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智囊》全集:赵匡胤智挫徐铉

作者:喜欢讲故事的邓先生

宋朝初年,南唐后主李煜对宋太祖赵匡胤俯首称臣,每年都要派人来朝贡。

当时,南唐有三个著名学人,徐延休、徐铉、徐锴,时称“三徐”。而这三人之中,以徐铉最为知名。

《智囊》全集:赵匡胤智挫徐铉

这年,李煜遣徐铉来朝贡,依照惯例,宋朝政府要派一名押伴使跟随左右。朝中的臣子都久闻徐铉的大名,都怕自己的口才词令不如徐铉,因此谁都不愿意去。

负责这件事的宰相也很为难,最后实在没办法,就把这个难题交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听了宰相的报告后,就说:行了,你们退下吧,这件事我来处理。

没过多久,赵匡胤就下诏给殿前司,也就是掌管宫殿前禁卫军之名籍的官署,让其准备十个不识字的侍卫名单入宫。

拿到名单后,赵匡胤指着其中一个名字说道:这个人可以,就让他去好了。

《智囊》全集:赵匡胤智挫徐铉

群臣目瞪口呆,但赵匡胤已经定了,他们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莫名其妙就当上押伴使的侍卫在上司的催促下渡江和徐铉汇合。

一路上,徐铉口若悬河,侃侃而谈,随行的人都对他的博学和口才惊愕不已,唯独侍卫一言不发,因为他根本听不懂徐铉在说什么,只能嗯嗯哎哎的点头附和。

徐铉刚开始还没有察觉,依然喋喋不休,一直过了几天,见侍卫也没吱个声,他也就沉默不语了。

对这件事,岳珂,也就是岳飞的孙子,曾经这样评论。

他说:当时朝廷中也不乏饱学之士,比如陶谷和窦仪,如果派他们去答辩,难到就不如徐铉吗?实际上,这是太祖认为大国的体统不应该如此。这也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等策略吧?

确实,如果赵匡胤派一名能说会道的人去和徐铉辩答,输了,有失国体,赢了,以当时两国的巨大实力差距而言,也不是多么光彩的事情。

况且,自古文人相轻,徐铉就算输了,也不一定真的服气。

赵匡胤这种以愚对智的高明策略在他身上也有体现。

宋朝出兵灭南唐时,李煜两次派徐铉使宋,以谋求和平。

第一次徐铉对赵匡胤说: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

赵匡胤直接回答: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

只一句话就怼得徐铉哑口无言了。

《智囊》全集:赵匡胤智挫徐铉

第二次使宋,徐铉极力为李煜开脱,称李煜并不是拒诏,而是因为生了病。其言辞恳切,和赵匡胤反复争辩,赵匡胤当然说不过他,最后,赵匡胤拔剑而起,怒斥徐铉道:“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

看吧,既然争辩不过,那就实话实说好了,结果简单直白一句话,立刻就让徐铉闭了嘴。

赵匡胤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以愚困智这种技巧其实也可以广泛的应用在生活中,特别是对那些喜欢夸夸其谈,喋喋不休的人,只需要不睬他,当他不存在,自然就能让他知难而退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