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政策简报丨杜鹏: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人大国发院

杜 鹏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摘 要

大陆已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每个家庭及全社会都息息相关。发展银发经济是解决老年人现实困境、提升其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助于培育大陆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推行嵌入式养老服务,在精准服务老人的过程中,保障服务机构的经济效益;第二要实现供需精准对接,适应老年人群体的变化,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扩大银发经济发展内需;第三要强化科技支撑,将更多科技成果运用到养老产品设计中,并实现科研成果和市场的有效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一、银发经济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受1963年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2023年已经成为中国老年人口净增长最多的一年。伴随1962—1973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逐步迈入老年,未来十年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增长更为迅速的态势。根据人口预测数据,到2035年,大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占比将超过30%,老年人口总数也将突破4亿人。此后,大陆老年人口总量将在2052年前后达到峰值,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5.2亿人。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需要应对的问题,同时也催生了相当规模的银发经济。银发经济是伴随老龄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产生的新经济形态,包含以老年群体为目标客户的相关产业。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医和其他年龄群体在老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备老”需求,银发经济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目前大陆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6%,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10%。总体来看,大陆银发经济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还呈现出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等发展态势。但是,现阶段大陆银发经济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为银发产业带动经济和就业局面尚未形成,产品和服务之间对接与业态融合不足;银发产业规范与标准欠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较为单一;银发经济发展的科技红利尚未凸显,传统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局面仍待打破;银发经济福利色彩浓厚,尚未形成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

二、银发经济发展的特征及意义

现阶段,银发经济呈现出五大特征。第一,银发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紧密相连。第二,银发经济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制约。第三,银发经济涉及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和多领域,除了涉及医养健康,还与旅游、通信、教育等领域息息相关。第四,银发经济具有动态发展性。当代老年群体的文化、健康程度更高,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第五,银发经济的需求具有全生命周期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关注点逐渐从文体娱乐向生活服务、健康状况、护理服务以及养老环境等方面转移。基于这五大特征,应该根据银发人口的多元化需求特性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核心诉求,以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关注银发经济的发展,深刻把握银发经济产业、业态、商业模式不断变革细分的趋势。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发展银发经济,是实现老年群体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大陆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养老需求随之快速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老年群体除了衣、食、住、行、用等传统需求,还有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新需求,老年人期待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强。发展银发经济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发展银发经济,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10年,每年均有2000多万人进入老年阶段,这批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更高、自评健康状况更好,同时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对外界康养资源需求高,将成为大陆银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来源。此外,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孕育着发展新机遇。从关键小事入手积极回应老年人关切,提高银发经济供给体系能力和效率,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

三、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

在国家政策提供的各项兜底保障基础上,面对巨大而多元的老年市场需求,也需要更多地丰富市场各类资源,鼓励和吸引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其中,提供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同时发掘其中的经济潜力。嵌入式养老服务是指将社会养老资源、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聚集到老年人的身边和周围,把专业养老机构的服务和社区基层工作相结合,同时依托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利用各类资源,为养老机构的运营提供全方位支撑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在提供更加精准服务的过程中,在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过程中,既为老人增进福祉,又能保障服务机构的经济效益。

成都从2018年开始探索推行嵌入式养老服务,将社会专业养老机构的服务引入社区,提供助餐、日间照料、医疗护理等服务,将老年人在专业机构才能享受到的服务,灵活嵌入到社区和居家环境中,打造了一个家门口的养老院。同时,社区为养老机构提供房租减免、对接政府补贴,协助定位服务对象,大大减轻了服务机构的运营压力。养老机构也不再只对老年人提供服务,而是面向社会开放,拓宽了经营范围,变相增加了养老机构的盈利点,既能更好地为老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也能让机构的运行更加健康、更加良性。

(二)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扩大银发经济发展内需

当前大陆老龄产品市场存在供需错配问题,面向老年群体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品类不丰富,质量普遍不高,与老年群体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发展银发经济,要做到“想老人之所想”,开发更加人性化、品质化、实用化的老年用品。近年来一些城市推出了共享轮椅,使用更结实耐用的材质,设置方便快捷的使用程序,让老年人能以更低的价格实现自由出行,获得了广泛好评。

需要关注的是,在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之外,如今老年人群体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此而带动的消费潜力十分巨大。根据某平台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银发族在营养保健、生鲜、生活服务、旅游出行等领域的消费增速高于全年龄段的网购人群。发展银发经济也需要适应老年人群体的这些新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扩大老年产品供给、提升质量,给老年人更好的消费体验,从而进一步扩大需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老年大学为例,近年来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日益丰富,在传统的老年文艺课程之外,还推出了很多实用型的生活类课程,比如手机短视频、隔代教育、主动健康等,并且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上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尽量符合老年人的学习习惯。这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帮助他们发展多样的兴趣爱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可以服务于老年群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谋划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康养产品的融合,将为传统养老模式带来巨大改进。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围绕医用光学、医学影像、医用电子等技术,已经研发了很多适用于养老场景的产品,部分已在市场上应用。例如,睡眠监测仪已经在上海的养老机构投入使用,不但可以更加精准记录老人在夜间的生命体征,对其睡眠情况进行监控,还可以实时上传到系统,提醒护理人员为老人提供必要的服务。服务机器人、防走失科技服、自动翻身床、跌倒报警器等智能设备也正尝试推向市场。然而,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为市场化产品,并不是科研机构的强项。政府和企业应尽快实现科研成果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利用科技夯实银发经济的发展基础,完善相关产业链,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人大国发院《政策简报》168期

微信编辑:张菁菁

政策简报丨杜鹏: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