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图文)李树嫁接繁育技术

作者:青钱柳

(图文)李树嫁接繁育技术

朵凯昌

李属于小宗果品范畴,对于丰富果品体系及发展特色果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李果实具有形态圆润、质地细致、口感软糯及味道甘甜等优点,在果品消费端广受青睐,加上李树花、叶、果的色彩鲜艳,还可以将其作为景观植物。另一方面,李果实营养成分丰富,富含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烟酸及多种维生素等,具有生津健胃、养眼润肤、去火养肝及消渴利便等保健医用价值,值得大规模繁育和推广。从李树栽培角度来说,它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主要表现为根系发达、萌发能力强、抗旱耐寒,对土壤、光照及肥料等要求宽松。因此,李树在南方(如江浙地带)及北方(如甘陕地区)均广泛分布。李树繁育方式很多,分株、种子、扦插等均可,但在农业实践中主要采取嫁接繁育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砧木质量,以提升李果实品质与产量。笔者在本文中系统梳理及详细解析了李树的嫁接繁育技术,以供相关人士借鉴参考。

1 李树品种筛选

从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李树嫁接繁育可选择的品种类型较为多元化,但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品种,一类是传统类(本土类)品种,如凤凰李、芙蓉李、玉黄李、三华李等;另一类是引进型品种,如黑宝石、玫瑰皇后、蛇李、味帝等。很显然,多元化的李品种意味着丰富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很好地发挥嫁接繁育技术的优势,即通过差异化品种嫁接、观测、筛选等获得品质更优秀的新品种。当然,在李品种的筛选过程中,必须考虑繁育区域的情况,如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区间、降水量、日照时长及土壤 pH值等,这些考量因素因地而异,以甘肃地区为例, “西梅”(图 1)就可以用本土红皮李、毛桃等嫁接繁育。此外适应甘肃地区的李品种还包括玉黄李、绥李 3号、吉盛桃李、金秋红等。

(图文)李树嫁接繁育技术

图1 甘肃西梅

2 李树的嫁接繁育技术

2.1 繁育土地选择及处理

从生物学意义方面分析,李树的嫁接繁育主要是围绕着“砧木苗培育”展开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整地、砧木筛选、育种、采穗嫁接及后期管理等。其中,李树的繁育土地筛选及处理是第一步,所选地域要规避盐碱地、阴坡等环境,土壤 pH 值在 4.8~8 均可,如果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尽量选择中性偏酸性土壤(pH 值 5~7)地块,同时确保繁育土地具有良好的排水、光照条件,确保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 。考虑到北方地区相对贫瘠,如甘肃地区大规模推广李树种植,可先对繁育土地追肥,一般来说,平均每亩使用复合肥 15 千克、农家肥 3000 千克,然后进行深耕、起垄,翻耕深度在 20 厘米,最后起垄,高度 15 厘米、宽度 70 厘米,起垄之后需要人工修整压平,以达到保墒的目的。

2.2 砧木筛选

李树的嫁接砧木筛选,国内并没有统一标准,常见的主要是毛樱桃、山杏、毛桃等。结合大陆西北地区李树栽培的情况,以及该地区的气候、降水、温度等特点,比较适合的砧木类型有小黄李、毛樱桃、山桃等。其中,小黄李是原产于大陆的特有野生型李树种,它不仅具有很好的嫁接亲和力,并且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出色,非常适合甘肃、山西、辽宁、内蒙古等地区,作为繁育砧木具有树体高大、寿命较长、产量较高等优势。毛樱桃同样具有一系列抗逆性特点,以及良好的嫁接亲和力,较为突出的优势在于树体矮化,缺陷在于寿命较短(图 2)。相对前两种,山桃的主要优势在于成长速度快、早实,对砂质土壤的适应性更强,但同样存在寿命短的缺陷,并且根头癌肿病出现频率较高、种类较多;从整体上看,砧木筛选要根据实际情况考量。

