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家提出四点建议:公务员身份人员恐迎来大变动

作者:Big嘴短杂谈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林勇表示:

建议在国家需要的特殊岗位,经过选拔考试,试点高薪公务员。对于目前国家政策总体上重视应届生,他认为,应该把“重视应届生”逐渐调整为重视所有青年人。我们要建立一个流动的人才机制,允许不合适的公务员辞职,允许其他行业人员进入补充新鲜血液。
专家提出四点建议:公务员身份人员恐迎来大变动

不得不说这是我这几年里看到的比较正常的专家建议。

从上可以看出,专家观点有四个需要关注的重点:

一、视岗位的特殊性,薪资打破职级限制。

我们都知道公务员工资构成是级别工资、职务工资、补助等构成。无论你从事什么岗位,工资待遇基本一样。无法体现一些重要岗位的特殊性。像从事历史研究、统计工作的公职人员和需要常年下乡驻村、条件艰苦又缺少必要补助的岗位就该与其他岗位薪资水平有区别。以鼓励有志之士报考。

现实中,很多人为了进入公务员队伍,专门挑选编报人数少、偏远、艰苦的岗位,为了减少竞争力。等考上之后又动用各种关系,调离。不仅使招人单位人力问题得不到解决,更污染了整个政治环境。当然现在已经改观很多。听朋友说他们单位有两个同事投机取巧,5年服务期未满就走关系调离,现在关系被当地组织部冻结,无法晋升。这个就是好的开始。堵住了想投机取巧人的想法。

专家提出四点建议:公务员身份人员恐迎来大变动

二、公务员选拔应从倾向应届毕业生扩大到青年群体。

从历年的国家、省级公务员招考的岗位设定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应届毕业大学生的重视,很多岗位只招录应届毕业大学生,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了能够符合应届毕业大学生这个条件,放弃就职工作的机会,待业在家“全职备考”。这不仅是对国家人力的浪费也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重心从应届毕业扩大到所有青年群体,可以说体现了充分的公平。不能因为我无法全职在家就失去与人平等竞争的权力。

专家提出四点建议:公务员身份人员恐迎来大变动

三、打破“铁饭碗”,人员流动,允许不适合公务员辞职。

这个表达的也是比较含蓄。表达的应该是“能者上,庸者下”的更为科学的公职人员考核机制。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抱有“考进去就万事大吉了”的想法。在其位不谋其政,工作中得过且过、玩世不恭、工作不努力,总喜欢投机取巧,彪炳所谓“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这样的人不仅污染了工作环境,也让真正工作的干部心寒。对于这类人往往现行的考核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公职人员考核机制,势在必行。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考核机制。对于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坚决清理,给能者让位;充分发挥出公职人员内部的“鲶鱼效应”,让公职人员队伍动起来、活起来,能干事、干大事。

专家提出四点建议:公务员身份人员恐迎来大变动

四、部门岗位报考年龄调整到40周岁。

这个提法应该是最为实惠的。现行35周岁在部门岗位已经出现了不应期。35岁正是人生大好时期。经过了岁月的磨练人更加的成熟、稳定,见识也相较年轻同志更广,网上经常有一种说法:“90%的财富是在40岁以后挣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并且随着延迟退休制度的推进,35岁成为门槛显然已经不适应目前社会大局。所以,公考年龄限制必定会被打破。

专家提出四点建议:公务员身份人员恐迎来大变动

#公务员改革##部分省考公务员招聘年龄放宽至40周岁#​#既要能上能下,也要能进能出##公务员的那些事#​#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应届毕业生应不应该报考公务员##绩效考核为何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