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呵护“夜校热”,期待公共文化服务再延伸

作者: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呵护“夜校热”,期待公共文化服务再延伸

  “4月1日上午10点准时开抢!58门课程、21个上课地点,同步开班。”3月30日,一则由济南市图书馆发布的关于济南“YEAH归人”市民夜校2024“春季班”报名预告的公众号推文,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更丰富的课程选择和更方便的教学点安排,让不少市民喜出望外、争相参与。报名首日就有超14万人在线争抢2100个夜校名额,其中最受欢迎的课程更是在30秒内被抢空,火爆程度不亚于“演唱会抢票”。

呵护“夜校热”,期待公共文化服务再延伸
呵护“夜校热”,期待公共文化服务再延伸

  其实,夜校并非新鲜事物,作为盛行于20世纪的一种社会教育形式,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回忆。随着高等教育及网络的普及,夜校便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直到去年,已经开办七年的上海市民夜校突然走红,才让这股“夜校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翻红”,并席卷全国。短时间内,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新生活方式,成了不少人热议的话题。

呵护“夜校热”,期待公共文化服务再延伸
呵护“夜校热”,期待公共文化服务再延伸

  “在上海夜校火爆出圈后,我们也是从中看到了年轻人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正好图书馆前期也积累了不少社会资源。”济南市图书馆文化活动部主任李德虎坦言。借着这股“东风”,2023年12月,济图“YEAH归人”市民夜校正式开课。在报名端口开放当日,超过19000余人同时在线争抢270个学员名额,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需求就有市场,此次回归的市民夜校“春季班”能有如此高的关注度,也就不令人意外了。除了去年尝到市民夜校“甜头”的往届生们,随着此次“春季班”的扩容升级,越来越多的“准新生们”也开始跃跃欲试。

呵护“夜校热”,期待公共文化服务再延伸

  换个角度看,大众的追捧虽然为夜校带来了不小的热度和红利,但风口易逝,热度易散,如何将“重出江湖”的夜校办得既有声有色又深入人心?其实也向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抛出了新课题。夜校归根结底在于“学”,学什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期办学的经验下,为更好地对接公众需求,济南市图书馆在“春季班”的筹备前期,面向全市发布了社会合作招募令,通过考核选拔的方式,为学员集纳更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降低试错成本。除此之外,市图书馆还通过问卷调查和学员反馈等渠道,精准对接大众需求。面试技巧、木工、古装妆造、插画、扎染、公文写作……“春季班”最终精选出的58门课程,门类多样,覆盖了各行各业,尽可能地让这顿夜间文化大餐能更对大众的“胃口”。

呵护“夜校热”,期待公共文化服务再延伸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市民夜校“春季班”除了有丰富的课程选择,在上课地点的选址上,也考虑到了更多市民的需求。21个上课地点更加分散,其中不仅有图书馆、泉城书房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还有CCPARK创意港、宜家家居、山东文旅舜骋体育等多行业的新教学场景。可以说,这股夜校风不仅吹到了济南,还直接吹到了济南人的“家门口”。

呵护“夜校热”,期待公共文化服务再延伸

  可以看到的是,在新形势、新理念下,夜校正逐渐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但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却不应止步于夜校。近年来,济南也在不断摸索着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更适配的新路径。群众性小戏小剧示范巡演走进基层,泉城书房遍布全市各个角落,文化工作者下沉一线、赋能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嵌入到群众身边。济南对夜校的探索尤为可贵,如何更好地呵护这股“夜校热”,以此为启示探索出公共文化服务更多元的延伸形式,也是大家值得期待的。

  策划:张卫波

  记者:宋嘉祎

  出品:爱济南客户端文旅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