(图文)李树嫁接繁育技术

2.3 砧木苗培育

选定毛樱桃进行砧木苗培育。6 月中旬,在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毛樱桃母株上采集果实,要确保果实完全熟透,先将熟果置于容器内、等待腐烂,然后搓洗、分离出残渣以及漂浮在水面的种子,只保留沉底的部分,捞出后置于通风处晾干、保存;8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准备毛樱桃种子越冬事宜,选择向阳且背风的区域挖掘贮藏坑,一般长度 2 米、宽度1.5 米、深度 1 米,具体情况可根据贮藏种子数量及空间条件确定。选择干净沙土打湿,用手握住湿沙可以成团,松手后沙团立即散开,就可以视为合格;种子与湿沙的质量比保持在 1∶3 或 1∶4 左右,沙种均匀混合之后,既可以分批装入透气的纸袋中,也可以直接置于贮藏坑中,叠加厚度保持在 80~100 厘米,最后在上面覆盖 20 厘米左右的沙土,保证覆土高于地表,或者直接在上面覆盖防水布,目的是防止雨水、雪融水浸入贮藏坑 ;来年 4 月中旬,将种子筛出,检查开嘴率,如果开嘴率低于 70%,可以进行升温催芽;播种前用甲拌磷颗粒、辛硫磷、乐果等拌种,按照每亩 5~6 千克播种,播种后的覆土厚度在 2 厘米左右;按照“三当苗”培育规格,在一年生长周期内对毛樱桃进行除草、灭虫、追肥等管理工作。

2.4 采穗及嫁接

当毛樱桃培育到 30~50 厘米高、直径不小于 3厘米时,就可以着手进行嫁接繁育工作。嫁接工作跨度较长,当年 5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较为理想,基于适应本地的李品种(如凤凰李、芙蓉李、黑宝石、玫瑰皇后等),筛选母株健康、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接穗,要求接穗直径在 0.3~0.5 厘米,在准备嫁接过程中可浸入清水或包裹湿布中暂存 ;采用“T”字形芽接方法,嫁接时,先在李枝芽上方约 0.5 厘米处横切,确保横切深入木质部,然后在芽的下方 1~1.5 厘米的位置向上斜切。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采接穗的形状并不固定,可以从横切刀口两端向下 45°~60°斜切,形成等腰三角形,将芽取下;接着对毛樱桃砧木进行处理,在距离根部 3~5 厘米的位置,利用嫁接刀切出“T”字形,同样必须达到木质部,用手拨开,然后将接芽嵌入到砧木中,最后进行包裹(图3)。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包裹前可以在嫁接位置涂抹凡士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对嫁接部位进行加热处理,即利用加热管将嫁接温度控制在22 ℃左右。

(图文)李树嫁接繁育技术

图3 “T”字形嫁接

2.5 嫁接后管理

李树嫁接之后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其中一项工作就是“补接”,即发现接芽未能成活的情况后,可以采用嵌芽嫁接的方式补接(图 4)。先在接穗芽的上方约 1 厘米的位置,自上而下、自外向内切入一刀,要保证切入位置达到接穗芽下方 1 厘米的位置,然后再在接穗芽下面约 0.5 厘米的位置自上而下、自外向内切入一刀,角度要大于第一刀,即保证第二刀切面与第一刀切面重合,这样可以完整取下未成活的接芽,也避免了对砧木的污染 ;取新的芽片,将其嵌入到被切下的砧木部分为止。补接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剪砧、除萌、抹芽,以促进嫁接芽片的生长;其间,田间管理主要包括追肥保墒、除草灭虫、防涝排水等,考虑到西北地区风沙较大,当嫁接苗木生长到 20~30 厘米时,可以设置防风墙,或者对嫁接苗木设置木杆,将新梢捆绑在木杆上;当嫁接苗木生长到 40 厘米后,可以进行摘心操作,一直维持到当年 9 月中旬;此外,嫁接后主要应对的是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可以使用石硫合剂、1.8%阿维菌素 3000 倍液、2.5%鱼藤酮乳油 750 倍液或蚜虱净 1000 倍液等灭杀 。

(图文)李树嫁接繁育技术

图4 嵌芽嫁接

3 结 语

综上所述,李树作为一种小宗果树,主要通过嫁接方式繁育,这意味着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在广泛推广过程中,需要做好品种筛选、砧木培育、嫁接管理等相关工作,以提高李树嫁接繁育的成活率,以及不断提高李产量及品质。笔者在本文中提供的相关方法及技术步骤可供借鉴,有望助力区域李产业链的构建与发展。