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换一种风格来诠释岑参的《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作者:李恩甫
【换一种风格来诠释岑参的《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尊敬的读者朋友,感谢您在阅读的同时,动动手指为我们的努力点个赞吧!

五言古诗025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在那繁华长安城的一隅,矗立着一座庄严而神秘的建筑——慈恩寺浮图,亦即大雁塔。某个秋日,诗人岑参与友人高适、薛据一同踏上了一场攀登之旅,以期在高塔之巅找寻心灵的共鸣与哲思的启迪。

塔,其势如春潮涌动,自大地深处喷薄而出,孤高清傲,直指云天。它并非静止的雕塑,而是动态的生命力象征,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神圣的故事。站在塔下仰望,那塔身仿佛是通往天宫的阶梯,引人一步步脱离尘世的喧嚣,步入一个超脱的世界。踏上那盘旋而上的石磴道,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虚空中弥漫的历史气息相交融。

【换一种风格来诠释岑参的《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攀至高处,塔身愈发显得突兀挺拔,压倒性的气势笼罩着神州大地。其构造之精巧,形态之奇特,令人不禁惊叹于古代工匠们的鬼斧神工。四角之尖锐,竟至遮挡白日之辉,七层之高耸,几欲摩挲苍穹之顶。这不仅是物理高度的挑战,更是对心灵境界的探求。

立于塔顶,俯瞰世间万物,一切变得如此渺小而生动。指间滑过的飞鸟,耳畔掠过的惊风,皆化作自然的交响乐章。远眺群山,连绵起伏,如波涛般涌动,又似朝着东方疾行的骏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视线拉回近处,青槐夹道的驰道两侧,皇家宫馆错落有致,精致玲珑,秋色浸染,更显金碧辉煌。这繁华与宁静交织的画面,恰似一幅流动的长安秋意图。

目光越过繁华,落在那五陵北原之上。那里,万年古松青翠依旧,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一片青濛濛中沉淀。在这永恒的静谧之中,诗人与友人感悟到宇宙的净理,那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对善因的虔诚信仰。他们共同立下誓言,愿舍弃世俗的官帽,全身心投入对大道的追求,因为那里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精神滋养。

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更是一篇寄情于景、寓理于境的散文诗篇。它借登塔之举,描绘了壮美风光,抒发了豁达胸襟,探讨了人生哲理,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这场跨越时空的散文之旅,让我们不仅领略了唐代长安的风貌,更深深感受到古人那份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深情挚爱。

我们以笔墨铺就知识之路,期待您以行动共赴探索之途;我们以篇章构建思想之塔,鼓励您以评论添砖加瓦;我们以诚挚之心发起邀请,愿您以积极参与的热情回应。让我们共同在互动中启迪智慧,砥砺前行。

【换一种风格来诠释岑参的《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