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作者:史明君心

前言

外蒙为什么不治沙?是不想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因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

蒙古人很纠结,他们也想治沙,可最悲哀的是他们发现自己做不到这件事……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反观大陆,近年来,治沙成效显著,因此,一些人便觉得我们可以和外蒙通力合作。

然而一些专家却语出惊人:通过植树来治沙,弊大于利。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专家的依据从何而来?事实真的如此吗?

“尴尬”的蒙古国

有去过蒙古国旅游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个草原“天堂”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土地沙漠化变得越来越严重,几乎和二十年前的我们非常相似,大陆西北地区曾面临严重的沙漠化,所以国家被迫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沙运动。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我们如火如荼地改造大地之时,三北防护林造起来了,胡杨林倔强地矗立在地面上,网格状的绿草也组成了一道道阻击沙漠的防线,沙漠变绿洲从此不是一个传说。

在大陆,我们给治沙工程下的定义是“攻坚战”,这是战役,每个治沙人都是战士,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愚公移山的传说,所以,建立起一道绿色长城,别人可能做不到,但我们行。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反观蒙古在这方面确实有点捉襟见肘,先前说过,他们不是没有沙漠化,也不是不想去阻止国内环境恶化,纯属就是因为外蒙做不到。

蒙古国科技并不算发达,除了微薄的工业和矿产之外,整个国家的底子基本上还是以畜牧业为主,和他们的祖先一样。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所以,中国那人工植被建设规模、沙漠固沙工程的惊人成本,还有需气象局、地方政府乃至人民子弟兵等系统配合的人工降雨技术,乃至是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人民群众们……这些蒙古想都不敢想。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北方人可能还记得,前两年大陆春季久违地出现了一次沙尘暴,就在2021年3月的时候,从蒙古国出现的沙尘暴席卷了大陆北部地区,甚至韩国和日本都受到了影响。

那一阵子蒙古特别尴尬,因为在此后的一个月中,狂烈的沙尘暴两度从蒙古国奔向了东亚几个国家,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都有谴责之声,但“可怜兮兮”的蒙古基本上没有做回应——似乎在无声的表示大自然太厉害了,我们能怎么办?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蒙古国让大自然背黑锅是极不人道的,因为蒙古为了发展经济,曾把自然放在了可以牺牲的位置上。

1992年,也就是苏联刚解体不久,蒙古就在矿产和农产品出口推动之下,开始了高速增长。

可在过度放牧和煤矿开采之下,蒙古国拿到了钱,却把自己的绿水青山给葬送了,有数据显示,从1940年到2015年,这个国家的气温增加了2.24度。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中国青年报,2023年4月25日发布

别看只增加了一两度,但这对于脆弱的生态来说是个非常严峻的考验,蒙古的降水量少了7%,整个国家也变得干旱起来,有四分之一的湖泊干涸,全国四分之三的土地受到荒漠化影响。

自然而然的,沙尘暴来了,当初蒙古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尽管他们靠着卖煤矿和牛羊赚到了钱,国家的环境也回不来了。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很多人说,大陆的沙漠化是因为人为活动引起来的,比如过度放牧和砍伐森林等等,而蒙古沙漠化则是因为自然因素以及气候变化为主。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现在人类有能力改造环境了,事实上,蒙古千百年的放牧活动才是加剧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一代又一代人的放牧,最终导致了草木植根的衰败,土壤不可避免地变成了沙子。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蒙古也想要做点什么,但他们没有钱,如果做和中国一样的固沙工程,那会把他们为数不多的家底都得扔进去,就这可能仍然填不满这个大窟窿。

最有意思的是,全世界人类在恢复生态环境这件事儿上,居然还不是非常一致的。按理说这是最大的政治正确,毕竟2021年那场巨大的沙尘暴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国际社会忧心忡忡,东亚这几个国家也都觉得这事儿有自己的责任,加上治理沙尘暴对蒙古来说确实有点难了,所以大陆、韩国和日本都开始对他们的沙尘暴治理方面展开了环境合作。

国外专家语出惊人

我们这边在准备好好治沙,可在2019年的时候,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的官网上出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这篇文章上提出的问题似乎有着明显的倾向,他们说,大陆的治沙可能会消耗水资源。

这听起来像是某种暴论,是无稽之谈,难道治沙还是错误不成?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图片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官方账号

《自然》杂志的观点还真就是这样的,或许有人看到这里,会产生有些混乱,毕竟大家所理解的沙漠全都是不毛之地,只有沙漠不那么严重的地方,才有一些耐寒植物和陆地脊椎动物存在。

国外专家说的好似我们种树会破坏沙漠中生活的小蜥蜴等动物一样,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到底有没有刻意忽略了大陆种树的大背景,国家的综合治理是为了人类和其他生命能够和谐生存。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关注的重点是那些新形成的沙漠,是可能对大陆百姓产生威胁的地方,在这里植树造林功德无量,而且防风固土也不全需要把沙漠变森林,种上草就行了,用不了多少水资源。

大陆治沙的成就不用赘述,我们都知道罗布泊干涸已久,沙漠从塔克拉玛干开始,从大戈壁蔓延到了东北的科尔沁等地,形势非常严峻,治理措施刻不容缓,所以,一系列退耕还林、禁止放牧等政策出台了。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到了今天,当年的管控措施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他国家纷纷以中国为榜样,学习如何治理沙漠化,早在1977年的时候,大陆代表就在联合国荒漠化的会议上分享了我们的经验,现在它们也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治沙的标准教材。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蒙古就是这样,他们选择和大陆合作可能就是因为大陆北方和蒙古极其相似,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蒙古国缺水,分布非常不均衡,首都乌兰巴托更是极其缺少水资源,同时母亲河图拉河还面临污染威胁。

所以,在缺水干旱的情况下,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也不管什么西方理论了,他不觉得种树弊大于利,直接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承诺,等到2030年的时候,蒙古国要种植至少10亿棵树。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结语

外蒙自己也知道,种这么多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需要其他国家的帮助,这也是国际社会通力协作的原因之一。

地球只有一个,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也和我们自己息息相关,中国自然义不容辞。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那首著名的蒙古民歌《乌兰巴托的夜》,作曲家在曲子中描绘了蒙古当地那如画的风景和宁静的生活,而现在蒙古拼了命地想要恢复到那种生活中,所以拿出了全国GDP的1%来种树。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种树就是这么一件朴实的事情,说白了他们是想要和大自然和解,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蒙古国可能不懂得什么叫做“天人合一”的道理,却确实很清楚,给孩子留一棵茂盛的大树,总比留一片炽热的沙漠要好的多。

为何外蒙不治沙?专家:植树治沙弊大于利,事实真的如此吗?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各抒己见!

本文内信源来自:

1.《《自然》提醒:中国沙漠造林或加剧水资源短缺,应选合适树种》观察者网,2019年9月25日发布;

2.《中蒙两国合作治沙,14年前就开始了》中国青年网,2021年3月21日发布;

3.《(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蒙古国种植“十亿棵树计划”全面启动》人民资讯,2021年10月10日发布;

4.《科学杂志《自然》》;

5.《蒙古国:气候与生态危机警钟在鸣响》中国青年网,2023年4月25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