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什么是因果?佛教中的众生轮回是什么意思

作者:野史狂人

在佛教中,众生的轮回不仅仅是生与死的循环,更是在不同存在层面上的转换。这种转换被称为“业力轮回”,其中“业”是一个涵盖所有有意识行为的巴利语词汇,包括心理、言语和身体三个方面。

佛教的“因缘生法”展示了业力的作用过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目前的境遇大多是过去行为的结果,而现在的行为又将决定我们未来的境遇。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效应,好的业力会以祝福的形式回到我们身上,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的来世,而坏的业力则会导致较低层次的转世。一个人死后可能会根据他或她在过去生命中积累的业力,转世为不同的人、动物或其他任何生物。

什么是因果?佛教中的众生轮回是什么意思

业力可分为三种:有功德的行为,如慷慨、道德和冥想,这将有助于获得涅槃,即解脱之道;无功德的行为,如贪婪、仇恨和妄想,这将导致投生地狱;以及中性行为,这没有道德意义。转生则发生在宇宙的三个境界:无形态界、有形态界和欲望界,这取决于一个人的业力。

下面狂人将阐释佛教的轮回,并以图解的方式说明轮回的概念。

什么是因果?佛教中的众生轮回是什么意思

四大岛屿,出自缅甸佛教宇宙学手稿

佛教中,宇宙包含地球和其他行星,以及太阳和月亮。梅鲁山位于中心,周围环绕着七个同心圆的山脉,中间有七条大河。在它们之外是浩瀚的海洋,有四个以生长在其上的巨树命名的大岛:北面是圆形的乌塔拉库鲁岛,南面是菱形的赞布迪帕岛,东面是半圆形的普巴维德哈岛,西面是方形的阿帕拉戈亚纳岛。乌塔拉库鲁岛有一棵许愿树,可以满足岛上居民的一切需求;这些幸运的岛民拥有最令人羡慕的生活:他们从不生病,寿命长达千年。Pubbavideha 岛和 Aparagoyana 岛的岛民总是出生在同一个岛上。南方的赞布地帕岛是我们的地球,这里曾出现过二十八位佛陀,其中以悉达多太子菩萨为最。

无形态界是第一层,包括四个无形态的梵天层面,这些梵天没有物理身体,完全由心灵构成,但如果他们想要被看到,也可以创造一个物理身体。他们并未完全摆脱痛苦的束缚,但在这里经历的痛苦要比有形态界中的痛苦轻微得多。这些梵天无法听到佛陀的教诲,因此他们永远无法达到开悟。

31.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 bhuṃ(既不感知也不不感知的领域)

30.Ākiñcaññāyatana bhuṃ (虚无之境)

29.Viññānaññcāyatana bhuṃ(无限意识的境界)

28.Ākāsānaññcāyatana bhuṃ (无限空间的领域)

什么是因果?佛教中的众生轮回是什么意思

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 bhuṃ(既不感知也不不感知的领域)

有形态界是第二层,居住着有物理身体的梵天,但他们不享受感官乐趣,这是一个痛苦较轻的地方。这个领域由16个层面组成,居住着分为四类的不同禅定状态的有形态梵天。这些有形态梵天如果了解到佛法,就有可能达到开悟。

第四禅定,由七个层面组成,其中前五个层面被称为清净天堂,只有处于往生阶段的开悟者才能转生。

27.Akaniṭṭha bhuṃ (绝世天神的境界)

26.Sudassī bhuṃ (清视天神的境界)

25.Sudassā bhuṃ (美丽天神的境界)

24.Atappā bhuṃ (宁静的天神境界)

23.Avihā bhuṃ (持久天神的境界)

22.Asaññasatta bhuṃ (无意识的天神境界)

21.Vehapphala bhuṃ (硕果累累的天神境界)

什么是因果?佛教中的众生轮回是什么意思

Vehapphala bhuṃ (21) 和 Asaññasatta bhuṃ (22)

第三禅定,这三个层面拥有拥有光环身体的梵天。

20. Subhakiṇṇā bhuṃ (光芒四射的天神境界)

19.Appamāṇasubhā bhuṃ (拥有无限荣耀的天神境界)

18.Parittasubhā bhuṃ (荣耀有限的天神王国)

第二禅定,这三个层面的梵天有一个具有不同程度光泽的身体。

17. Ābhassara bhuṃ (流淌光芒的天神境界)

