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前言

开国元帅彭德怀一生叱咤风云,战功赫赫,在战场上是一位令人闻风丧胆的猛将,毛主席曾评价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但是彭老总的感情生活却十分坎坷,发妻刘坤模失联10年再见已经为他人母,第二任妻子浦安修,在彭老总人生低谷期选择离去。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1961年,浦安修召唤彭老总的侄女彭梅魁去她那里一趟,浦安修想要让彭梅魁给彭德怀抄录她写的一封信,浦安修说:

“你把这个给你的伯伯,就说我给他的。”

而彭梅魁将抄录的信转交给彭德怀时,这给处在人生低谷期的彭德怀带来巨大的打击,感叹道:“她都怕成这个样子!”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为何彭老总会说浦安修“怕成这样子?”浦安修写信给彭老总为何让其侄女代抄录呢?彭老总和浦安修的爱情故事又是怎样呢?

而彭德怀和浦安修的爱情故事还得追溯到1938年延安时期…….

“土洋结合”布衣将军布衣妻

彭德怀一生只谈过一次恋爱,也是唯一一次,幼年时,家境贫苦,谈不上娶妻结婚,后来当兵打仗,当了连长,遵从祖母的意志,和一个叫做刘坤模的姑娘成婚。

这个小姑娘比彭德怀的年龄要小很多,彭德怀也只当小妹妹送她上小学,而之后的平江起义,一别九年杳无音讯,而再见时刘坤模被迫改嫁,并且生了孩子。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因此在延安时期,许多老同志都关心彭德怀的婚姻问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最为关心,经过他的谋划和设计,先确定从青年培训班解决,接着又经过一些安排,组织中组部干部与培训班开联欢会,邀请彭德怀参加。

在一次茶话会上,彭老总注意到了墙角文静贤淑的浦安修,李富春发现“端倪”,便主动向彭德怀介绍起了浦安修:

“小浦是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卢沟桥事变后来到山西参加抗日救亡,是山西党组织派到延安来的。”
“这很好啊,小浦,今天认识你很高兴”,

彭德怀说完,饱含热情地向对方伸出手,浦安修也愣了一下,没想到彭德怀根本不像传闻中那般严肃,于是,有些羞涩地伸出了手,同彭德怀的手握在一起。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回去后,李富春,陈赓等党内同志穿针引线,督促他们多多接近,多多交往,彭德怀想了想,很快皱起眉头说:

“人家是洋学生,我可是放牛娃…..”

陈赓急忙说:

“你现在是大司令!来点土洋结合吧!”

耿直的彭老总回去以后便给浦安修写了一封信,便提出“我爱你的家乡,愿与你同归”的话,挥挥洒洒只写了两页,却以独特的情怀和文句向她表达携手相伴的愿望:

“我们都是为民族解放的大任走到一起的,希望能够相携友爱,共同生活和战斗在抗日前线。”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于是,浦安修做出回应,她回应道:

“我愿意随你到前线去!”,

于是他们在延安简单地举办了婚礼,婚后不久,他们便共同上了前线,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战斗式的结婚”,是“马背上的夫妻”。

从1938年起,两人挺进敌后,并肩战斗,夫唱妇随,而且他们夫妻相约,坚决不搞特殊,要同士兵们同甘共苦。

不论是敌后或延安,生活上都要求自己很严格,经常两个人住一间小屋,穿着和士兵一样的粗布戎装,在饮食上坚持和战士实行彭德怀的“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原则。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1944年,他们要回延安开会,要通过敌人封锁线时,彭德怀用白巾包头,上穿灰色对襟布褂子,下着黑布裤子,黑边双鼻鞋。

浦安修头裹花布巾,身穿月白色大襟布褂和黑长裤,完全是一对北方农民夫妇回娘家串亲戚的打扮,而他们夫妇就这样大摇大摆地通过了敌人严密的封锁线,胜利回到延安,后来有人给他们做了一首诗:

“布衣将军布衣妻。南征北战岂为谁,

窑洞马鞍幸做家,留得人间两身清。”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而之后由于战事告急,浦安修和彭德怀常常分居两地,他们把爱情全部注入于战争,有一次,彭德怀有所感悟地对妻子说:

“你跟我那么些年,吃了那么多苦,从来没有埋怨过我半句,我应该感谢你。”

浦安修却淡淡地说:

“我为什么要埋怨你呢,那只能怪敌人。”

他们彼此相互理解和支持,直到1959,彭老总的人生迎低谷期,他们的爱情也迎来变化….

