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作者:知产前沿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春意盎然,智慧同行。在众多信息通信知识产权界专家、IPR、律师朋友的关心与支持下,第二届知产前沿信息通信论坛(IFIF 2024)于2024年3月13日在上海龙之梦大酒店圆满闭幕。

此次活动由 YIP Events & 知产前沿新媒体 & 合规Plus 联合主办,两天的大会及半天的会前研讨会以“通信领域SEP治理的实践及探索”为主题。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在3月12日的论坛上,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合伙人马景辉为本次大会带来“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主题演讲。知产前沿现将马老师的现场主题发言内容整理成文,供知识产权业内人士参考学习。

目次

一、5G标准必要专利的数量

二、5G技术的主要专利持有者

三、6G技术发展态势

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体现之一,不仅承载着企业与国家在通信领域的竞争,更是其重要的法律武器。每一次通信技术的进步都伴随着大规模的专利布局和申请,这些专利不仅代表了技术创新的成就,也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法律保护,以确保其技术成果不受侵犯。在通信产业中,拥有高质量核心技术专利的企业具有市场竞争的主导权,特别是在5G领域,拥有标准必要专利的企业更能在产业链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更大商业利益。

通过专业的布局和策略,企业能够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维护自身市场份额和利益。此外,专利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和普及。在通信领域,统一的技术标准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核心专利技术的拥有推动了通信技术的标准化进程,促进了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在全球通信市场竞争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国家更具竞争力。因此,大陆通过加强专利申请和保护工作,致力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以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专利在促进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既是技术创新成果保护的体现,也是产业竞争和国家战略的关键要素。当前,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层面,都高度重视专利工作,并在加强专利申请和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一、5G标准必要专利的数量

根据图一显示的情况,我们可以观察到5G标准必要专利的基本情况。在早期,大约从2017和2018年开始,该类专利的声明数量大约为一万到两万件不等。然而,到了2021年,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已经达到了2万件。截至2023年底,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0万件5G标准必要专利的声明总量。这10万件专利包括了专利申请和已授权的专利。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图一)

根据图二所示的情况,我们可以观察到获得授权的标准必要专利数量的情况。最初,即在2015年和2016年,该数量不到6000件,但随后逐步增加。特别是在2017和2018年,获得授权的标准必要专利数量显著增加。到了2021年,虽然相对于之前的数量略微下降,但总体仍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图二)

二、5G技术的主要专利持有者

下图统计了一些持有5G专利数量较多的企业,包括知名企业如高通、华为、爱立信、三星、诺基亚、中兴LG等。这些企业在5G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拥有大量专利。华为作为全球5G技术的领导者之一,在专利数量上名列前茅,拥有众多有效的授权专利,并在5G芯片和设备方面积累深厚。同样,高通在5G技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在5G标准必要专利方面占据一定比重,还积极参与了5G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此外,爱立信、三星、诺基亚等企业也在5G标准必要专利方面进行了大量布局。总体而言,持有5G标准必要专利的企业基本涵盖了全球多个知名企业,它们的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推动了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图三)

图三展示了企业声明拥有的5G标准比较专利数量,而图四则剔除了未授权的专利,重新统计了仅授权的数量。尽管基本上仍是相同的一些企业,但可能存在轻微变化。华为在专利数量上仍然遥遥领先,而高通略有下降。三星、LG等企业的情况则较为正常。新进企业虽然未声明大量标准比较专利,但实际上在授权专利数量方面也领先。根据这些持有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较多的企业进行的统计(如图五所示),前十名持有者大约掌握了近80%的标准必要专利,而接下来的30家持有者则占据约20%。剩余所有者加起来仅占少部分。总体而言,不同企业对于标准必要专利的掌控可能存在差异。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图四)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图五)

图六展示了中美欧、韩国和日本五个国家一些企业持有的标准必要专利的大致占比情况。据图示,中国企业持有的标准必要专利占比接近或超过了40%,其次是美国,而欧洲、韩国和日本的占比相对较低。这反映了这五个国家在5G标准必要专利方面的基本情况。鉴于5G标准相对已经确定,因此大多数企业对于5G标准必要专利的声明相对较为完备。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图六)

