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站桩膝盖疼怎么办?

作者:传统武学

散修道人高风/文

话说从写专栏以来,经常有人问我膝盖疼怎么办?这是很直接很实在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就像是问数学老师,老做错题怎么办?隐含的意思的就是有地方没懂,但是不知道哪里没懂。总之,这是一个很欠扁的问题。。。数学书也从来不会围绕如何不犯错来写。。。但膝盖疼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就写写关于膝盖疼。希望以后不要再有类似膝盖疼怎么办的问题或是某处怎样才能做正确的问题,我只能讲解实例,而真正弄明白(独立解决问题)永远靠自己!!!

膝盖疼怎么办?

  • 首先把疼痛这个关注点放到一边。
  • 再把膝盖部分「劲」的联系搞清楚,能够摆正膝盖。
  • 然后把站桩的「势」搞清楚。
  • 最后则是「通气」使能放松。

解决膝盖疼痛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当你摆正且能松,疼痛自然不在。

劲力部分与摆正膝盖

关于站桩膝盖疼怎么办?

如上图,当我们蹲下的时候,膝盖的相对位置会前移;当我们起的时候,膝盖的位置会后移。

关于站桩膝盖疼怎么办?

如上图,当重心压往脚的内侧是,膝盖会内转;当重心压往脚的外侧时膝盖则会外转。

关于站桩膝盖疼怎么办?

如上图,当前跨塌的时候,膝盖会内转;当前跨起的时候,膝盖会外转。

以上三图是劲力与膝盖的关系,如果膝盖明显的不正,那也反应出劲力的不均衡。

当直观可以看出,膝盖不对脚尖,膝盖过前伸,可以通过上面图片里的方式来调节。

而原本如果长期习惯导致膝盖不正,那么再均衡劲力,摆正膝盖的过程也会有局部的疼痛。

重点不在膝盖,而在脚和胯上,胯是否平,脚底是否均衡,即劲力的平衡。以及筋骨的平衡。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并不存在完美的姿势,无论什么姿势,筋骨劲力不均衡,膝盖就可能受力不均衡。除非筋骨劲力本来就是均衡,且能通劲并放松下来,那便是完美不伤膝盖的姿势。。。

站桩本身调节筋骨劲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错误趋于正确的过程,想做到正确靠练!其实筋骨如果足够强壮,即便有些不平衡也不足以造成伤痛。

站立的「势」

当摆好一个相对正确的姿势后,如何去平衡筋骨劲力?势!

什么是势?你要起而未起,要落而未落,保持不动时便是势,而膝盖也会随势,趋后而未后,趋前而未前。「虚而不屈,动而欲出。-《道德经》」

平衡筋骨劲力,就要去平衡势。

这个势是很抽象的东西,但换个角度看,就不抽象了,任何动作都是先有势的!

比如:当有一个篮球抛向你,你准备接球时便是劲力含而不发身上便有势。

比如:站在高处,玻璃栈道啥的,即便啥也不干也会比在地面累,这也是因为身上有势。

又比如:我们欲向前走,而未走动前,身上也是先含势的。

一定要把「势」与「微动」区分开来,微动也是懂,而势是「未动而欲动」。这个含势没什么难的,但却需要用意,需要专注,需要守心!

具体的平衡劲力方法,便是保持含势在静态中调节劲力「增一分,减一分」这样的慢慢的调节。

「通气」放松

这个便是站桩的重点,到底如何松呢?

说到平衡,常规的理解是,一个天平,左右有相同的重量,便是平衡。

但在传统文化中,日月更替,四季轮回,这也是一种平衡。

像天平那样的平衡可以称之为「均势」,再「均势」的过程中,可能类似「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面团太大扔掉一部分」这样调节。这样可以达到一定的粗平衡,在局部上可以进行微调,但全身各处都深入去平衡是守不住的。

所谓的「通气」,便是随着呼吸,劲力也周期性的变化势,使各部位「势起势落」形成一个「轮回」。这样便可以称之为「松」!与「均势」对比,「通气」要从整体上去「引导势」,不要如「均势」那样试图「掌控势」。

「通气」后的状态

各方向的势都有,且能够动态的均衡。

比如:抓一只飞行中的苍蝇,如果这只苍蝇是虚拟的,那从蓄势到发力,时机总能恰到好处。但如果这只苍蝇是真的,就未必能掌握好时机了。在由极静到极动中间有一个过程,这便是衡量「通」的标准。而这个「通」是可以通过「静练」或者「慢练」来提高的。

对于站桩来说,主要盘的就是起落之势,即重力,「通气」的过程,筋骨是含着同样强度的劲,从一身沉紧逐渐变得轻松。

形成这个状态需要时间去练习,而直接的感受就是「松」与「活」,当你感受到一点,或者说「悟」到了,那么便是「入门」了,之后的练习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

总结

摆正姿势只能解决姿势错误导致的疼痛

含势只能解决筋骨劲力不平衡导致的疼痛

「通气」只能是提高锻炼效率降低疼痛的几率。

最后,练多了总是会疼,不只是膝盖。。。

以上是从本质上解决膝盖疼的核心内容

膝盖还是疼怎么办?(不作就不会死)

这里写写其他的原因:

一、太弱

这就像是,十个人抬一个重物,一两个人弱,其他人多加点劲就可以了。但是八个人都弱,另两个人使出吃奶的劲也没用。

解决办法:走路,慢跑,蹲起练习等等。任意方法都可以,弱是劣势,也是优势,弱意味着无论如何练习,都可以有较高的提升效率。

二、急进

太着急,练习量过大,那样的话即便是平衡,也无法支持。这样导致的疼痛,就少练点,或分开练习。

三、筋骨偏

平时长期的不良习惯导致筋骨偏,如果较严重的话,自行纠正有点难度!对于这种情况,找个懂的人去指导你是最好的选择。但这个「指导人」必须自己懂,且对你的状态「足够的了解」,还需要有很好的「交流」能够让你明白。

事实上严格的说大部分人筋骨都是偏的,而且普遍是虽年龄增长,以及虽过少或过多锻炼增长!如果是要自行纠偏,那就先练到微有一点疼,再通过调势和通气,再去仔细感受!简单的说就是「吃亏」。要点是不要「撞南墙不回头」,自学的话还要学会主动找「亏」吃。这个过程就像探索一张地图,把整张地图都探索了,自然能找到一条路出来,没有路的话就铺一条出来。

切记!!!

不要轻易认为,某种状态是对的,也别轻易去否定某种状态!

不要单纯为了「地图全开」总是走马观花的变换,要踏实认真的深入练习。

不要以「疼痛」来衡量,要以「整体」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