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楚史记】楚随联盟 得志汉东

作者:秦楚刊号

@秦楚刊号

请加关注下期继续!

【秦楚史记】楚随联盟 得志汉东

江汉之阴阳略图

僭号称王,对熊通来说,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何才能冲出江汉地区,逐鹿中原,才是熊通苦苦思索的一个大题目。要想称霸天下,首先必须确立楚国在汉东的霸主地位;而要想称霸汉东,首先必须征服汉东最大的诸侯国——随国。

就在熊通称王的时候,随国的政局果然朝着斗伯比所预料的方向发展。少师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权倾朝野,随侯对他是言听计从。季梁虽然还能受到随侯的尊重和优待,却得不到重用。

所有这些没有逃过楚国君臣的眼睛。一天,斗伯比向楚武王建议说:“大王,我们讨伐随国的时刻已经到了。”“何以见得啊?”楚武王反问道。“大王,随国当前的局势与两年前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了。季梁有文韬,懂武略,随侯以前还比较器重他,但现在只是面子上还有点尊重他,内心里根本不重视他。在安邦治国、军事外交等大政方针上,随侯很少采纳季梁的正确主张,相反,刚愎自用的少师却越发受到随侯的信任。少师现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随侯面前,只有他说话才算数。可笑的是,少师出的尽是些馊主意,可随侯偏偏就听他的,文武百官敢怒而不敢言,老百姓更是怨声载道。亲小人、远贤臣,轻季梁、重少师,这是随国的不幸,却正好是我们楚国的福分。现在随国有隙可乘,这是老天爷赐给大王您的好机会呀!”

【秦楚史记】楚随联盟 得志汉东

楚武王一向崇尚武功,乐于征战,早就想对随国动武,斗伯比的一席话正好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不过他还是想先听听斗伯比的高见“贤臣啊,你说的很有道理,依你之见,我们应当怎样把握眼前的大好机遇呢?”熊通问道。“俗话说得好,‘名不正,言不顺’。我们要征服随国,称霸江汉,就必须师出有名。大王您可以用盟会诸侯的名义召见随侯。如果随侯应召而来,我们就相机行事,在盟会的时候迫使他就范。如果随侯不来参加盟会,就正好授人以柄,您可以马上出师讨伐随侯。别人也无话可说,丝毫不损害您的形象。”

楚武王认为以盟会诸侯为突破口是一箭双雕的好主意,于是在这年(前704)夏天,邀请若干诸侯到沈鹿(今湖北钟祥市东)会盟。黄、随两国的国君缺席,黄国离沈鹿很远,尚情有可原。随国离沈鹿很近,随侯拒不到会分明是藐视楚武王。于是武王一面派章去责备黄国,一面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抵随国,向随侯兴师问罪。

面对如潮水般的楚军,随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和恐惧,他急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大臣们七嘴八舌争论开了,有的主张投降求和,有的主张立即出兵迎战。就在随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时,一直没有吭声的季梁站出来,“楚国这次来犯,与上次截然不同,这次是故意找碴来攻打我们的,他们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我们不能和他们硬碰硬,必须先消磨他们的锐气,再见机行事。我们可以先向楚国求和,麻痹他们的斗志。如果楚国不答应,我们再向他们宣战,此时,我们的将士就会意识到,除了拼死抵抗外,无路可走。一旦将士们同仇敌忾,我们就有获胜的希望。”

“我们绝对不能去求和!”少师跳出来,与季梁针锋相对。“第一,卑躬屈膝,委屈求全,有损我们的国格,有损随侯您的形象;第二,楚军长途跋涉,已经疲惫不堪,我们以逸待劳,速战速决,定可大破楚军。而要是犹豫不决,前去谈和,就会失去打败楚国的良机!”听少师这么一说,随侯顿时热血上涌,觉得胜利就在眼前。他不假思索,右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我要亲自统率大军迎战楚军!我要亲手活捉这个嚣张的熊通!”

【秦楚史记】楚随联盟 得志汉东

“大王……”眼见随侯就要以卵击石,季梁好不着急,还想极力阻止随侯。可随侯一挥手,把季梁的话生硬地挡了回去,“我主意已定,你休要啰嗦!”他瞪了季梁一眼,环顾四周的文武大臣,“马上出兵!凡违抗命令、扰乱军心者,军法处置!”季梁眼看无法制止,便提出避实击虚的作战方案:“楚人尚左,熊通一定在主力左军之中,左军的兵力最强,我们要避免和他们正面交锋。我们可以先派出精锐部队攻击楚国的右军,右军没有精兵,一旦溃败势必直接影响左军的士气,等左军丧失了锐气,我们再集中优势兵力乘势掩杀过去,就可以大获全胜了!”“你这种打法不是我们大国的风范,”少师再次站出来反对季梁,“如果我们不正面和熊通交锋,就谈不上对敌。这样就算打赢了,诸侯也会取笑我们。”

听少师这么一鼓吹,随侯再一次感到自己力量很强大。他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一声令下,随军将土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粉碎楚军的进攻,他充分肯定了少师的主张,“你说得非常正确,两国交战,要王对王、硬碰硬才相称。不管楚国是尚左还是尚右,我们都要坚持自己尚右的传统,我要随右军行动。现在我任命少师为戎右,在我的左右指挥军队,传令下去,进攻楚国的左军!”

就在随国君臣争论不休的时候,楚国军队已经迁回到了随国都城的东面,做好了歼敌的准备工作。随侯率领军队向楚军所在的方向进发,在速杞(今湖北省广水市)这个地方同楚军遭遇,双方车兵往来驰骋,步兵混战厮杀。几个回合,胜负立见分晓:楚军重创随军,其散兵游勇抱头鼠窜。楚国大夫斗丹远远望见随侯的旗号,纵马飞车直奔随侯。随侯眼看大势已去,还没来得及怨天尤人,就又发现楚军正向他乘坐的兵车直奔而来!顿时吓得双腿发软,浑身哆嗦,完全没有了昔日的气度。就这个时候,季梁驱车赶到随侯身边,让随侯与身边的人互换服装,穿着随侯服装的人登上随侯的战车,故意把楚军引到别的地方去。换上士兵服的随侯,在季梁的护卫下,从小路上逃走了。楚国大夫斗丹追上了随侯的兵车,俘获了假冒的随侯及少师,等斗丹发现这个“随侯”是“假冒伪劣产品”时,真正的随侯已经脱离险境,斗丹徒呼上当。

【秦楚史记】楚随联盟 得志汉东

随侯逃回都城后,后悔当初没有听季梁的话。这次他亡羊补牢,根据季梁的建议,一面坚守都城,一向派人向楚国求和。楚武王想要乘胜追击,一举灭掉随国,斗伯比劝阻道:“大王还是见好就收吧。随国有少师,就如同人身上有疾病:现在少师已经被俘而死,这是上天去掉随国的疾病了。随军虽然被我们打败,但元气没大伤,现有季梁为随侯出谋划策,又少了少师的干扰,如果我们和随国再打一仗,胜负难料。既然随国来求和,就答应他们吧!”

楚武王想了想,斗伯比的话不无道理,便接受了斗伯比的意见,与随侯订立盟约,撤兵回国。此后,随国便按盟约要求率汉东诸侯拥戴楚武王,楚武王由此实现了得志汉东的心愿。

下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