16.Appamāṇabhā bhuṃ (天神的境界,拥有无限的光芒)

15.Parittābhā bhuṃ (荣耀有限的天神境界)

第一禅定,最低等级的层面

14. Mahābrahmā bhuṃ(大梵天的境界)

13.Brahmaparorita bhuṃ (梵天大臣的境界)

12.Brahmapārisajja bhuṃ(梵天随从的领域)

欲望界是第三层,包含了七个幸福层面(六个天神层面和一个人间层面)和四个不幸层面。

六个天神层面

11. Paranimmitavassavatī bhuṃ (享受他人为他们创造的感官愉悦的天神境界)

10.Nimmānarati bhuṃ (乐于创造的天神王国)

9.Tusita bhuṃ (幸福和满足的天神境界)

8.Yāmā bhuṃ (极乐境界)

7.Tāvatimsa bhuṃ(三十三位神的领域)

6.Cātummahārājika bhuṃ(四大国王的天堂)

什么是因果?佛教中的众生轮回是什么意思

Tusita bhuṃ (幸福和满足的天神境界)

如上图,右边是 “幸福和满足的天神境界”(六个天神层面之一),这里的竖琴手和舞者正在款待一位天神。所有未来的佛(菩萨)在其倒数第二世之前都会在此天堂降生。在“幸福和满足的天神境界”的左侧是须陀洹天,在这里,一位天神被其他十位虔诚的天神围绕着。“幸福和满足的天神境界”是最美丽的天界。

什么是因果?佛教中的众生轮回是什么意思

Cātummahārājika bhuṃ(四大国王的天堂)

如上图,“四大天王的天堂”是六个天神层面中最低的,位于宇宙柱子下方的三分之一处。这是四大国王的天堂,他们守护着主要方向的象限。四位国王中的一位坐在一侧,一位女性神灵坐在另一侧。萨卡的车夫马塔利带着尼米国王去参观天堂和地狱,其他居民是天上的音乐家和树精,太阳在右边,月亮在左边。

什么是因果?佛教中的众生轮回是什么意思

Manussa bhuṃ(人类)

人间层面

5. Manussa bhuṃ(人类)

人间是欲望界的另一个层面,虽然这里既有痛苦也有快乐,但这个层面却是最幸运的,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发生道德主动性的领域,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实现完美觉悟的领域。这里的众生拥有一定程度的功德,能够自我保护。他们可以听到并学习佛陀的所有教诲。菩萨偏爱人间,因为这是服务世界和完善佛果所需的最佳领域。

四个不幸的层面是最低的,在这里,众生为他们前世所犯的恶业付出代价。佛教认为,因为恶业,众生会转世为动物,鬼魂和饿鬼拥有不同程度的畸形身体,通常肉眼无法看见。

四个不幸的层面

4.阿修罗界:这个层面的居民强大而好战,与天神相对立。

3.饿鬼界:这个层面被称为“悲哀之境”,人们在做善事时会与这些生命分享功德。

2.牲畜界:这个层面并不宜人,因为众生必须为了生存而寻找食物和相互争斗。

4.地狱界:这个是最低的层面,位于地球之下,在南岛的最深处。这里有八种不同程度的惩罚:Sanjiva、Kalasutra、Sanghata、Roruva、Maharoruva、Tapana、Mahatapana和Avici。在这个领域中没有快乐,只有痛苦,这是最糟糕的转世之地。

什么是因果?佛教中的众生轮回是什么意思

牲畜界

什么是因果?佛教中的众生轮回是什么意思

地狱界

如上图描绘的地惩罚状态。守卫用滚烫的铁链捆绑着地狱的居民,让他们从地狱的施刑者那里了解自己的命运,许多人被放在熔化金属的大锅中焚烧,一个人被红色的熔化金属灌入喉咙,一些人沿着黑线留下的印记被砍成碎片,一些人在酷热的地面上奔跑,还有一个人正在爬上一棵长满荆棘的树,而地狱之犬就在下面等着,一旦他掉下来就会把他生吞活剥。

善恶业力会带来幸福或痛苦的轮回,经过多次轮回后,如果人们能够斩断对欲望和自我的执着,就能达到涅槃,这是一种解脱和离苦得乐的境界。佛教的轮回观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它教导我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未来,以及如何通过了解和实践佛法来达到最终的解脱和平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