国低温实验技术和低温物理研究的发源地,中科院物理所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就研制成功了大陆第一台湿式稀释制冷机。物理所姬忠庆博士团队于 2021 年 6 月率先研制出了国产无液氦稀释制冷原型机,实现了 10mK 以下的极低温。2023 年 3 月 28 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400 微瓦无液氦 稀释制冷机研制」顺利通过了第三方技术测试。不只普通创业者融资需要拼人脉,大部分投资人找项目也需要拼人脉。资方科实资本虽然才成立不过 4 年,在投资圈可谓「名不见经传」,如何抢占投资先机?据其公众号介绍,科实资本核心团队具有 30 多年的军工科研生产经验,长期关注先进制造领域,曾负责管理过陕西省级集成电路基金、西安高技术军民融合专项基金。一方面,是对产业的深耕和理解,另一方面,对科学家的包容和大力支持,允许其专注于科研工作,机构帮助他做好工商注册手续等可见的投后服务工作,或是这家新机构率先出手博士科研新项目的底气。

2024 创业投资,到了拼「人脉」的时候了

北理工团队研发临床微流控芯片

今年 3 月,北京诺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善科技」)完成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无限基金 SEE FUND 独家投资,资金将用于公司全功能微流控类器官芯片的临床前研究。

诺善科技成立于 2024 年 1 月,注册于北京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专注开发用于肺癌药敏测试的全功能微流控芯片。

据悉,公司 CEO 为魏泽文,核心团队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及北京协和医院,长期投身类器官领域研究,并获得了逾千万元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支持。

IT 桔子了解到,魏泽文早在 2021 年就创业,成立了北京奥格达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平谷区,今年改迁到大兴区,同时在这设立了一家新的主体「诺善科技」。

据动脉网报道,目前经过三年的研发,诺善科技已完成了芯片的原型开发,并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展了国内首个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癌症药敏测试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

以上四个案例中,后面两个都是属于科研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项目,这个也是目前市场上早期投资的一个典型代表,可以预见未来此类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有众多的新项目或将从实验室走向创投市场。

2024 创业投资,到了拼「人脉」的时候了

创投圈的人脉过往我们的认知里,创业者是需要主动寻求投资的,是这场交易里的被动选择方。现在,情况可能有些不同。在市场冷淡的当下,新的创业投资语境下,交易的双方更加平等了。关于这些寥寥无几、还在场的初创企业的创业者和投资方,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种简单而直接的关联,那就是「人脉」。人脉不是说弄虚作假的关系,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对于一家刚刚成立几个月的新公司而言,它能拿到第一笔外部股权融资(通常是天使轮或者种子轮)非常不容易,有几种情况:资历足够牛的团队比如大厂 VP 以上大佬级别的创业者往往可以很快吸引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跟进;而来自于某一个细分领域的专家(运营/操盘手),或者掌握了一项新的核心技术(先进制造/医疗/高精尖),履历可能朴实无华,为人低调,最早能够接触到他们、并能投进去的,往往是圈子里互相信任感比较强的一批人。这个圈子包括校友圈、同事圈、老乡圈、朋友圈等等,从家乡、学校到工作、社交,不同的维度下,构建了一张张以人为中心的复杂关系网。比如,浙商创投主要投资浙江的企业家,今年 Q1 就投了恒鼎材料;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投资了清华系的创业者创办的序智科技。除此之外,一些符合地方政府招商政策的产业项目也能得到政府引导基金、国资类的支持,如力合科创今年初投资的一家集成电路芯片研发商模拟微电子(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国资投资的芯片元器件代工厂宁波萃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于综合性的头部 VC 机构,在早期投资时会遇见诸多知名度不高、深耕单一领域的投资机构,他们可能有竞争,也可能还会成为项目下一轮融资的合作方。

微信又双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

2024 创业投资,到了拼「人脉」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