三、6G技术发展态势

2023年12月,3GPP宣布已经启动6G工作准备。然而,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5G的延伸,即所谓的5.5G。在关键指标如时延、带宽、速率和可靠性方面,5.5G的性能介于5G和未来6G之间。5.5G将为5G的后续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和核心能力,通过网络引进和技术增强,进一步提升5G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随着5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基本确定,当前和未来几年将成为6G专利部署的关键时期。

图七显示了国际电信联盟提供的6G时间表。根据该时间表,预计在2026年之前确定6G的需求和评估方法,在2030年确定6G的标准输出。根据3GPP在2019年公布的时间表,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开始对6G技术进行标准化工作,而完整的6G标准预计将在2028年上半年完成,随后在2028年下半年可能会有6G设备产品面市。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图七)

总体而言,目前全球范围内6G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技术路线尚不十分明确。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6G的运营目标、应用场景、基本指标以及潜在关键技术等方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关于6G商用研究的时间节点,国际电信联盟和3GPP等机构基本上都定在2030年左右。总的来说,6G标准的制定工作刚刚开始,仍处于早期阶段,具体技术路线和标准尚未完全确定。随着各企业和科研机构进一步深入研发,可以期待未来几年内逐渐形成6G标准。

图八展示了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6G应用场景及设计原则。如图所示,中心的三角形代表5G的核心应用场景,而外围的六边形则扩展出六个新的场景。最外围的圆圈代表了四个设计原则,包括可持续性、泛代智能、安全隐私弹性和连接用户。在这四个原则的基础上,ITU提出了六个具体的应用场景。首先,三个通信增强方面的场景包括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和超可靠通信,分别呈现为三个绿色的场景。此外,还提出了三个新的场景,包括泛代连接、通信感知一体化和通信AI一体化。泛代连接实际上也属于通信增强范畴,通过广泛的连接,当前的宽带和互联网服务有望延伸到偏远或人口稀少地区,以较低成本连接未接入的用户。通信感知一体化和通信AI一体化作为首次提出的新场景,旨在为通信外的功能提供支持。这些场景能够定义新的功能,例如感知精度、分辨率、检测概率以及与AI相关的分布式训练和推理能力,从而将感知和AI的新功能融入通信系统,进一步增强通信能力。

(图八)

图九展示了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一些6G功能,其中包括六个新增功能和九个增强功能。新增功能显示为图上半部分的蓝色区域,而增强功能则是下部绿色区域的九个方面。这些增强功能涵盖了提升数据速率、用户体验数据、频谱效率与区域流量容量、连接密度、移动性、时延、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隐私和弹性等方面。新增功能包括覆盖感知相关、AI相关、可持续性、无操作性以及定位等六个新特性。图中还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数值,这些数值是根据调查研究预估的目标值。随着标准制定和研究的进展,每个场景可能会在这些范围内具体定义数值。目前对于6G的应用场景、可能涉及的技术以及基本原则,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和愿景。基于这些共识和愿景,企业可以进行相关的知识产权布局。随着6G标准的明确,可以及时将相关专利声明为相应的标准专利。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图九)

当前,6G技术的制定仍处于初期阶段,未来通信技术的标准可能呈现多样化趋势,而非单一标准。这引发了关于是否能继续实现像5G那样的全球统一标准的讨论。首先,6G的布局和标准形成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6G涵盖多种场景,如通信、医疗、交通和工业等,这些行业各自具有独特需求,希望6G标准能优先满足其需求,可能导致标准的差异化甚至出现不兼容的技术标准。因此,企业需要提前进行布局并争取掌握6G技术标准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需考虑到天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包括近地轨道卫星网络的建设。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也将影响6G的布局。

此外,在标准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多个标准的技术风险,以及政治或相关风险。例如,当前中美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国家联合发表了关于6G无线通信系统研发的声明,表达了支持开放、自由、全球性可互操作、可靠、有弹性和安全连接的共同原则。然而,一些观点认为这可能是美国政府主导的,旨在与中国展开科技竞赛,并争夺6G标准的主导权。面对这些挑战,各国企业和联盟可能会采取不同策略,导致6G全球化和标准化面临重大挑战。

最后,专利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在6G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企业在5G标准必要专利中的占比已达40%,随着各方的努力,这一比例可能会进一步提升。然而,若中国企业在6G标准必要专利中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包括其他国家可能采取的对策。因此,企业在追求专利数量和技术发展的同时,也需谨慎考虑相关风险。

作者:马景辉

编辑:Sharon

马景辉 | 全球5G及6G标准必要专利态势分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