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译史||《茶花女》在中国的翻译与改写

作者:翻译教学与研究

本文来源:《情之嬗变:清末民初《茶花女》在中国的翻译与改写》转自:暨南大学出版社

译史||《茶花女》在中国的翻译与改写

Alexandre Dumas,fils(小仲马)

1824.7.27 — 1895.11.27

《茶花女》是对中国近现代文学和文化影响最大的艺术译介作品之一。中国清末第一部最具影响力的翻译小说、中国人最早尝试的欧式话剧演出作品以及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演唱的西洋歌剧无一例外都是《茶花女》。这部作品不仅镌刻着中国人在小说、话剧、歌剧甚至电影等艺术领域开拓的足迹,更为重要的是,它推动了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西方以“浪漫爱”为标志的现代情感观念的接受与启蒙,开启并引领了中国言情传统的现代变革。

《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Alexandre Dumas,fils)于1848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它讲述的是巴黎名妓玛格丽特和青年阿尔芒的浪漫爱情故事。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青年阿尔芒爱上了巴黎名妓玛格丽特,可他们的爱情受到阿尔芒父亲的阻挠。阿尔芒的父亲出于身份地位的考虑劝说玛格丽特,让她为阿尔芒的前程和阿尔芒妹妹的婚约着想,放弃这段感情。玛格丽特接受了他的请求,制造了变心假象,让阿尔芒怀着怨恨离开了她。玛格丽特选择了自我牺牲,但同时也经历着内心的煎熬,积郁成疾而离世。阿尔芒后来发现真相,但一切已无法挽回。

这个“‘爱’的神话”,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进入中国,对中国文学、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茶花女》在中国近代文艺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清末民初的文人看来,它是“西土说部入华之第一策”,它树立了西方文学在中国文人眼中的新印象,很多人是因为《茶花女》才开始了解外国文学的。

1899年,林纾和王寿昌翻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最具影响力的翻译小说。1907年,李叔同等人在日本东京公演了《茶花女》选幕,这是中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可以说,《茶花女》在中国小说和戏剧的现代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其次,《茶花女》译入中国后,其受欢迎程度和不断被模仿的事实,使它已经不再是一部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近代诗人陈衍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小说行世,中国人见所未见,不胫走万本。”不少人在文学创作或现实生活中,都以模仿“茶花女”为荣。

晚清著名翻译家严复有诗句“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这是对《茶花女》影响的生动描绘。

据笔者粗略统计,自1899年林纾和王寿昌翻译出版《巴黎茶花女遗事》迄今,《茶花女》在中国的译本有近两百种。文类包括小说、歌剧和话剧。其中,以小说的翻译最多。根据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及《茶花女》中国翻译和改写作品的出版情况具体出版情况,《茶花女》在中国的翻译和改写活动可分成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清末民初,即1899年至1918年。这一时期横跨清末到五四以前,译作和改写作品形式丰富,故事内容与时代话题密切相关,屡屡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为《茶花女》的进一步传播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时期是1923年至1939年。这个时期属于五四退潮、左翼文学兴起及抗日战争爆发前期,这一时期的《茶花女》文本都是译作,几乎没有改写作品。这时的译者与林纾相比,更为专业。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出版了国人自己翻译的《茶花女》英译本。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仲马改写的《茶花女》话剧和威尔第的《茶花女》歌剧,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且都被译成中文出版。

第三个时期是1946年至1948年。1939年到1946年,由于国内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茶花女》作品的译介和出版活动相对停滞。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茶花女》的译本重新出版印行。

第四个时期是1955年至1959年。1955年后,新中国文学和文化事业开始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作为外国经典名作的《茶花女》开始得到新中国艺术家们的关注,虽然这个时期的译本不多,但可喜的是,《茶花女》歌剧迎来了新发展。

第五个时期是1979年后至今。从1959年到1979年的整整二十年,我们很难找到《茶花女》的正式出版物;直到1979年,陈林和文光重译了《茶花女》,这部西方名作才得以“重见天日”,使《茶花女》的翻译和改写活动在改革开放、重塑西方经典的热潮中勃兴。

将上述五个不同时期的中国版《茶花女》文本相比较会发现,清末民初的《茶花女》翻译和改写活动最为独特;而且,相比其他时期而言,翻译和改写的各类“茶花女”故事,内容最为丰富。

首先,清末民初的“翻译”,更准确来说,其实是对作品的一种“跨文化的改造”。这时发生的翻译现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字词对译,它至少包括了“意译、重写、删改、合译等方式”。而且,这一时期的文人不仅翻译《茶花女》,还用中国故事改写《茶花女》,创造了本土化的“新茶花”。其次,清末民初《茶花女》改写本的形式十分多样,不仅有小说故事,还有戏剧、评话等。最后,这一时期的《茶花女》改写本,故事内容新奇多样。有译者将它写成是两性“忠贞”的教本,又有改写者将这段爱情置换成“救国女英雄”传说,还有作家移花接木,衍生出“寡妇恋爱”的故事。

《茶花女》的主题是爱情,情感描写和由此引发的共鸣是“茶花女”故事长盛不衰的要素。就此而言,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茶花女》的翻译和改写,也始终是围绕着情感主题来展开的。

然而,却较少有人系统地考究过以下问题:清末民初《茶花女》在中国的翻译和改写文本,它们所传达的爱情观念与原作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些改变从哪种程度上回应甚至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谈到中国社会的转型,人们多半关注的是文学、文化传统或社会体制的变革,甚少有人将情感观念转变看作社会转型的重要面向。当我们对比五四前后中国人对情感的认识和表达,就可发现,传统的“发乎情,止乎礼”的理念,似乎一夜间被“自由恋爱”和“浪漫情感”所取代。

这之间到底经历了怎样复杂的演变过程?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自然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清末民初,大量译入的西方言情小说也在逐步改变人们对情感问题的认识。由此,要想对晚清到五四时期情感观念的演变有所了解,这一时期的《茶花女》在中国的翻译和改写文本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个案。做出此论断原因有二。

译史||《茶花女》在中国的翻译与改写
译史||《茶花女》在中国的翻译与改写

其一,林纾和王寿昌1899年翻译出版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是第一部在中国引起轰动的西方言情小说,它可说是最早且最形象地将西方“浪漫爱”模式传入中国的作品,在这部作品身上,西方的浪漫主义和中国传统的“情教”(the cult of qing)得到了最直接的融合。它为中国言情小说的写作开启了以“哀情”和“浪漫”为主要元素的新的书写格局。

其二,还应考虑的是,五四时期高举“浪漫爱情”旗帜的众多作家,都直接受到林译《茶花女》及其他作品的影响,比如郭沫若,他在自己的自传中就曾提到,林纾翻译的三部外国作品在他年轻时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而且,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茶花女》极有可能是不少五四青年接触现代情感理念的启蒙之作。

译史||《茶花女》在中国的翻译与改写
译史||《茶花女》在中国的翻译与改写

从上可见,清末民初的《茶花女》文本已成为中国近现代言情文化变迁的一面不可多得的透视镜。

对此进行考察,不单可以勾勒出中国言情文化变迁的轨迹,展现隐藏在情感问题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运作,还可以从“情感”的维度重新审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