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換一種風格來诠釋岑參的《與高适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作者:李恩甫
【換一種風格來诠釋岑參的《與高适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尊敬的讀者朋友,感謝您在閱讀的同時,動動手指為我們的努力點個贊吧!

五言古詩025

與高适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岑參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走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珑。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覺道資無窮。

在那繁華長安城的一隅,矗立着一座莊嚴而神秘的建築——慈恩寺浮圖,亦即大雁塔。某個秋日,詩人岑參與友人高适、薛據一同踏上了一場攀登之旅,以期在高塔之巅找尋心靈的共鳴與哲思的啟迪。

塔,其勢如春潮湧動,自大地深處噴薄而出,孤高清傲,直指雲天。它并非靜止的雕塑,而是動态的生命力象征,仿佛在訴說着一個古老而神聖的故事。站在塔下仰望,那塔身仿佛是通往天宮的階梯,引人一步步脫離塵世的喧嚣,步入一個超脫的世界。踏上那盤旋而上的石磴道,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的界限,與虛空中彌漫的曆史氣息相交融。

【換一種風格來诠釋岑參的《與高适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攀至高處,塔身愈發顯得突兀挺拔,壓倒性的氣勢籠罩着神州大地。其構造之精巧,形态之奇特,令人不禁驚歎于古代工匠們的鬼斧神工。四角之尖銳,竟至遮擋白日之輝,七層之高聳,幾欲摩挲蒼穹之頂。這不僅是實體高度的挑戰,更是對心靈境界的探求。

立于塔頂,俯瞰世間萬物,一切變得如此渺小而生動。指間滑過的飛鳥,耳畔掠過的驚風,皆化作自然的交響樂章。遠眺群山,連綿起伏,如波濤般湧動,又似朝着東方疾行的駿馬,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視線拉回近處,青槐夾道的馳道兩側,皇家宮館錯落有緻,精緻玲珑,秋色浸染,更顯金碧輝煌。這繁華與甯靜交織的畫面,恰似一幅流動的長安秋意圖。

目光越過繁華,落在那五陵北原之上。那裡,萬年古松青翠依舊,曆史的厚重與滄桑在一片青濛濛中沉澱。在這永恒的靜谧之中,詩人與友人感悟到宇宙的淨理,那是對生命本質的深刻了解,對善因的虔誠信仰。他們共同立下誓言,願舍棄世俗的官帽,全身心投入對大道的追求,因為那裡蘊含着無窮的智慧與精神滋養。

這是一首登高抒懷之作,更是一篇寄情于景、寓理于境的散文詩篇。它借登塔之舉,描繪了壯美風光,抒發了豁達胸襟,探讨了人生哲理,展現了對理想境界的向往與追求。這場跨越時空的散文之旅,讓我們不僅領略了唐代長安的風貌,更深深感受到古人那份對生活、對世界的獨特了解和深情摯愛。

我們以筆墨鋪就知識之路,期待您以行動共赴探索之途;我們以篇章建構思想之塔,鼓勵您以評論添磚加瓦;我們以誠摯之心發起邀請,願您以積極參與的熱情回應。讓我們共同在互動中啟迪智慧,砥砺前行。

【換一種風格來诠釋岑參的《與高适薛據登慈恩寺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