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遒劲洒脱 脱俗傲骨 司马迁祠的“高山仰止”题匾就出自他之手

作者:陕西网渭南站

浩瀚的历史长河湮灭了无数文人志士,可是无论光阴怎样荏苒,有一个名字始终闪亮在世界的文化舞台上,他便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是韩城人,祖孙四代均为当时的朝中重臣。

遒劲洒脱 脱俗傲骨 司马迁祠的“高山仰止”题匾就出自他之手

司马迁祠位于韩城市南10千米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整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祠墓坡下东北方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上书“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是元明时期的建筑,上书“高山仰止”四个字。

遒劲洒脱 脱俗傲骨 司马迁祠的“高山仰止”题匾就出自他之手

而这四个字,便是由韩城人强汉三所书。强汉三(1901~1985),又名逸民,韩城古城强家巷人。因父母早亡,在县四年制高等小学毕业后,就任私塾教师。

遒劲洒脱 脱俗傲骨 司马迁祠的“高山仰止”题匾就出自他之手

强汉三书法作品收藏于韩城古城状元府

“高山仰止”这四个字,是强汉三的名作之一。强汉三是革命家、政治家、书法家,平生喜爱书法绘画,真草隶篆,端庄洒脱,又擅长画山水。性格刚直,对人和蔼。别人求他办事,总是诚心相助。中年时,他的书法已闻名全县,牌匾、碑文、中堂、婚、丧、春联,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墨迹。司马迁祠前“高山仰止”大匾便是他中年所书。他用神来之笔昭示着汉太史司马迁的光芒,他用琴瑟之韵演绎着书法的绝妙。真、草、隶、篆遒劲洒脱,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脱俗的“傲骨”。如今登上司马迁祠,游客慕名拜谒“史圣”司马迁时,这块木牌坊是必经之地。

遒劲洒脱 脱俗傲骨 司马迁祠的“高山仰止”题匾就出自他之手

这座木牌坊矗立在司马古道旁,牌坊两面各有题辞。前为“高山仰止”,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句。“景行”是大道、正道。“止”同语气助词“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高山可以瞻望,大道可以行之。用在这里寓意司马迁人格如山,行人敬仰;司马迁走过的道路是一条追求真理之路,我们应沿着他走过的道路奋勇前行。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有:“《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话是用来赞美孔子的。

  后面的题辞为“既景廼(同‘乃’)岡(同‘冈’和‘岗’)”,语出《诗经•大雅•公刘》。“景”,考日影以正四方;“岡”是登高以望。诗的本意是说只有站在高处,才可找准方向。寓意要瞻仰司马迁的仪型,要学习他是伟大人格,只有登上这座高岗。

遒劲洒脱 脱俗傲骨 司马迁祠的“高山仰止”题匾就出自他之手

从此迤逦而上,走完99台阶登道就进入了祠院,祠院大门上书“太史祠”三个字。信步而入,祠内古柏参天,环境幽静,让人如登青云,如临仙境。

  登上山巅,向东望去但见滔滔黄河,西眺只见巍巍梁山,南瞰是悠久的魏长城,北观有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景象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来源:陕文投韩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