一封信,令彭德怀叹息

1959年,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来看望彭德怀,彭德怀见状对侄女说:

“我很快就要搬家了,可能要搬到清华大学或者颐和园那一带。”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而自从彭德怀搬离中南海后,侄女彭梅魁就经常看望彭德怀,每次彭德怀也会叮嘱彭梅魁:

“你多工作些,就是替我为人民,为党工作啊!”

而彭老总也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她非常认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彭梅魁劝他休息的时候,他总说:

“我从前老打仗,东奔西走,哪里有空闲时间能系统地读书呢,现在有了时间,要认认真真地学习。”

彭德怀看出彭梅魁担心的神情,便安慰道:

“你不要担心我的身体,我的肠胃不好,皮炎时常发作,这是难不倒人的,我每天有计划地看书,看累了就劳动一会儿,浇浇菜,扯扯草,看书累了也可以打打拳,活动活动,再继续学习,四五个钟头的觉就足够了,过去我一直就是这样的,战争年代哪有这个福气啊!四五个小时的睡眠也保证不了。”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此时的彭德怀已经61岁了,在劳动中他同战士们一起挖淤泥,拾框,彭梅魁劝伯伯多休息一会儿,他总是不肯,很不服老,每次他一身汗,还乐呵呵地说:

“出身汗,全身上下可舒服了。”

一次,彭梅魁来探望彭德怀,看见彭德怀的衬衣袖子破了,彭梅魁焦急地问道:

“伯伯,怎么一回事?”

彭德怀说:

“那天提水浇菜,跌进池塘了,摔伤胳膊,将衣袖子撕破了。”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彭梅魁听了很难受,便劝彭德怀:

“伯伯,你这么大岁数了,以后别干这些活了。”

回去的彭梅魁便给浦安修写了一封信,希望伯母可以劝导一下伯父,信中写道:

“伯伯低血压,蹲着或站起来一时头晕眼花,甚至突然摔倒,容易出危险,希望伯母可以做做工作,避免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而浦安修回信道:

“梅魁,看看那里荒凉破败的样子吧”,

之后又写了一封信,要求彭梅魁将她的日用品给她拿回来,而彭梅魁在问彭德怀要时,彭德怀却说:

“这些东西不好要,警卫班都用着,我不好要,让她自己来拿吧。”

彭梅魁将彭德怀转告给浦安修,浦安修只是哭的很伤心,每次都是如此,彭梅魁不断安慰,1961年秋末冬初,彭梅魁收到一封浦安修的信,要她过去一趟,彭梅魁满脸疑惑俩到浦安修住处,一进屋,浦安修大喊道:

“梅魁,我有个东西,写给你伯伯的,你帮我抄录一下给她。”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彭梅魁很是疑惑,她心想干嘛要我抄?她于是接过来抄录着铺安心的信,信中大致写道她的担心最后还写道:

“我就不再去你那里了……”

抄好后,浦安修对彭梅魁说道:

“你把这个送给你伯伯,就说是我给他的”,

彭梅魁将信带给彭德怀,彭德怀拿着信,没有抬头和落款,叹息道:“这叫你抄的,连个字迹也不敢落到我这里,怕成这个样子啊!”

说罢,将信揉成一团,无奈地扔进旁边的纸篓里,连看也不看,彭梅魁也不清楚二人现在的处境。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之后浦安修写信告诉彭梅魁她要和彭德怀离婚,彭梅魁见状劝解道:

“伯母,你不要…..”

浦安修眼含热泪说道:

“你走吧,你走吧…..”

当彭德怀得知后,也是无可奈何,喃喃说道:

“她不会振作起来了,太脆弱了……”

尽管彭德怀感到失望,但还是尊重浦安修的想法。

1974年,彭德怀病逝,浦安修也错过了与彭德怀见最后一面的机会,令她终生遗憾。

而晚年浦安修甚至立出三条规矩示人,一是不以元帅夫人自居,二是不享受任何元帅夫人的特别待遇,三是不用不拿彭老总一分钱。

61年浦安修给彭德怀写信,却让侄女代抄,彭叹息:她都怕成这样子

晚年的浦安修从不以“彭夫人”自居,并且将其遗产全部以彭老总的名义捐到各基层百姓手中,其实,遗产中有她的一份也被全部捐出,一部分拿出来支援彭老总的家乡建设,一部分则分给彭德怀的亲戚家人。

为了填补遗憾,浦安修四处搜集资料,将彭德怀的往事整理成集,出版了《彭德怀自述》,了却了她怀念丈夫的心愿和遗憾。

1991年,浦安修逝世,享年73岁,她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依然挂念着彭德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