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作者:昭通广播电视台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近年来,盐津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推动竹产业全链条升级,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当前正是竹笋采挖旺季,在盐津县普洱镇正沟村,山地上一片竹林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竹林下一根根鲜嫩的竹笋破土而出,迸发勃勃生机。当地村民吴天银早早便穿梭在竹林中采挖竹笋了,他动作娴熟,手脚麻利,不一会儿的功夫就采挖了一箩筐鲜嫩的竹笋。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盐津县普洱镇正沟村村民 吴天银:“我们早上五六点钟就出门了,一天打到六七十斤(笋),到现在六块多单价,这是才开始生(长),等过段时间一天有七八十斤左右,一天有个六七百块钱。”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谈到竹笋带来的好处,61岁的种植大户郭成万告诉记者,由于年事已高,他选择了留在家中照顾年幼的孙子。虽然不能外出务工,但通过精心照料竹林,卖笋所挣的收入也可以贴补家用。

盐津县普洱镇正沟村村民 郭成万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筇竹我有三亩半,大竹十八亩,一年到现在收入有三万零点,等正式投产了有六七万收入。”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过去,竹笋大多是村民自家食用,也有一部分村民选择卖鲜笋,却因地势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卖笋难、笋价低,竹笋并没有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先后引进了两家竹笋加工厂入驻正沟村,村民采完竹笋就直接卖到加工厂,还能为当地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云南竹之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严尚华:“周边在厂的目前是四十多个,这个笋子出来了,有山的就去打笋子去了。然后没有山的就在这里上班,他们打完笋子又回到厂里上班。工资待遇来说在六千左右。”

盐津县普洱镇正沟村村民 黄良群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我老公在外面出去务工,我为了照顾小孩子在家里面,在最近的“竹之源”上班,一年大概就是六万块钱左右。”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目前,正沟村已投产笋山5万多亩,年产量达800多吨,年产值达800万元以上,户均收入达1万元,竹产业成为正沟村全民致富的支柱型产业。下一步,正沟村将延伸产业链,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盐津县普洱镇正沟村党总支书记刘世友:"我们即将要引进先进的科技和技术来把我们正沟村的笋山这个效益扩大,我们正沟村还有两家竹笋加工企业,未来我们要将我们正沟的竹笋从山上背到企业里面去生产出来直接就可以食用,还有我们正沟村还准备打造一个文旅一体的康养中心。"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据统计,2023年盐津县累计有竹林面积102万亩,笋用竹94万亩,材用竹8万亩,竹笋产量达5.8万吨,实现一产产值约8.4亿元,覆盖主产区群众37000多户,实现户均增收16000元以上。

来源|盐津融媒 张拯平 吴强

审核|倪娜

编辑|徐珑(实习)

校对|金昌文

平台联系方式|0870—2153979

盐津:竹产业全链条升级 群众持续增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