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作者:知産前沿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春意盎然,智慧同行。在衆多資訊通信知識産權界專家、IPR、律師朋友的關心與支援下,第二屆知産前沿資訊通信論壇(IFIF 2024)于2024年3月13日在上海龍之夢大酒店圓滿閉幕。

此次活動由 YIP Events & 知産前沿新媒體 & 合規Plus 聯合主辦,兩天的大會及半天的會前研讨會以“通信領域SEP治理的實踐及探索”為主題。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在3月12日的論壇上,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标事務所合夥人馬景輝為本次大會帶來“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主題演講。知産前沿現将馬老師的現場主題發言内容整理成文,供知識産權業内人士參考學習。

目次

一、5G标準必要專利的數量

二、5G技術的主要專利持有者

三、6G技術發展态勢

專利作為技術創新的主要展現之一,不僅承載着企業與國家在通信領域的競争,更是其重要的法律武器。每一次通信技術的進步都伴随着大規模的專利布局和申請,這些專利不僅代表了技術創新的成就,也為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了法律保護,以確定其技術成果不受侵犯。在通信産業中,擁有高品質核心技術專利的企業具有市場競争的主導權,特别是在5G領域,擁有标準必要專利的企業更能在産業鍊中占據有利地位,擷取更大商業利益。

通過專業的布局和政策,企業能夠限制競争對手的發展,維護自身市場佔有率和利益。此外,專利也推動着資訊技術的标準化和普及。在通信領域,統一的技術标準是實作互聯互通的基礎,核心專利技術的擁有推動了通信技術的标準化程序,促進了技術的普及與應用。

在全球通信市場競争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和專利技術的國家更具競争力。是以,大陸通過加強專利申請和保護工作,緻力于提升産業創新能力和技術水準,以在全球市場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專利在促進技術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既是技術創新成果保護的展現,也是産業競争和國家戰略的關鍵要素。目前,不論是企業還是國家層面,都高度重視專利工作,并在加強專利申請和保護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一、5G标準必要專利的數量

根據圖一顯示的情況,我們可以觀察到5G标準必要專利的基本情況。在早期,大約從2017和2018年開始,該類專利的聲明數量大約為一萬到兩萬件不等。然而,到了2021年,聲明的5G标準必要專利數量已經達到了2萬件。截至2023年底,實際上已經超過了10萬件5G标準必要專利的聲明總量。這10萬件專利包括了專利申請和已授權的專利。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圖一)

根據圖二所示的情況,我們可以觀察到獲得授權的标準必要專利數量的情況。最初,即在2015年和2016年,該數量不到6000件,但随後逐漸增加。特别是在2017和2018年,獲得授權的标準必要專利數量顯著增加。到了2021年,雖然相對于之前的數量略微下降,但總體仍然維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準。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圖二)

二、5G技術的主要專利持有者

下圖統計了一些持有5G專利數量較多的企業,包括知名企業如高通、華為、愛立信、三星、諾基亞、中興LG等。這些企業在5G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功,擁有大量專利。華為作為全球5G技術的上司者之一,在專利數量上名列前茅,擁有衆多有效的授權專利,并在5G晶片和裝置方面積累深厚。同樣,高通在5G技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僅在5G标準必要專利方面占據一定比重,還積極參與了5G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此外,愛立信、三星、諾基亞等企業也在5G标準必要專利方面進行了大量布局。總體而言,持有5G标準必要專利的企業基本涵蓋了全球多個知名企業,它們的技術創新和專利布局推動了5G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圖三)

圖三展示了企業聲明擁有的5G标準比較專利數量,而圖四則剔除了未授權的專利,重新統計了僅授權的數量。盡管基本上仍是相同的一些企業,但可能存在輕微變化。華為在專利數量上仍然遙遙領先,而高通略有下降。三星、LG等企業的情況則較為正常。新進企業雖然未聲明大量标準比較專利,但實際上在授權專利數量方面也領先。根據這些持有5G标準必要專利數量較多的企業進行的統計(如圖五所示),前十名持有者大約掌握了近80%的标準必要專利,而接下來的30家持有者則占據約20%。剩餘所有者加起來僅占少部分。總體而言,不同企業對于标準必要專利的掌控可能存在差異。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圖四)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圖五)

圖六展示了中美歐、南韓和日本五個國家一些企業持有的标準必要專利的大緻占比情況。據圖示,中國企業持有的标準必要專利占比接近或超過了40%,其次是美國,而歐洲、南韓和日本的占比相對較低。這反映了這五個國家在5G标準必要專利方面的基本情況。鑒于5G标準相對已經确定,是以大多數企業對于5G标準必要專利的聲明相對較為完備。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圖六)

三、6G技術發展态勢

2023年12月,3GPP宣布已經啟動6G工作準備。然而,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5G的延伸,即所謂的5.5G。在關鍵名額如時延、帶寬、速率和可靠性方面,5.5G的性能介于5G和未來6G之間。5.5G将為5G的後續發展确定新的目标和核心能力,通過網絡引進和技術增強,進一步提升5G的社會和經濟價值。随着5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基本确定,目前和未來幾年将成為6G專利部署的關鍵時期。

