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运河 | 我生命中的河

作者:嘉兴正春和文化

文 | 陶土根

日前,我在家里整理物品时,翻找出了不少过去存的有关与大运河相关的照片。看着这些许久未见的照片,内心仿佛是再见故友般激动。一张张老照片,瞬间把我的记忆拉回故乡的记忆中。

我小时候,家住大运河边上,住家的南面是嘉兴粮机厂,东面是嘉兴油厂和架设在大运河上的当时嘉兴最大、最长的“大洋桥”,而西面是嘉兴食品公司的生猪收购站和屠宰场,北面(大运河对面)是嘉兴内配厂。

大运河 | 我生命中的河

京杭大运河途经嘉兴恰好是我家大门口

我小时候没有上托儿所和幼儿园,所以我的童年一直呆在家里。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家北面的大运河边有一个简易码头,用于方便农村的社员摇船进城来食品公司生猪收购站卖成年的生猪时可以停靠,运河边还有一个建在水上的水上派出所。

水上派出所的办公室离岸边不远。岸边有一个连接水上派出所办公室的木梯子,可以直接登上办公室。此外,还有一排台阶,供居民洗衣、洗菜、淘米或用水桶提取河水到家里进行沉淀,以作日常饮用、洗涮所需。

我小时候的住家就在大运河的一侧,相距上述提及的码头仅50米左右。而我家的大门口与大运河就更近了,仅仅相距20米左右,犹记得1958年嘉兴大运河“泛滥”时河水已靠近我家大门口了。

孩提时,母亲去河边忙碌,总是让我坐在家里“看管”大门。面对着大运河,哥哥经常就给我讲大运河的故事,哥哥告诉我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恰好经过嘉兴。

京杭大运河贯通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的省份,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的水系。我对大运河的启蒙了解,也应该从此时开始。我那幼小的心里、脑海里,开始浮现出许多自己虚构的画面,也憧憬着能沿袭着这条运河能去北方看看。对这条家门前的京杭大运河,我便开始情有独钟,牢记在心。

那时的我没事,便坐在门前看着流淌的河水和过往的大小船只、轮船还有消防艇,有时也能清楚地看到航行在河上的白帆。现在想来那时的运河更有江南的味道。

我家邻居傅叔叔是嘉兴货运公司的轮船正驾驶,俗称“船老大”,他知道我喜欢观察大运河,每次他出航前,都会告诉我,他几点钟会驾驶轮船路过我们家门口。于是每到这个时间点,我就真的在家门口极目眺望,希望能真的看到他的轮船在运河上经过。

有一次他告诉我,说下午3点,他会驾驶轮船路经我们住家门口,并说只要看到我在家门口,他会鸣笛向我问好!一艘轮船能因为看到我会给我鸣笛,这对那时的我而言这是莫大的荣耀。

因此,我兴高采烈地乖乖地在家门口一直盯着大运河上来往的船只。但由于心里着急,又生怕时间溜走,我索性还拿了一把椅子坐在门口,手里还提着一个闹钟。果不其然,傅叔叔准时驾驶着轮船路过我家门口了。我欢呼雀跃,使劲挥动双手朝着傅叔叔招手。他也没有失约,看到我在家门口等着,他真的拉笛向我问候。我当时如愿以偿的兴奋劲,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会激动万分!

大运河 | 我生命中的河

小时候我总是坐在家门口遥望大运河上的船只。

等到大一点,读小学和初中时,我便开始与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在运河的堤岸边散步、闲坐,说是散步实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的时候是学习别人钓鱼或用网捉鱼。

那个年代嘉兴制革厂或造纸厂对“环保”意识不重视。嘉兴民丰造纸厂每年都会将污水排放在大运河里,使的运河水成了“黑河”。水中的鱼、虾等水产动物都不约而同浮了上来,可让我们开心得不得了。在征得大人的同意后,我和周围邻居的孩子们便急不可耐拿着篮子和鱼叉与大人们一起下到河里捞鱼和捉大鱼。

每天的出行路经大运河,她便成了我不可忘却的伴侣,

仿佛有恩于我,不仅小学6年我曾每天多次往返于河边的道路,而平时也伴随了我和小伙伴开心玩耍的美好时光,默默陪伴,念念不忘。而到了初中,我在课本上也开始更多地了解家门前的这条大河的真正价值。这条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水上通道,长达1797公里,对大陆的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作用十分巨大。它既是祖先留下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还凝聚有庞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信息,为世界瞩目和赞佩。

机缘巧合,直到1969年,我下乡插队的嘉北曙光2队的生产队也在大运河的边上。我和队里的社员经常摇船行驶在大运河,在河上摇橹行船,这样的视角也让我见识了大运河她别样的风采,河水清澈,河面开阔,船舶往来,船号嘹亮,为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着我们青春的活力激情。

行船渴了,掬起一捧运河水,清澈至纯,甘甜清冽,一饮而尽。村边的河岸码头有砖砌的,有大石块铺就的,村民还用木棒捶打衣服的办法洗衣。大运河仿佛就是一条银丝带,串联起沿途的村庄。河岸边总是并列着数个河码头,村庄里人们提水、洗菜、淘米、洗衣等就有了作业的地方。

小小的河码头,解决村里人一日三餐的大问题,谁家不去河码头淘淘洗洗呵!村妇在河码头演绎着每天循环不已的三次淘米、洗菜、提水的故事。她们在河码头上互相打招呼、问候、拉家常、开玩笑,亦或互相用手捧水浇泼对方嬉闹,发出爽朗的笑声,也有人边淘洗边自鸣得意哼着小曲,应和着河边夏柳上的蝉鸣。

胆大的“浪里白条”在运河中若隐若现,浣衣的女人们在河埠头边洗涤,边把河水当镜面偷偷观看水中自己荡漾的如哈哈镜中的倩影……一切是那样的和美,那样的亲切,形成了乡村河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这样的水乡人文景色开始消退,水开始浑浊,河边的浣衣女的身影也逐渐减少,河边少了玩耍的孩童,河中也见不到“浪里白条”……似乎美好的自然生态万般无赖地成了我们这一代人记忆中的往事了。

大运河 | 我生命中的河

1969年我在嘉兴大运河的桥上

近几年,随着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运河的水质得到了大大的改观。水,不仅能解决人的生理和交通运输问题,还是人的食物重要来源之地,鱼虾、贝类等许多美味都来自于水,为人提供生存的必要条件。我的家乡王江泾的水产养殖很为发达,多种产品脍炙人口,在国内外都享誉甚好,是人们的衣食来源,也是重要的就业岗位和吸引四方来客的重要由头。

以大运河为主题的城市街景、风景名胜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运河旁又恢复了曾经的热闹。运河旁许多的开放式公园依托运河,将城市街景和运河文化有机结合,也逐渐成为广大市民们游玩观光、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前几年回嘉兴,我也曾和老朋友一起乘坐运河的水上观光巴士,穿行在运河上,重温了儿时的美好记忆,见证了家乡嘉兴的城市蝶变。

大运河 | 我生命中的河

嘉兴大运河周围的居民住宅

大运河 | 我生命中的河

嘉兴大运河沿河岸的居民住宅自家有河边洗漱的“遮挡风雨和雪的“河埠码头”。

大运河 | 我生命中的河

嘉兴大运河沿河岸的居民住宅自家有河边洗漱的露天“河埠码头”。

大运河 | 我生命中的河

船是农村社员的运输工具,

于我而言,大运河就是母亲之河、生命之河、幸福之河!

【来自:虎斋—摘自我的《回忆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