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蒙山沂水雁高飞 四雁融合共创富丨张荣俊:服务万千莓农 奔向“莓”好生活

作者:在临沂客户端
蒙山沂水雁高飞 四雁融合共创富丨张荣俊:服务万千莓农 奔向“莓”好生活

在临沂客户端讯 又是一年草莓红,又闻大棚草莓香。在费县上冶镇翟家庄村临沂微一果蔬种植家庭农场的草莓大棚里,众多游客在体验采摘乐趣。不远处的温室大棚里,工人们繁育草莓种苗,力争早熟草莓抢“鲜”上市。

蒙山沂水雁高飞 四雁融合共创富丨张荣俊:服务万千莓农 奔向“莓”好生活

“‘空中’草莓使用了无土栽培、微喷灌溉等技术,可摘可赏,也节约了人工,4个大棚只需要2至3名莓农就能照看过来。”山东农家政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荣俊如是说。

作为上冶镇的“归雁”代表,上世纪90年代,张荣俊离开家乡到济南,一直从事草莓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他发现,很多农民习惯传统种植模式,不愿意打破常规,不重视技术与管理,收益时好时坏,甚至赔钱。“作为一名流动党员,我应该将先进的草莓种植管理技术带回家乡,为费县草莓产业发展助一把力。”2020年4月,张荣俊响应“四雁工程”政策号召,以“归雁”身份返乡创业,成立了临沂微一果蔬种植家庭农场。

蒙山沂水雁高飞 四雁融合共创富丨张荣俊:服务万千莓农 奔向“莓”好生活

张荣俊是“农家政”服务品牌的创始人,最早提出了“农业临床”的概念,会同山东省农科院、临沂市农科院专家编制《现代草莓健康栽培技术》,制定了《农家政草莓临床应用技术企业标准》,将草莓种植管理全要素总结为“根茎叶花果、水肥光气温、病虫草鼠苗、天地人种药”20个字,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标准化,指导种植的草莓提前两个月上市。

面对逐渐饱和的草莓市场,张荣俊推进品宣与销售融合,果断开辟新市场。他三进北京新发地,带着香味扑鼻、口感上佳的早熟草莓找收购商谈合作,签订购销合同;牵头成立临沂市草莓产业联盟,注册“农家政”“食安九州”两个商标,进行规范化管理,莓农每亩地年增收3万元,种植的新品种“白雪公主”“感动自己的绿色草莓”,每个能卖到5元,供不应求,让莓农尝到了丰产又丰收的“甜头”。

蒙山沂水雁高飞 四雁融合共创富丨张荣俊:服务万千莓农 奔向“莓”好生活

2022年,“归雁”人才、“草莓保姆”张荣俊当选临沂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他立志让家乡的草莓产业做精做强,让人们品尝到更新鲜、香甜、安全的草莓鲜果。

按照党代表活动组的工作计划,结合费县提出的“村企共建”发展模式,张荣俊联系指导上冶镇4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草莓大棚种植,为当地2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累计创收1000余万元。

作为省农业农村厅认证的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张荣俊承担了全省的“师傅带徒”试点项目,探索创新草莓种植“4+1”培训服务模式,利用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专、自身造血功能强的生态家庭农场,让更多莓农来基地“抄作业”的做法,获得了部委、省、市相关专家和广大莓农的一致好评。“张师傅提供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改种新品种、使用新技术后,每亩地营收翻了一番。”上冶镇草莓种植户郭永士说。

看到家乡草莓产业稳步发展,张荣俊招引6名费县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让家庭农场变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加油站”。

张荣俊还面向全国招生,办起了培训,累计线下培训1.8万多人,线上服务10万多人次。“我将继续努力,大力推广草莓种植管理技术,不断扩大辐射和应用范围,让更多企业和莓农受益,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张荣俊满怀信心地说。

临报融媒记者 赵泽军 通讯员 李光宇

编辑: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