圖七顯示了國際電信聯盟提供的6G時間表。根據該時間表,預計在2026年之前确定6G的需求和評估方法,在2030年确定6G的标準輸出。根據3GPP在2019年公布的時間表,預計2025年下半年将開始對6G技術進行标準化工作,而完整的6G标準預計将在2028年上半年完成,随後在2028年下半年可能會有6G裝置産品面市。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圖七)

總體而言,目前全球範圍内6G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整體技術路線尚不十分明确。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6G的營運目标、應用場景、基本名額以及潛在關鍵技術等方面,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尚未形成統一的共識。關于6G商用研究的時間節點,國際電信聯盟和3GPP等機構基本上都定在2030年左右。總的來說,6G标準的制定工作剛剛開始,仍處于早期階段,具體技術路線和标準尚未完全确定。随着各企業和科研機構進一步深入研發,可以期待未來幾年内逐漸形成6G标準。

圖八展示了國際電信聯盟(ITU)提出的6G應用場景及設計原則。如圖所示,中心的三角形代表5G的核心應用場景,而外圍的六邊形則擴充出六個新的場景。最外圍的圓圈代表了四個設計原則,包括可持續性、泛代智能、安全隐私彈性和連接配接使用者。在這四個原則的基礎上,ITU提出了六個具體的應用場景。首先,三個通信增強方面的場景包括沉浸式通信、超大規模連接配接和超可靠通信,分别呈現為三個綠色的場景。此外,還提出了三個新的場景,包括泛代連接配接、通信感覺一體化和通信AI一體化。泛代連接配接實際上也屬于通信增強範疇,通過廣泛的連接配接,目前的寬帶和網際網路服務有望延伸到偏遠或人口稀少地區,以較低成本連接配接未接入的使用者。通信感覺一體化和通信AI一體化作為首次提出的新場景,旨在為通信外的功能提供支援。這些場景能夠定義新的功能,例如感覺精度、分辨率、檢測機率以及與AI相關的分布式訓練和推理能力,進而将感覺和AI的新功能融入通信系統,進一步增強通信能力。

(圖八)

圖九展示了國際電信聯盟(ITU)提出的一些6G功能,其中包括六個新增功能和九個增強功能。新增功能顯示為圖上半部分的藍色區域,而增強功能則是下部綠色區域的九個方面。這些增強功能涵蓋了提升資料速率、使用者體驗資料、頻譜效率與區域流量容量、連接配接密度、移動性、時延、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隐私和彈性等方面。新增功能包括覆寫感覺相關、AI相關、可持續性、無操作性以及定位等六個新特性。圖中還給出了一些相關的數值,這些數值是根據調查研究預估的目标值。随着标準制定和研究的進展,每個場景可能會在這些範圍内具體定義數值。目前對于6G的應用場景、可能涉及的技術以及基本原則,已經形成了一些共識和願景。基于這些共識和願景,企業可以進行相關的知識産權布局。随着6G标準的明确,可以及時将相關專利聲明為相應的标準專利。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圖九)

目前,6G技術的制定仍處于初期階段,未來通信技術的标準可能呈現多樣化趨勢,而非單一标準。這引發了關于是否能繼續實作像5G那樣的全球統一标準的讨論。首先,6G的布局和标準形成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6G涵蓋多種場景,如通信、醫療、交通和工業等,這些行業各自具有獨特需求,希望6G标準能優先滿足其需求,可能導緻标準的差異化甚至出現不相容的技術标準。是以,企業需要提前進行布局并争取掌握6G技術标準的話語權。另一方面,在标準制定過程中,需考慮到天基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包括近地軌道衛星網絡的建設。這些新興技術的發展也将影響6G的布局。

此外,在标準化過程中,可能出現多個标準的技術風險,以及政治或相關風險。例如,目前中美之間的競争日益激烈。一些國家聯合發表了關于6G無線通信系統研發的聲明,表達了支援開放、自由、全球性可互操作、可靠、有彈性和安全連接配接的共同原則。然而,一些觀點認為這可能是美國政府主導的,旨在與中國展開科技競賽,并争奪6G标準的主導權。面對這些挑戰,各國企業和聯盟可能會采取不同政策,導緻6G全球化和标準化面臨重大挑戰。

最後,專利權作為一種知識産權和無形資産,在6G領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國企業在5G标準必要專利中的占比已達40%,随着各方的努力,這一比例可能會進一步提升。然而,若中國企業在6G标準必要專利中占據絕對領先地位,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包括其他國家可能采取的對策。是以,企業在追求專利數量和技術發展的同時,也需謹慎考慮相關風險。

作者:馬景輝

編輯:Sharon

馬景輝 | 全球5G及6G标準必要專利态勢分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